首页 > 要闻资讯 > 媒体聚焦

建设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葡萄圃——对话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刘崇怀

河南省林业局 http://lyj.henan.gov.cn 发布日期:2024-11-27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图片

  嘉宾档案 刘崇怀,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郑州市林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葡萄分会副会长。主要从事葡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新品种培育、技术推广等工作。

  嘉宾 刘崇怀

  主持人 记者 张莹 通讯员 马凌珂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品种资源是果树生产的核心,大量的现代技术都是针对它而应用的。据统计,世界上葡萄品种有14000~15000个,其中具有商品栽培价值的品种7000~8000个,是栽培植物中品种最多的植物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刘崇怀,长期以来负责葡萄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鉴定、分析,繁种更新、种质创新等工作。该所葡萄种质圃成为保存葡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圃地之一。种质资源郑州葡萄圃情况怎样?野生葡萄资源有啥利用价值?如何利用保存的葡萄种质资源?本期三农会客厅邀请刘崇怀研究员,围绕建设全国多样化的种质资源葡萄圃进行交流和探讨。

  主持人:为何建设种质资源郑州葡萄圃?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刘崇怀:种质资源工作是葡萄生产中选用良种与进一步培育新品种的基础,也是研究葡萄起源、演化、生态等理论的基础材料。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是发展果树生产和深入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近代植物育种学的迅速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普遍应用优良品种,出现大量的地方品种陆续被淘汰、野生种不被重视等情况。因此除了栽培品种外,许多目前还没有被我们认识和充分利用的种质资源,不断地因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流失。对种质资源的保存工作,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高度重视。种质资源主要是筛选出来的一些特异优异的资源,有了好的资源,好的母本基因,才能选育出优良的后代。

  主持人:我们知道栽培葡萄是由野生葡萄驯化来的,那么野生葡萄资源在鲜食葡萄上有啥利用价值?

  刘崇怀:云南农大的董杨教授研究发现,栽培葡萄起源大约在距今1.1万年前的高加索地区和西亚地区,远比此前人类认知的起源时间早,表明葡萄是最早驯化的水果。最早驯化的葡萄为欧洲葡萄或欧亚种葡萄,并在地中海沿岸国家传播种植,欧洲移民又将栽培葡萄传播到世界各地。3000年前,栽培葡萄传入伊犁河流域,向东越过天山,传入塔里木盆地,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内地,后在长安形成中心,并进一步向东、向南扩展。

  18到19世纪,欧洲葡萄陆续传到北美洲,北美的很多地区因为病害原因,并不适应欧亚葡萄的生长。来自欧洲的移民将欧洲葡萄与北美的野生葡萄进行了杂交,诞生了大量的美国杂交种品种,这些品种具有很好的抗病性和抗寒性,但这类品种的果肉软,作为鲜食葡萄时贮运性不是很好,更适宜用作制汁。19世纪末,西方的传教士又将这些美国杂交种品种从海路传入东北亚,我国西南地区的水晶葡萄就是该类品种。目前,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巨峰葡萄品种,就是利用美国杂交品种大粒康拜尔和森田尼杂交培育出来的。

  主持人:野生最大的特点是抗性,野生葡萄的抗性有啥利用价值?

  刘崇怀:自然界的野生葡萄之所以能生存繁衍下来,就是因为它们对自然生态条件具有很高的适应性。在野生葡萄抗病、虫利用方面最成功的就是葡萄根瘤蚜的防控。19世纪中期,葡萄根瘤蚜从北美传到了欧洲,因为其为土传虫害,防治难度很大,对欧洲的葡萄产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因为北美的野生葡萄和根瘤蚜协同进化,很多北美的野生葡萄对根瘤蚜具有好的抗性。于是有人提出,利用北美野生葡萄作砧木嫁接栽培品种可以防御根瘤蚜危害。但当时限于对北美野生葡萄分类的了解,北美不同种类的葡萄抗性存在差异,有的抗,有的不抗;一些北美种类适合嫁接,一些北美种类不适合嫁接;法国的葡萄园多为石灰质土壤,一些北美葡萄种类不耐石灰质土壤。所以,19世纪后期,欧洲人就利用北美不同种类的野生葡萄相互杂交,培育出系列砧木品种,这些砧木品种一直沿用至今。可以说,利用抗性砧木防控葡萄根瘤蚜是“生物”防治史上最成功的典范。

  主持人:中国有哪些特有的种质资源?目前葡萄圃种质资源保存情况怎样?

  刘崇怀:我国不是栽培葡萄的起源地,传统栽培葡萄产区的古老栽培品种都是早期引进的,慢慢地形成了我国的地方品种,但这些品种并不是很丰富。但我国是葡萄属植物野生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李朝銮先生于1998年编著出版的《中国植物志》(葡萄科),共记述有38个种、1个亚种、10个变种。1999年,贺普超教授的研究报告中涉及42个种、7个变种。其中,9个种分布广泛,12个种为狭域分布,有20多个种为地方特色明显的点状分布。一些种已处于濒危状态,亟待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保存。

  自1989年资源圃建成以来,在原有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又系统收集保存了国内外葡萄野生种质和育成品种1000余份。目前,共保存葡萄资源2000余份,其中栽培品种1260份、野生资源为1000余份。保存的野生葡萄的种类为46个,分类地位的多样性,最能反映葡萄这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所以,郑州葡萄圃保存的葡萄的遗传多样性是很丰富的。

  主持人:未来葡萄新品种育种方向是什么?如何利用保存的葡萄种质资源?

  刘崇怀:产量、品质和抗性一直是种养业追求的三大目标。一个好的品种需要有一定的产量基础,生长势良好、易成花、果穗较大、果粒较大等,这些性状决定了葡萄的产量基础,也决定了是不是一个好管理的品种。品质是品种改良的终极目标,消费者更喜好无核、有香味、有风味、高含糖的果实。作为商品,葡萄果实要参与水果的大流通,好的品种还应有良好贮运性能,脆肉、硬肉的品种贮运性能较好。在抗性方面,砧木品种要抗土壤逆境和土传病虫害。接穗品种如能抗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灰霉病等,栽培管理也就容易许多。

  种质资源保存的目的是利用,除本单位利用外,郑州葡萄圃也为生产、育种、科研、教学、推广等单位提供利用服务,每年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生产单位提供种质材料1000份次以上。我国的葡萄栽培历史几乎是个引种历史,每个历史时期,郑州葡萄圃都为生产单位提供了引进的优良品种,满足了葡萄产业发展的需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