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政协

河南省林业局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20933号提案的答复

河南省林业局 http://lyj.henan.gov.cn 发布日期:2024-07-31 来源:

余保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河南花卉产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经与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在“打造现代化花卉产业”方面

  (一)支持花卉产业向智能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加大对花卉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提高花卉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扶持花卉生产龙头企业。引导花卉重点产区、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花卉龙头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制定牡丹、菊花、月季等重要花卉生产技术规范,加强组织管理,健全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

  (二)构建信息共享数据平台。开发建设花卉产业信息数据平台,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完善郑州陈砦、许昌鄢陵、信阳潢川等花卉产业信息平台和洛阳牡丹、开封菊花、南阳月季等花卉数据库,初步形成河南信息、合作协同发展的现代花卉信息体系,实现花卉生产、营销、物流、科技等信息共享。

  (三)研发花卉新品种。一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开展全省花卉种质资源普查,特别是野生花卉调查、收集和保存工作,在洛阳、开封、南阳、许昌、周口分别建立牡丹、菊花、月季、蜡梅、荷花等国家或省级种质资源库,丰富育种材料,为新品种研发奠定基础。有条件的地方利用当地植物园或研究院所建设野生花卉种质资源保存圃或基因库,培育更好、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花卉新品种。二是加快花卉种业发展。以洛阳市牡丹和南阳市月季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菊花、荷花、蜡梅等特色花卉种质资源库为基础,设立“中原学者”工作站,加强与业界知名专家学者的合作,提升牡丹、月季等特色花卉种业创新能力,提高我省花卉优良品种自给率。

  (四)丰富和提升花文化传播途径。进一步发挥专业协会及文化研究机构作用,研究挖掘我省特色花卉的深厚文化底蕴、悠久栽培历史、观赏价值、独特的功能等所具有的内在价值,尤其是我省“五朵金花”(牡丹、菊花、月季、蜡梅、荷花)等为代表的一批特色花卉。提升和完善洛阳牡丹博物馆、南阳月季博物馆以及中国花卉协会命名的国家级花文化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开发和生产花卉相关的艺术品、文创产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开展研学旅游,创作以花卉为主要内容的文艺表演、花展、绘画等,从多方位、多层次、多途径传播弘扬优秀的花文化。

  二、在“打造花卉交易集散中心”和扩大影响方面

  一是依托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和新郑保税区搭建多方交易平台,充分发挥省会郑州公路、铁路和航空交通优势,畅通河南花卉产品与国内国际中转流通渠道。二是提升花卉交易便利程度。在线下交易方面,利用交易历史悠久和商贸文化积淀深厚的市场,加快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豫中、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以安阳为中心的豫北、以南阳为中心的豫南全省“太”字形花卉市场布局,把郑州双桥花卉基地打造成全省示范花卉市场,把以发展绿化观赏苗木为主的鄢陵和潢川花卉市场打造成园林式、休闲式花卉市场。在推进线上花卉电子交易和流通方面,支持花卉企业与阿里巴巴、亚马逊等国内、国际知名电商合作,融合花卉线上线下交易,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花卉产业综合服务中心和信息发布平台,探索花卉拍卖、电子结算模式的发展路子。三是办好节会,加强宣传,提高产业附加值。举办好展会,扩大宣传。学习荷兰、福建、云南等国内外先进办展办会经验,通过举办以特色花卉为主的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封菊花文化节、周口荷花文化节、许昌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南阳世界月季博览会等重大花事会展活动,将我省花卉元素融入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方面,提高花卉产业的附加值,进一步拓展花卉产业的服务功能,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充分展示河南花卉产业新形象;加大宣传力度,释放消费潜力。利用省市县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宣传媒体,积极推动花卉从集团式消费向家庭和个人消费转变,加快花卉消费从市级向县域和乡镇扩展的步伐。鼓励“花卉+”等消费理念,倡导“花园小区”“庭院花景”“花园阳台”建设。引导花卉租赁、代养代管等新的消费模式。拓展便利的电商、直播带货等营销模式,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和个性化消费,以消费带动产业发展。

  三、在“发展花卉文旅产业”方面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文旅产业链,做好强链补链工作,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之间,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之间,文旅产业与文旅公共服务之间的深度融合,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发展一批主题鲜明的以特色花卉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度假区和康养旅游示范村,并指导现有旅游品牌进一步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形成具有河南特色的花卉文旅产业。培育更多以特色主题花卉为代表的花卉旅游目的地,引导发展一批如栾川秋扒荷香小镇、南召云阳玉兰小镇、遂平嵖岈山郁金香温泉小镇、通许长智菊花小镇等花卉特色小镇,支持我省建设各具特色的花卉城市和乡镇,挖掘当地的花文化,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更好更快发展花卉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实现绿色富民。

  感谢您对林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您继续给予关注,并提出宝贵意见。

  2024年7月8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河南省林业技术工作总站 0371-63312259

  联系人:宋言生

  邮政编码:450008

  提案正文:

  关于推进河南省花卉产业发展的提案

  近10年来,中国花卉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花卉业正在成为一项被看好的朝阳产业,全国已经有20个省份把花卉作为重点产业。河南作为全国花卉主产区,花卉种植总面积达264万亩,年产值突破180亿元,位居全国第三,依托本地资源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花卉产品,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近年来,全省各地也对花卉产业发展进行积极的探索。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科技赋能已经成为花卉产业发展的主旋律,同时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但目前河南的花卉产业发展仍存在以下问题。

  存在问题:

  (一)生产水平有待提高。河南省作为中原地区,是 “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天然驯化基地,这也使得我省的花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目前我省的花卉产品仍大多在中低档次徘徊。例如,作为鄢陵县名片的腊梅,虽然在当地种植广泛,但在现代化上与国内外花卉生产龙头企业相比明显不足。以云南花卉产业为例,当地在201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数字云花展厅”,通过向产业上下游延伸数据采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极大地促进了云南花卉产业发展,仅鲜切花产品无论是交易量还是交易额就已经实现了百亿突破。

  (二)交易模式亟待完善。近年来电商行业的兴起及冷链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正在对花卉产品交易方式不断冲击,互联网电商、直播“带货”等交易方式已成了新风尚,占比逐年提升。而省内的花卉交易从交易渠道来看,仍然集中在线下传统渠道,统计数据表明,在河南省花卉交易中,花店销售占比约为34.7%,花卉市场销售占比约为33.6%,路边花摊占比约为8.1%,而通过线上的交易方式仅仅不足2成,由于交易方式单一及配套服务不足,全省的交易额也低于具备大型花卉交易集散中心的省份,交易市场的规模、辐射范围与花卉产品的交易方式及配套服务,都已经落后于国内外先进行列,逐渐成为我省花卉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

  (三)产业融合缺乏深度。近年来,我省花卉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特别是通过花卉产业带动了省内多地的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但是在产业融合领域较为浅显,流于表面,没有深度探索融合的方式方法,这也导致出现了后劲不足的现象。主要问题在于花卉产业发展模式依旧依赖农业生产,缺乏对产品开发、品牌建设的意识,同时,在配套农业生产机械装备制造和研发方面也缺乏相应的重视、对花卉衍生品及花卉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也不够标准化、规模化。

  意见建议:

  (一)打造现代化花卉产业。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花卉经营者及相关花卉企业等主体应当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共同探索构建多方合作、信息互联、利益共享的信息数据平台。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当构建相关政策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鼓励和引导花卉产业向智慧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花卉经营者应当利用好平台的信息,迭代花卉种植技术,提升花卉产品品质,积极改良、研发花卉品种。花卉产业相关企业在探索打造花卉生产新模式的基础上,要做好产业集群延链、补链工作,积极开发花卉衍生产品及配套设施的开发生产,逐步将花卉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

  (二)打造花卉交易集散中心。一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河南省航空港区作为内陆港口的区位优势与物流资源,建立中原地区的大型花卉交易集散中心,进一步扩大花卉交易的辐射范围,使河南省花卉交易从省内逐渐走出去。另一方面,开发打造线上交易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的花卉交易互相补充。并通过线上加大对河南省花卉的宣传力度,将线上的直播、媒体网络和线下的文化节、特色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挖掘市场潜力,充分拓展花卉产品销售渠道。

  (三)发展花卉文旅产业。将花木生产、生态旅游、历史文化结合,将全省各地特色花卉种植打造成地域的名片,例如:鄢陵的梅花、卧龙区的月季、潢川的桂花等,深入发掘当地花卉历史文化,将人文、历史、民俗等要素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建立以当地特色花卉苗木为卖点的丰富多样的生态园、休闲度假村、观光旅游区等,提升花卉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如保健养生机构、温泉酒店等,通过花卉文旅激活三产,促进产业融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