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县重渡沟风景区有限公司
稿件来源:林业产业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发布日期:2013-01-30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一、企业概况

    栾川县重渡沟风景区有限公司位于栾川县潭头镇重渡沟村,距洛阳市118公里,距栾川县城50公里,重渡沟目前是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园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中部六省旅游人才培训基地、河南科技大学重渡沟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十佳景区。栾川县重渡沟风景区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99年栾川县潭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2004年成功完成了经营权转制,现在是一家民营企业,法人代表张建献,公司主要从事栾川县重渡沟风景区的开发和经营管理。公司依法建立有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的金字塔式治理结构。公司领导层设有五名正副总经理,同时设有财务部、营销部、企业文化档案管理办公室、票务部、综合管理部、接待部、办公室、派出所共五部二办一所,公司下属四星级酒店一个,公司为自然人投资控股,酒店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总资产17292万元,固定资产8584万元 ,流动资产4952万元 ,2011年末实现利税788万元。公司主要产品是旅游服务,涵盖了旅游业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所有内容,形成了以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购物、商务会议、拓展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服务链条,交付方式为直接交付。公司现有员工194人,其中管理人员27人、营销人员13人,财务人员4人,票务人员24人,市场管理32人,导游人员30人,保洁人员33人,安保人员12人,其他人员19人。                                  

    公司依据“生态快乐车间,绿色休闲会所,自然健康家园” 的发展方向,确立了“让更多的人到重渡沟享受快乐”的使命、“将重渡沟打造成中国北方独具特色的山地森林旅游目的地”的愿景和“和游客保持零距离;宁可舍利,决不舍客”核心价值观。对照内部能力的优劣势,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复讨论论证,最终确定公司的战略为:2015年前“成功申报国家AAAAA级景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00万元,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25亿元,接待游客250万人次,投入宣传经费4000万元, 保持省内山水类景区第二位置,五年内带动当地经济收入8.5亿元。。

    重渡沟是河南省旅游业的龙头景区之一,连续三年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客流量,均在河南省山水类景区中排第二位,被《人民日报》、《大河报》、《东方今报》评为“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最具感召力旅游品牌”等荣誉称号。

    二、企业取得的效益情况

    (一)经济效益                

2011年,景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52万元,同比增长44.86%,创历年最高水平,重渡沟水景酒店收入800万元,全年实现利润693万元,同比增长30.2%;上缴税金266万元,同比增长21%,全年接待游客53万人次,同比增长51%,家庭宾馆接待过夜游客36.7万人次,实现创收4500万元,平均每户收入7.5万元,同比增长37.4%;根据估算,带动当地餐饮业、交通运输、娱乐和购物收入6000万元,重渡沟2011年重渡沟风景区的直接收入和带动当地经济收入超过了1.2亿元。

    (二)生态效益

    重渡沟景区资源丰富,旅游资源有8个主类、26个亚类、87个基本类型,有2个五级旅游资源单体,有11个四级旅游资源单体,12个三级旅游资源单体。特别是中国北方地区独一无二的竹林资源;与江南相媲美的水资源,尤其是庞大的瀑布群和众多的山泉群在中国北方绝无仅有;森林覆盖率达到98%以上,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达68000个,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游憩价值。

    为了营造更好的游览环境,景区近年来栽树植竹,引导当地农户退耕还林,2008年至今,景区共栽植竹子30万株,形成了3000米的竹林景观长廊,增加竹园面积50亩,栽植各类绿化树种3万余株,种植草坪10000余平方米,免费发放各类小杂果树和山萸肉等经济林苗木7000余株,鼓励当地农民退耕还林1000余亩,同时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和森林资源,鼓励当地农民使用液化气、太阳能、电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林木资源的依赖,目前已经有80%的农户不再砍伐薪柴。

    景区为了更好保护景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重渡沟景区敢为人先,于2003年建成河南省生态类景区的第一座生活污水处理厂,2007年又对生活污水的收集管网和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容升级,使污水收集管网达到20000米,污水厂的处理能力达到了70/小时,保证重渡沟所有家庭宾馆、农户和商户产生的生活污水全部免费进厂处理,达标排放,全年处理生活污水50.4万吨,保证了重渡沟地表水一直达到国家一类水质标准。景区为了减少生活垃圾对景区环境的污染,景区常年雇佣当地60名村民进行环境保洁工作,购买两台垃圾清运车,将景区内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清运至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重渡沟风景区开发以来,经过多年的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实现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的重渡沟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环境更加的舒适迷人,实现了良好的环境效益。

    (三)社会效益

    重渡沟村位于栾川县潭头镇的南部山区,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1340多口人,农户420户,总面积28平方公里,景区没开发前人均可耕种面积不足二分,并且有85%45度以上的山坡薄地。1998年以前,重渡沟村是潭头镇最穷的一个行政村,又因交通闭塞,美丽丰富的山区资源和自然风光得不到合理利用和开发,全村人均经济收入不足400元。昔日的重渡沟村祖祖辈辈只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几分薄地,连温饱都不能解决的过着守着“金碗”要饭吃的贫穷落后生活。

    今天的重渡沟, 从事家庭宾馆经营的农户368家,占总户数的80%以上,床位10000余张。拥有星级农家宾馆70家,占全县三分之二。重渡沟景区的开发,带动当地农民发展家庭宾馆的模式谱写了旅游带动深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篇章,重渡沟的农家宾馆既是一种接待模式,又是一种管理模式,既是一种建设管理成就,又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被中国旅游第一人魏小安先生命名为“中国农家宾馆第一村”。原河南省省长李成玉到重渡沟视察后,称赞重渡沟是生态旅游开发的典范,是家庭宾馆的楷模,是旅游带动脱贫致富的榜样;原河南省省委书记徐光春视察景区后说:重渡沟不仅是一处休闲度假胜地,更是示范带动作用极强的旅游产业发展基地;景区多次被《人民日报》、《大河报》、《东方今报》评为“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最具感召力旅游品牌”等荣誉称号。截止到2011年底,重渡沟风景区的家庭宾馆已经发展到368家,可同时接待万名游客餐饮和住宿。其中有星级家庭宾馆70余家,重渡沟村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家庭宾馆,人人都吃上了“旅游饭”。2011年,景区接待游客53万人次,家庭宾馆接待过夜游客38万人次,带动家庭宾馆直接收入4500万元,由于旅游接待的带动效应,重渡沟村的家庭宾馆户均收入达到12万多元,全村420户,1340口村民依托旅游接待脱了贫致了富。间接带动周边4个村180户吃上旅游饭, 同时间接吸纳7000余人从事重渡沟景区接待服务工作,年人均工资达2万元以上。

    重渡沟的规范管理,良好的业绩和极强带动作用撬动了政府资源的倾斜。2011年栾川提出了“旅游兴县”战略,为了将重渡沟的带动效益发挥到更高的水平,洛阳市毛万春书记到重渡沟调研后提出,以重渡沟为中心成立重渡沟管委会,将周边的11行政村纳入重渡沟管委会的统一管理,以重渡沟为重点,拉长产业链条,带动周边村民通过参与旅游六要素的开发实现脱贫致富。并将潭头镇的工业集聚区转化为旅游产业集聚区,为入驻旅游产业集聚区的企业提供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通过重渡沟风景区的带动,实现旅游强镇的目标。近期目标为2015年前的五年内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25亿元,实现上缴税收650万元,接待游客250万人次,为当地带来8.5亿元的直接收入,随着产业链条的进一步完善,将带动重渡沟管委会所辖的5各村,潭头镇的4个村的1200户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年人均增收2000元,重渡沟村的年人均收入将达到5-6万元,新增就业岗位3500个,年人均工资收入突破2万元,随着游客人数的增加,对农副产品、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观光农业产品的巨大需求,重渡沟风景区将和周边的5各村合作建设蔬菜专业村、手工旅游纪念品制作专业村,禽蛋散养专业村,使重渡沟管委会所辖贫困村逐步走上专业化道路,为重渡沟风景区的旅游产业链服务,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企业联系方式

    总经理:任献国

    办公电话:0379-66685996

        真:0379-66685989

        机:13937999265

    创建负责人:刘海峰

    办公电话:0379-66685996

        真:0379-66685989

        机:13592084661

        箱:5933377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