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韩洪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高速通道绿化美化工作的提案”收悉。经与交通厅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高速通道绿化建设情况
我省高速通道连南贯北,四通八达,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高速通道两侧的绿化美化,是展示我省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同时具有吸收有害气体、滞尘、吸碳、释氧等多方面功能,可有效降低空气中的PM10、PM2.5含量,构筑良好生态屏障、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省委、省政府把林业生态廊道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近年来,我省先后实施了《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2007—2012年)》(豫政〔2007〕81号)《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2013—2017年)》,将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两侧绿化作为省级重点工程进行建设。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多年的建设,我省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已建成高速公路两侧基本实现了应绿尽绿、宜绿全绿的目标。截止2017年底,我省高速公路里程已达6523公里,可绿化里程6429公里,公路用地范围内已绿化6340公里,绿化率98.6%;公路用地外侧适宜绿化里程为5513公里,已绿化4735公里、绿化面积79.2万亩。据初步统计,高速铁路外侧已绿化长度433公里,绿化面积7.3万亩。同时,在高速通道两侧绿化实施过程中,牵扯到土地征用、林粮争地、后期管护等因素,还存在断档断带、树种单一等问题。主要原因:一是高速两侧多为农耕地,在尚未调整为林地的农耕地上植树有违国家的相关规定。同时,为完成高速两侧绿化任务,县、乡政府大多通过统一流转、政府返租、公司(或大户)承包造林占地征用,每年占地补偿给县、乡政府造成了较大的财政压力;二是随着粮食价格上涨和国家种粮补贴,造林的比较效益低,群众造林的积极性受挫,出现人为损坏的现象。
二、继续做好高速通道沿线生态带建设
(一)高标准搞好规划
在广泛征求发改、财政、交通、国土、农业、建设等部门意见基础上,已编制的《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以下简称《规划》)即将印发,该规划对高速、高铁等通道绿化建设提出了具体任务和标准,通过新建和更新,实行常绿与落叶搭配、乔灌结合,积极发展优良乡土树种,加大乔木混交林比例,科学选择树种、树形,合理搭配景观林与经济用材林比例,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确保廊道绿化的持续发展,实现廊道绿化向美化、彩化升级,丰富绿化层次,打造“一年四季景不同”的景观走廊。高铁两侧绿化考虑安全因素,以实施林苗一体化绿化为重点,选择不影响铁路线路安全运行和行车瞭望的亚乔木树种,增强景观效应。在廊道的节点(沿线的省辖市、县市区建成区),增加廊道绿化宽度,提高绿化标准。原则上按以下标准建设: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两侧生态廊道各栽植宽度100米以上树木。十年内,高速公路两侧新造24.47万亩,更新改造4.54万亩;高速铁路两侧新造6.36万亩,更新改造0.72万亩。高速通道两侧控制区种植防护林带在省级规划的基础上,各地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林业、水利、农业、城建等部门各负其责,共同推进廊道两侧控制区绿化建设,沿线各省辖市、县(市、区)政府负责具体实施,占用耕地按有关程序办理,建成后由林业部门统一管理。铁路、交通运输部门作为高速道路的主管部门,对通道建设规划、工程施工、建筑红线内绿化、安全巡查预警及维护抢修等负有主体责任,相关部门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职责共同做好有关工作,有效保障高速通道安全畅通,确保国家战略安全。
(二)探索创新机制
为了确保完成年度廊道绿化任务,年度召开的省政府林业生态建设现场会将廊道绿化等生态建设任务列入省辖市、直管县(市)政府向省政府递交的目标责任书内,确保任务落实。造林任务结束后,省林业厅召开专门的春季造林观摩会,参观廊道绿化成果,借鉴、推广各地的成熟做法和经验,切实提高造林成效,推动高速通道建设向高质量发展。如周口等地“先挖沟,后修路,先确权,再栽树”和许昌“乡政府统一栽植,统一管护,收益由村组、护林队、农户按1:3:6分成”等造林机制,调动各方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光山县采取企业引领,龙头带动,坚持“政府引导、部门指导、公司主导”,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南阳、洛阳等按照“政府扶持、土地流转、公司经营、大户承包”的原则,对重点区域和路段,由政府流转租赁土地,造林大户、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和公司等通过返租倒包、招标承包开展造林绿化,实现政府要绿、群众得利的双赢效果;驻马店在搞好廊道绿化的同时,兼顾林农经济效益,及时制定树种结构调整规划,推广白腊、楸树、泡桐、榔榆、乌桕、椴树、美国黑核桃等优质树种和优质乡土树种纳入廊道绿化实施方案。
(三)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按照“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的要求,科学、合理、适度、有序地发展林下经济,整合优势资源,以基地建设为载体,围绕“绿色、有机”特色,在廊道绿化的外侧具备条件的区段发展林药、林菜、林草、林花等林下种植和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养殖,探索在交通便利、植被条件好的地方开展森林康养、特色休闲等朝阳产业,促进特色生态产业发展,实现以短养长、长短协调的良性循环,弥补绿化经费、管护费用不足的问题。
(四)强化林木后期管护
为切实提高造林保存率,一是做好造林地与相邻农耕地的物理隔离。在通道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中,要采取挖沟、撂边、围栏和开辟农田作业便道等措施,在空间上阻断农田对新造幼林地的蚕食。二是实行造林质量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积极推行造林公司质量承包制,严格以最终验收的保存成活率兑付工程资金。对重植轻活、重栽轻管、栽树不见树而造成劳民伤财的“植数”行政责任人,依照有关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从严从快追究责任。三是抓好关键季节的幼林管护,重点在“三夏”和“三秋”期间,杜绝人、机、畜和秸秆焚烧对幼树的毁坏。四是加强护绿宣传和严打工作,营造爱林护林的良好氛围,严厉打击毁坏幼林等违法犯罪行为。五是加强幼林抚育,省林业厅每年安排400万亩左右幼林抚育任务,每亩补贴200元,将符合抚育条件的廊道绿化优先纳入项目范围。同时加强补植补造、灌溉、松土、除草等,切实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非常感谢您对林业的关注,恳请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和帮助林业生态建设,并多提宝贵意见!
2018年6月15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河南省林业厅
0371—65952319
联系人:宋明伟
邮政编码:450003
抄送:省政协提案委办公室(3份)、省政府督查室(1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1210834号提案
题目:关于进一步推进高速通道绿化美化工作的提案
统一规划、规范管理、全面开展高速通道美化绿化,有利于保障高速通道安全畅通、保证高速通道战略安全;有利于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有利于土地综合利用和农产品供给测结构改革。
目前,我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到6523公里、高速铁路建成投用1196公里。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通车里程还将进一步延长。为建设美丽宜居家园,提升地方发展形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我省多地高度重视高速通道绿化美化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较好成效。主要做法是在原高速围栏以外,高速公路两侧各延伸100米,高速铁路两侧各延伸50—100米,进行绿化美化。土地流转,由县级政府统一发文,区别不同地块按年由县、乡政府向农民支付500—1500元/亩.年不等的土地流转金。工程建设项目由民营企业或个人与县政府签订承包协议,按照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利用自有资金实施,每亩投资1000—3000元,将来收益全部归承包企业或个人所有。
一、我省高速通道绿化美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土地流转费用由县、乡支付,平均每公里高速通道每年需支付土地流转金约30多万元,地方财政负担过大。
(二)受县级林业部门人才、技术制约,论证不充分,规划不细致,设计水平不高,苗木品种选择不够科学,布局层次不够合理,生态环保效益、绿化美化效果有待提升。多人承包,分别实施,缺少整体划一的宏大、壮观,绿了但不够美,而且不利于后期管理。
(三)景观林与经济用材林结构比例不够合理,没有考虑林下经济发展,土地综合利用效率不高,经济效益较差,承包人收益不能有效保障。
(四)没有与高速通道巡查预警、维护抢修有机结合,对保障高速路安全畅通,保证高速通道战略安全帮助不大。
二、进一步推进我省高速通道美化绿化工作的建议
(一)省林业部门牵头,协调财政、国土、农业、环保、畜牧、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管理部门及相关技术机构出台全省统一的高速通道绿化美化工作规范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推进我省高速通道美化绿化工作,尽快把我省高速通道建设成生态走廊、环保屏障、美丽景观,有效保障高速通道安全畅通,保证高速通道战略安全。
(二)坚持规划先行,确保高速通道绿化美化工作科学合理。高速通道绿化美化工作,要高度重视发挥规划的龙头和先导作用,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力求规划一步到位。注重生态环保效益和绿化美化效果,科学选择树种、树形,合理搭配景观林与经济用材林比例。总体规划要以法定文本形式确定下来,坚持一个规划管到底,一个目标干到底。加大规划的执行力度,确保长远发展规划落实到位,避免盲目建设和资源浪费。
(三)加强工程招投标阶段的管理。以招投标方式择优确定报价合理、信誉高的开发商,确保质量和工期。加强合同管理,做到合同内容严密完整,合同法律性周全完备,为项目质量的有效控制提供法律上的保证。
(四)规模化发展林下经济。规划建设封闭自循环系统,规模化发展林下生态种植、养殖业。如在林下种植蔬菜、食用菌或牧草,在景观林与用材林之间,种植一定比例的丰产、吸附粉尘效果好,可作为优质饲料的构树(据报道,蛋白含量达30%,非常时期可以作为食用蛋白来源),采取生态散养方式养殖猪、牛、羊、鸡,向群众提供优质肉、蛋、奶。从而弥补高速通道沿线美化绿化经费不足的问题。
(五)强化监督管理。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强化对工程建设和后期运营的服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保障高速路安全畅通,保证高速通道战略安全,确保绿化美化效果,力求经济效益、生态环保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