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十六条规定,现将第二届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的‘华硕’苹果等21个林木品种,认定通过的‘红宝’樱桃等16个林木品种(其中核准认定通过7个油茶品种),作为林木良种予以公告(详见附件)。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这些品种可以在我省林业生产中作为林木良种使用,并在本公告规定的适宜种植范围内推广。
特此公告。
附件:河南省2009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附件:
河南省2009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审定通过品种
‘华硕’苹果
树种:苹果 学名:Malus pumila ‘Huashuo’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MP-001-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34号
培育者: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品种特性:
华硕苹果是由美八与华冠的杂交实生苗培育而成。幼树生长势强,萌芽率中等,成枝力较低。平均树高
果实7月下旬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采用矮化中间砧苗木1.5~2m×3~4m的株行距定植,树体细长纺锤形整形;海棠等砧苗木则以2.5~
适宜种植范围:
适宜在河南苹果适栽区推广。
‘锦秀红’苹果
树种:苹果 学名:Malus pumila ‘Jinxiuhong’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MP-002-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35号
培育者: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品种特性:
锦秀红苹果属华冠芽变新品系。枝条生长健壮,无明显的枝干和果实病害。果实近圆锥形,稍高桩,整齐端正,平均横径7.9cm,纵径7.63cm,最大果横经8.5cm、纵径8.0cm;平均单果重
果实9月中旬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采用矮化中间砧苗木1.5~2m×3~4m的株行距定植,树体细长纺锤形整形;海棠等砧苗木则以2.5~3
适宜种植范围:
适宜在河南苹果适栽区推广。
‘秋蜜红’桃
树种:桃 学名:Prunus persica ‘Qiumihong’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AP-003-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36号
培育者: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品种特性:
为‘大久保’桃和‘秋黄’桃杂交后代选育品种。树姿半开张,树体生长良好,无明显病虫害。果实圆形,顶端有很小的突起,果皮底色黄白,果面着色鲜红到紫红色,经现场采样测定平均单果重332g,最大果重
果实9月初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在山区、丘陵或瘠薄的土地可采用
该品种结实率高,为保证优质果率,要特别注重疏花疏果。疏花应在初花期进行,疏除基部发育差的、畸形的花蕾;复花芽留一个好的花蕾,并注意保留果枝两侧或斜下侧的花蕾;疏果应在4月底~5月初进行,疏除畸形果、病虫果、小果和多余果;短果枝留1个果,中果枝留2~3个果,长果枝留4个果,盛果期亩产应控制在
该品种为晚熟品种,推荐套袋栽培,可减少病虫危害,增加果面洁净度,减少农药污染,提高果实的商品性。套袋应在5月下旬定果以后进行,套袋前2~3天全园喷施1次杀虫杀菌剂,选择晴天的9~11时和15~18时进行套袋。采收前10天去袋,以保证果实着色。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桃适生区栽培。
‘河洛红蜜’桃
树种:桃 学名:Prunus persica ‘Heluohongmi’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PP-004-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37号
培育者:杨英军等(河南科技大学)
品种特性:
为‘莱山蜜’×(‘大久保’+‘冬桃’)杂交后代选育品种。树冠呈自然半圆形,树姿半开张,无明显的枝干和果实病害,果实坐果率高,丰产性好。果实近圆形,平均纵径
果实8月中旬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采用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栽培大久保、晚蜜桃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均可发展。
‘中油桃8号’油桃
树种:油桃 学名:Prunus persica nectarina ‘Zhongyoutao 8’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PP-005-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38号
培育者: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品种特性:
为‘红珊瑚’ב晴朗’杂交后代选育品种。树体生长势中等,枝条较直立。果实圆形,底色金黄,果面浓红色。经现场采样测定,果实平均单果重
果实8月上中旬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山区、丘陵或较瘠薄的土地可采用
推荐套袋栽培,可减少病虫危害,增加果面洁净度,提高果实的商品性。盛花后30天内进行严格疏果,在第2次生理落果(硬核期)即谢花后50-55天进行套袋(郑州地区在5月20-25日)。套袋时间以晴天上午9-11时和下午3-6时为宜。套袋前2-3天全园要喷施1次杀虫杀菌剂。采前可选择不摘袋,果实呈金黄色,非常美观。早期注意蚜虫、红蜘蛛为害,果实发育后期要注意桃小食心虫、桃蛀螟等为害。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油桃适生区栽培。
‘春晓’樱桃
树种:樱桃 学名:Prunus avium ‘Chunxiao’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PA-006-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39号
培育者: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品种特性:
为‘早红宝石’樱桃芽变品系。枝条生长健壮,干性强,无明显枝干及果实病虫害,抗性较强。果实短心形,紫红色,着色均匀一致,果面平滑亮泽;果实横径2.05cm,纵径1.88cm;平均单果重4.40g,果肉紫红色,肉细,汁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2%,可食率91.57%,风味酸甜适度,无裂果,品质优良。果实坐果率高,采前落果轻,丰产性好。
果实5月初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采用矮化、半矮化砧木、(1.5~2.5) m×(3~4) m的株行距定植,采用细长纺锤形整形;若用乔化砧则以(2.5~3 )m×(4~5) m的株行距定植,采用自由纺锤形整形。幼树应注意及时对侧枝拉枝开张角度,以夏季修剪为主,冬季修剪为辅,综合运用开角、摘心、扭梢、刻芽等夏季修剪技术,冬季多缓放、适量短截,促进树体3年成形,4年有产量,5年盛果。病虫害防治和其它栽培管理技术与‘早红宝石’樱桃相同。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樱桃适生区栽培。
‘夏至红’葡萄
树种:葡萄 学名:Vitis vinifera ‘Xiazhihong’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VV-007-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40号
培育者: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
品种特性:
为‘绯红’ב 玫瑰香’杂交后代选育品种。树势中庸偏强,幼嫩枝条绿色具紫红色条纹,成熟枝条红褐色。果穗圆锥形,果穗上果粒着生紧密。果粒圆形,紫红色到紫黑色,着色一致。果梗短,抗拉力强。果皮中等厚,无涩味,果粉多。果肉硬度中等,无肉曩,果汁绿色,汁液中等。平均单穗重
果实7月初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壤肥力较好,排水条件良好的地方建园。栽培架式和株行距为:篱架:
该品种的冬芽易萌发,要注意夏季的修剪方式。保护地栽培时注意低温休眠和发芽问题。合理控制负载,一般每个结果枝条上留一穗果,亩产量控制在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葡萄适生区栽培。
‘中牟脆丰’枣
树种:枣 学名:Ziziphus jujuba ‘Zhongmoucuifeng’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ZJ-008-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41号
培育者: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品种特性:
为枣树资源普查时发现的优良单株。树势中庸, 树姿开张, 树冠呈自然半圆形。树干灰褐色, 枣头赤红褐色,皮裂纹中等深。果实倒卵圆形,整齐。平均纵径
果实9月20日左右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枣粮间作,矮化密植均可,亦适合城郊采摘型枣园栽植;间作型枣园采取(4~6)m×(8~12)m的株行距,密植枣园可采取(2~3)m×(3~4)m的株行距;幼树期要按照“因树整形、因枝修剪、冬夏结合、夏剪为主”的原则进行整形修剪,促其早成形、早结果;盛果期要注意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改善树体营养水平,通过修剪,调节营养分配,夏季注意及时抹芽、摘心,减少养分消耗,冬季多采取轻剪长放,以缓和树势。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枣产区均可栽培。
‘强特勒’核桃
树种:核桃 学名:Juglans regia ‘Chandler’
类别:引种驯化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ETS-JR-009-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42号
培育者:洛阳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品种特性:
国外引进品种。树势中等,树冠开张,主干浅灰色,分枝角度较大。皮孔明显,小而突起,浅棕色。枝条棕黄色。该品种结果属短枝型,平均果长5.5cm,果径4.75cm。坚果腹缝线紧密,耐贮藏,坚果横径3.32cm,纵径3.88cm。平均壳厚1.5mm左右,单果重10.6g。取仁易,香味较浓,浅色仁占80%以上,出仁率48%。丰产能力强。黑斑病发病少,对炭疽病抗性较强。
果实9月15日左右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在阳坡或半阴坡土层深厚、较肥沃、通气良好、湿润的地方,酸性和碱性土壤均能正常生长。穴状整地,整地规格为
较常见的病虫害有黑斑病、根结线虫、云斑天牛、核桃举肢蛾、吉丁虫、桃蠹螟,结合修剪,除去病虫枝条,根结线虫较难防治,应尽量选择抗线虫的核桃品种做砧木,云斑天牛危害较大,发现后要及时进行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核桃适生区栽培。
‘中豫长山核桃Ⅱ号’美国山核桃
树种:美国山核桃 学名:Carya illenoensis ‘Zhongyu Ⅱ’
类别:引种驯化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ETS-CI-010-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43号
培育者:河南省林业技术推广站
品种特性:
美国引进品种。树冠椭圆形或圆形。主干浅灰色,树皮纵裂、剥落。核果外果皮缝线四棱角突起,成熟后自动开裂。平均果长4.79~5.89cm,果径3.24 ~3.60cm。平均果核长3.53 ~4.36cm,核径2.23 ~2.33cm。平均鲜果单果重30.8g,平均单核重11.0g,出核率40%。壳薄,果肉饱满,乳白色。早产、丰产性较好。
果实9月中旬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在阳坡或半阴坡表现较好,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较肥沃、通气良好、湿润的地方,酸性和碱性土壤均能正常生长。穴状整地,整地规格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核桃适生区栽培。
‘抗砧3号’葡萄
树种:葡萄 学名:Vitis riparia ‘Kangzhen 3’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VR-011-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44号
培育者: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品种特性:
为V.berlandieri×V.riparia杂交品种。能显著促进地上部生长,与我国常用砧木贝达和自根苗相比,根系粗且长,无葡萄根瘤蚜、根结线虫危害症状,表明该砧木品种具有抗葡萄根瘤蚜和根结线虫等特性。嫁接于‘抗砧3号’砧木与对照砧木(贝达)的‘郑黑’葡萄在平均穗重(分别为
该品种与常见葡萄品种嫁接亲和性良好,但有“小脚”现象。
栽培技术要点:
在瘠薄地建园时以产插条为主,可采用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葡萄产区栽培。
‘抗砧5号’葡萄
树种:葡萄 学名:Vitis riparia‘ Kangzhen 5’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VR-012-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45号
培育者: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品种特性:
为V.berlandieri×V.riparia杂交品种。在促进接穗生长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抗砧5号’砧木的根系木质化程度高,粗且长,光滑顺直,主根数为25条,平均粗度为0.5cm,无葡萄根瘤蚜、根结线虫危害症状,具有抗葡萄根瘤蚜和根结线虫特性。嫁接于‘抗砧5号’砧木与对照砧木(贝达)的‘红地球’葡萄在平均穗重、果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和果实风味等方面无明显区别。
与常见品种嫁接亲和性良好,但偶有“小脚”现象。
栽培技术要点:
在瘠薄地建园时以产插条为主,可采用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葡萄产区栽培。
‘黄金方’柿
树种:柿 学名:Diospyros kaki ‘Huangjinfang’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 豫S-SV-DK-013-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46号
培育者:许昌市林木种子管理站、鄢陵县林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特性:
杂交品种。树势较强,成枝力弱;叶宽椭圆形,较厚,深绿色,正面有蜡质,有光泽。果实高脚四方形,果顶平或微凹,果面有较明显的4条对称纵沟,果肉金黄色或橙红色,横径
果实9月初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应选择土层深厚、肥力中等、pH值6.5~7.5、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建园。一般山岗地栽植密度为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柿适生区栽培。
‘七月燥’柿
树种:柿 学名:Diospyros kaki ‘Qiyuezao’
类别:优良种源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P-DK-014-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47号
调查者:平顶山市林木种苗工作站
品种特性:
乡土树种。树冠中庸,自然开张,叶片小而上卷。果色橘黄到橘红,果柄较长,为1.5cm,果实正方形,稍扁,四棱四角明显,顶平突尖,无核或少核,颜色橘黄到橘红,鲜艳。可在树上自然脱涩,色泽鲜艳,口感好,无核少纤维,浓甜甘醇。成熟早,耐贮藏。
果实8月上旬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春季造林, 50~80cm定干。要适度灌水,少施氮肥,多施磷肥。注意防治柿蒂虫危害,树体以自然开张型为宜,不修剪或少修剪。开花结实率高,花量过大时,适量疏花疏果。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平原、丘陵以及
‘金顶谢花酥’梨
树种:梨 学名:Pyrus pyrifolia ‘Jindingxiehuasu’
类别:优良种源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P-PP-015-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48号
调查者:商丘市林业局、宁陵县林业局
品种特性:
落叶乔木,干性强,小枝粗壮,一年生枝叶片大而厚,嫩叶黄绿色。梨果近长圆形,果皮黄而微绿色,梗洼附近果点较大,周围有突起,有放射状金黄色锈斑,果实不经后熟便酥脆可食,经贮存,变为黄色,肉质中粗,酥脆易溶,汁多味甜。
果实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深厚、透气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沙质壤土进行建园。亩栽30~55株。授粉树按1:3或1:4配置,选择根系完整、苗高80cm以上的壮苗定植。重施基肥,适时灌水。人工授粉、疏花疏果要早。可采用疏散分层开心形、多主枝开心形或细长纺锤形进行整形修剪,达到干低、冠矮、层次少、骨干枝配置适当、长势均衡健壮,枝组满堂,且分布均匀、充实、紧凑。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沙土、壤土及排水良好的轻质粘土区栽培。
‘辉县’油松种子园种子
树种:油松 学名:Pinus tabulaeformis ‘Huixian’
类别:无性系种子园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CSO-PT-016-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49号
培育者:国营辉县市林场
品种特性:
种子园培育的良种不仅保留了该树种的优良遗传基因,同原遗传基因基本一致,具有遗传品质好、造林成活率高、适应性强、生长快、球果大、种子饱满、干形通直、木材产量高、品质好等遗传基因稳定性,同时通过培育,增强了其抗性基因,扩大抗性的遗传基础。
栽培技术要点:
采用植苗造林,采用鱼鳞坑、窄幅梯田、水平阶、水平沟等方式整地。春、秋、雨三季都可栽植,雨季造林较易成活。宜营造混交林,可与刺槐、元宝枫、黄连木、臭椿等带状混交。也可与黄栌、紫穗槐等进行行间或株间混交,造林后2~4年内每年松土除草1~3次,以促进生长。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油松适生区栽培。
‘红菊花’桃
树种:桃 学名:Prunus persica‘Hongjvhua’’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PP-017-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50号
培育者: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品种特性:
实生群体选育。树势旺盛。长花枝一般60~80cm左右,长果枝上布满花芽,多为复花芽,并有1节多花芽现象;节间长度
栽培技术要点:
‘红菊花’桃与低需冷量品种比较,成花较难,盆栽时在夏季应注意多次摘心,前期增加分枝量,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为了使树形更紧凑,可以在7月初开始,叶面喷施15%的多效唑200倍液,一周后再喷一次。由于品种的需冷量长,催花较难。主要在庭院、街道、公园等露地栽培,作为延长花期的配套特异品种。管理同一般桃树。
适宜种植范围:
在满足需冷量1200小时地区均可以栽培或设施栽培。
‘报春’桃
树种:桃 学名:Prunus persica ‘Baochun’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PP-018-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51号
培育者: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品种特性:
杂交品种。树势旺盛,树冠较紧凑。长枝一般60cm左右,内膛短枝多。长果枝上布满花芽,多为复花芽;节间短,1.5cm左右,花芽起始节位为1—2节。花蕾红色,花瓣粉红色,花瓣5轮,花瓣26片左右,外轮花瓣个别萼片化;花朵直径4.96cm;花丝粉白色,48条左右;花药橙黄色略有红色,花粉多;雌蕊1枚,低或略低;花萼2层,红褐色,10片,少量萼片叶化。漯河地区
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生长旺盛,节间较短,容易成花,盆栽时在夏季应注意多次摘心,前期增加分枝量,后期控制旺长,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为了使树形更紧凑,可以在7月初开始,叶面喷施15%的多效唑200倍液,一周后再喷一次。在进行反季节生产时,一般落叶后30天就能自然满足需冷量要求,升温后25~30天开花。如果采用遮荫覆盖或冷库休眠的方法,20天即可满足需冷量的要求。应注意控制进棚时间和温室的温湿度条件,以应合上市时间(如春节前7~10天上市)。一般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温度控制在5~8℃,升温25天即可开花。在庭院、街道、公园等露地栽培时,管理同一般桃树。
适宜种植范围:
在满足需冷量550~600小时地区均可以栽培或设施栽培。
‘元春’桃
树种:桃 学名:Prunus persica ‘Yuanchun’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FC-019-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52号
培育者: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品种特性:
杂交品种。树势旺盛,长枝一般60~
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生长旺盛,容易成花,盆栽时在夏季应注意多次摘心,前期增加分枝量,后期控制旺长,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为了使树形更紧凑,可以在7月初开始,叶面喷施15%的多效唑200倍液,一周后再喷一次。在进行反季节生产时,一般落叶后30天就能自然满足需冷量要求,升温后30天左右开花。如果采用遮荫覆盖或冷库休眠的方法,25天即可满足需冷量的要求。应注意控制进棚时间和温室的温湿度条件,以应合上市时间(如春节前7~10天上市)。一般白天温度控制在20~
适宜种植范围:
在满足需冷量550~600小时地区均可栽培或设施栽培。
‘密叶’杜仲
树种:杜仲 学名:Eucommia ulmoides ‘Miye’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EU-020-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53号
培育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
品种特性:
生长速度中等,树冠呈圆头形,树叶稠密,冠形紧凑,分枝角度小,冠形十分美观。树皮浅纵裂,8年生胸径
栽培技术要点:
一般作为城市或乡村行道树,种植株距为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杜仲适生区栽培。
‘金脉’连翘
树种:连翘 学名:Forsythia suspensa ‘Goldvein’
类别:引种驯化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ETS-FS-021-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54号
培育者: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特性:
落叶灌木,枝直立或蔓性下垂,枝髓中空,单叶对生,稀有裂或3出复叶,长卵形,顶端锐尖,基部宽楔形,叶缘基部全缘,上部有锐锯齿。网状叶脉呈现明显的金黄色,与连翘有明显区别。
栽培技术要点:
宜选向阳避风、排水较好、土层较厚的山坡地或路旁种植,若成片规模栽培,需选择沙壤土或中壤土。按株行距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连翘适生区栽培。
认定通过品种
‘红宝’樱桃
树种:樱桃 学名:Prunus avium ‘Hongbao’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SV-PA-022-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55号
培育者:三门峡市林业工作总站、鼎原樱桃合作社
品种特性:
芽变品种。树体矮化开张,枝条生长健壮,干性强。无明显干枝及果实病虫害,抗性较强。果实心脏形,紫红色,有光泽;着色均匀一致,果面平滑亮泽。果实横径2.65cm,纵径2.38cm;平均单果重9g,。果肉紫红色,肉细、汁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2%,可食率92.57%,风味酸甜适度,裂果轻,品质优良,耐运输。坐果率高,丰产性好。三门峡地区成熟期为5月上旬。自花不实,需配置授粉树。
栽培技术要点:
采用矮化砧木,株行距为(2~2.5)m ×(3~4)m。该品种早果性强,采用细长纺锤形整形,一年生枝拉平以后即可形成花芽,生产上主要采用低干矮冠、结构紧凑的改良纺锤形。幼树期应采用轻剪,缓放,同时配合支、拉等人工方法。开张角度90度,枝条半木质化时即用牙签开角,木质化以后即用线绳拉枝。整个生长季要不断移动拉枝的部位,使枝条平展。树高控制在2.5~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樱桃适生区栽培。
‘丽丝’泡泡树
树种:泡泡树 学名:Asimina triloba ‘Lisi’
类别:引种驯化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ETS-AT-023-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56号
培育者: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特性:
引进品种。果实纵径7.35cm,横径5.52cm,果形指数1.33。果实为黄色,长圆形,果肉为金黄色,质地细,基本无粗纤维,香气浓,品质极佳。该品种生长健壮,无明显病虫害,丰产性好,抗性强。在南阳地区8月10日左右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一般株行距(3~5m)×(2~3m),行的方向应是南北向。在田间幼树生长的第一年给予遮荫。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酸性土壤区域栽培。
‘金杷’泡泡树
树种:泡泡树 学名:Asimina triloba ‘Jinpa’
类别:引种驯化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ETS-AT-024-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57号
培育者: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特性:
引进品种。果实纵径7.46cm,横径4.79cm,果形指数1.55。果实为黄色,长圆形,果肉为金黄色,质地细,基本无粗纤维,香气浓,品质极佳。该品种生长健壮,无明显病虫害,丰产性好,抗性强。在南阳地区8月12日左右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一般株行距(3~5m)×(2~3 m),行的方向应是南北向。在田间幼树生长的第一年给予遮荫。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酸性土壤区域栽培。
‘豫丽’泡泡树
树种:泡泡树 学名:Asimina triloba.‘Yuli’
类别:优良无性系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SC-SM-025-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58号
培育者: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特性:
果实纵径7.21cm,横径4.52cm,果形指数1.59。果实为黄色,长圆形,果肉为金黄色,质地细,基本无粗纤维,香气浓,品质极佳。该品种生长健壮,无明显病虫害,丰产性好,抗性强。在南阳地区,果实8月14日左右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一般株行距(3~5m)×(2~3 m),行的方向应是南北向。在田间幼树生长的第一年给予遮荫。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酸性土壤区域栽培。
‘玛丽’泡泡树
树种:泡泡树 学名:Asimina triloba ‘Mali’
类别:引种驯化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ETS-AT-026-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59号
培育者: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特性:
引进品种。果实纵径7.35cm,横径5.52cm,果形指数1.33。果实为黄色,长圆形,果肉为金黄色,质地细,基本无粗纤维,香气浓,品质极佳。该品种生长健壮,无明显病虫害,丰产性好,抗性强。在南阳地区8月10日左右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一般株行距(3~5m)×(2~3 m),行的方向应是南北向。在田间幼树生长的第一年给予遮荫。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酸性土壤区域栽培。
‘全红’杨
树种:杨树 学名:Populus deltoides‘Quanhong’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SV-PD-027-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60号
培育者: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特性:
叶片为三角形,单叶平均面积为99.87cm2,为中红杨的51.33%;从春季萌芽期为深紫红色,夏季为紫红色,秋季为鲜红色,与‘中红’杨叶片颜色变化完全不同。
栽培技术要点:
用2年生以上苗木造林,造林地具备较好水肥条件。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美洲黑杨适生区栽植。
‘红叶’杜仲
树种:杜仲 学名:Eucommia ulmoides ‘Hongye’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SV-EU-028-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61号
培育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
品种特性:
变异单株。生长速度中等,树冠呈圆锥形。树皮浅纵裂。一年生枝条呈浅红色至紫红色,节间长2.5~4.0cm。春季嫩叶为浅红色,展叶后除叶背面和中脉为青绿色外,叶表面、侧脉以及枝条逐步变成红色或紫红色。叶长卵形,叶长12~
栽培技术要点:
作为城市或乡村行道树,种植株距为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杜仲适生区种植。
‘桃粉’杜鹃
树种:杜鹃 学名:Rhododengdron simsii‘taofen’
类别:优良种源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3年)
编号:豫R-SP-RS-029-2008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62号
调查者:河南省伏牛山太行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总站
品种特性:
乡土树种。木本花卉,高约
栽培技术要点:
喜疏松、通气性强、排水良好、pH值为 5.0~6.0、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可用腐叶土、松针土、草炭土或腐熟的木屑,忌用碱性土、粘质土。杜鹃根系细而密,吸收肥料能力差,忌施浓肥或生肥。宜用1%的复合肥液浇灌。具体施肥方法如下:杜鹃谢花后应施以氮为主的肥料1~2次,每隔10天一次,以促进枝叶生长。8月以后是杜鹃孕蕾的关键时期,应施以磷为主、氮磷结合的肥料1~2次,每半个月施一次。冬季休眠期不用施肥。翌年开花前施以磷为主、氮磷结合的薄肥1~2次,使其开花时花大色艳。此时施肥浓度要低,过浓会导致花雷枯焦。
修剪时间宜在春季花后和秋冬之际进行。要适时抹去不定芽,疏掉过多的花蕾。花期过后,要及时摘去残花,修去病枝、徒长枝等,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酸性土壤、半遮阴区域种植。
‘国红’杜鹃
树种:杜鹃 学名:Rhododengdron simsii‘Guohong’
类别:优良种源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3年)
编号:豫R-SP-RS-030-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63号
调查者:河南省伏牛山太行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总站
品种特性:
乡土树种。木本花卉,高约
栽培技术要点:
种喜疏松、通气性强、排水良好、pH值为 5.0~6.0、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可用腐叶土、松针土、草炭土或腐熟的木屑,忌用碱性土、粘质土。
冬季杜鹃生长缓慢,需水少,应适当减少浇水量;春季气温回升,杜鹃开花抽梢,需水量增大;夏季高温季节,应随干随浇,午间和傍晚在地面和叶面喷水,以降温增湿;秋季天气转凉,应减少浇水。从生长发育来看营养生长阶段需水量多,花芽形成阶段和花芽形成后不宜多浇水。浇水以微酸性的雨水、河水、池塘水最佳。如用自来水,最好在缸中存放1~2天,待氯气挥发后再使用。长期浇水会降低土壤酸度,所以,浇水时可加入 0.2%的硫酸亚铁,每周浇 1次,以确保土壤呈酸性。忌施浓肥或生肥,宜用1%的复合肥液浇灌。忌烈日直射和干燥闷热,养护时应放在半荫通风处。清明至霜降期间,应给予遮荫60%,以防新梢日灼造成叶面白花。修剪时间宜在春季花后和秋冬之际进行。要适时抹去不定芽,疏掉过多的花蕾。花期过后,要及时摘去残花,修去病枝、徒长枝等,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酸性土壤、半遮阴区域种植。
‘豫油茶1号’油茶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Yuyoucha 1’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SV-PS-031-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64号
培育者: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特性:
选育品种。树姿开张,圆头形,树皮灰黄色,叶片卵形,平均长5.28cm,平均宽3.00cm,平均厚度0.07cm,叶柄平均长0.44cm;果皮灰绿色,果实圆形,鲜果平均单果重28.23g,纵径平均3.83cm,横径平均3.60cm,盛果期每公顷产鲜果13545kg,鲜果出籽率33.51%,鲜籽出仁率69.18%。对干旱、霜冻及油茶炭疽病等均有较强的抗性。
栽培技术要点:
适生于河南省南部黄棕壤,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向阳的丘陵地。提前一个季节带状整地,小于15°缓坡全垦或带状整地,陡坡撩壕或鱼鳞坑整地。种植行距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南部大别山、桐柏山低山丘陵区、淮南垄岗区和伏牛山南坡低山丘陵区。
‘豫油茶2号’油茶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Abel. ‘Yuyoucha 2’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SV-PS-032-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65号
培育者: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特性:
树形较直立,树皮灰黄色。叶片椭圆形,平均长
栽培技术要点:
适生于河南省南部黄棕壤,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向阳的丘陵地。提前一个季节带状整地,小于15°缓坡全垦或带状整地,陡坡撩壕或鱼鳞坑整地。种植行距2.5m~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南部大别山、桐柏山低山丘陵区、淮南垄岗区和伏牛山南坡低山丘陵区。
‘豫油茶3号’油茶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Yuyoucha 3’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SV-PS-033-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66号
培育者: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特性:
树冠开张,圆头形,树皮灰黄色。叶片卵状椭圆形,平均长5.65cmcm,平均宽
栽培技术要点:
适生于河南省南部黄棕壤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向阳的丘陵地,提前一个季节带状整地,小于15°缓坡全垦或带状整地,陡坡撩壕或鱼鳞坑整地。种植行距2.5 m~3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南部大别山、桐柏山低山丘陵区、淮南垄岗区和伏牛山南坡低山丘陵区。
‘豫油茶4号’油茶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Yuyoucha 4’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SV-PS-034-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67号
培育者: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特性:
选育品种。树干直立,树冠紧凑;枝条较粗、较直立。叶片长椭圆形。果实32个/
栽培技术要点:
适生于河南省南部黄棕壤,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向阳的丘陵地,提前一个季节带状整地,小于15°缓坡全垦或带状整地,陡坡撩壕或鱼鳞坑整地。种植行距2.5 m~3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南部大别山、桐柏山低山丘陵区、淮南垄岗区和伏牛山南坡低山丘陵区。
‘豫油茶5号’油茶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Yuyoucha 5’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SV-PS-035-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68号
培育者: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特性:
选育品种。树冠开张,圆头形;枝条柔软、细长。叶片宽椭圆形。果实17个/
栽培技术要点:
在造林前一年的夏、秋季节进行整地,在山区,整地一年前要进行砍山、炼山,整地方式有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块状整地等,根据豫南丘陵山区的特点主要采用带垦种植,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向阳的丘陵地,提前一个季节带状整地,小于15°缓坡全垦或带状整地,陡坡撩壕或鱼鳞坑整地。种植行距2.5 m~3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南部大别山、桐柏山低山丘陵区、淮南垄岗区和伏牛山南坡低山丘陵区。
‘豫油茶6号’油茶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Yuyoucha 6’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SV-PS-036-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69号
培育者: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特性:
选育品种。树冠较紧凑,枝叶浓密。叶片椭圆形。果实23个/
栽培技术要点:
适生于河南省南部黄棕壤,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向阳的丘陵地,提前一个季节带状整地,小于15°缓坡全垦或带状整地,陡坡撩壕或鱼鳞坑整地。种植行距2.5 m~3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南部大别山、桐柏山低山丘陵区、淮南垄岗区和伏牛山南坡低山丘陵区。
‘豫油茶7号’油茶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Yuyoucha 7’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SV-PS-037-2009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70号
培育者: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特性:
选育品种。树冠开张, 枝叶较稀疏。 叶片小,窄椭圆形。果实18个/
栽培技术要点:
适生于河南省南部黄棕壤,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向阳的丘陵地,提前一个季节带状整地,小于15°缓坡全垦或带状整地,陡坡撩壕或鱼鳞坑整地。种植行距2.5 m~3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南部大别山、桐柏山低山丘陵区、淮南垄岗区和伏牛山南坡低山丘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