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个葫芦枣长得又好看吃着又甜。”9月13日,在淇县灵山街道山怀村的千亩枣林中,再次带着家人前来采摘葫芦枣的闫先生告诉记者。
这片枣林是淇县袁泉云播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袁合喜与农业专家耗费十余年时间,共同培育出的特色农产品——葫芦枣。站在郁郁葱葱、挂满葫芦枣的枣林中,袁合喜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谈起葫芦枣的由来,袁合喜打开了话匣子。
2004年,家住山怀村的袁合喜看到大片的荒山闲置,便与家人商议承包了1100亩荒山。如何让荒山有效益?山上零星分布的枣树让袁合喜看到了希望。“山上有个别枣树每年结出来的枣都有一个小尖尖,口感也脆甜,孩子们上山就认准这几棵枣树摘果子吃。”袁合喜说,2010年,他萌生了培育特色枣品种、提升产品价值的想法,便邀请农业专家前来指导,双方一拍即合,开启了漫长的育种之路。
这份甜蜜来之不易。从品种筛选、杂交试验到性状稳定,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与摸索。“这个过程就像照顾孩子一样,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袁合喜感慨道。终于,饱含优良基因的葫芦枣树试验成功,成为这片荒山的“新主人”。
葫芦枣品种独特是优势,但要让产品真正赢得市场,品质是关键。记者在枣园里转了好几圈都没发现农药瓶,却随处可见太阳能杀虫灯等物理除虫设备。“我们全程采用物理除虫、科学管理的方式。”袁合喜指着树林中的“秘密武器”告诉记者,“这台太阳能农林病虫频振控诱物理设备在虫子小时候就把它消灭了,另一个塑料瓶作为灭虫的补充,虫子闻着气味飞到瓶中,达到灭虫的效果。”
据袁合喜介绍,淇县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很适合葫芦枣生长,培育出的葫芦枣树可结果20年,丰产期亩产能达1000斤,比之前的品种产量高出一倍。
如今,葫芦枣迎来盛果期,漫山遍野的枣树被累累果实压弯了枝头。这里的葫芦枣不仅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往全国各地,更吸引大量周边市民前来体验采摘乐趣。
“周末来的游客特别多,大家都是冲着这奇特的葫芦枣来的,孩子们尤其喜欢。”山怀村村民袁锡温说,枣园还安排了20名村民务工就业,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记者 李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