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市通过发展葡萄、大枣等特色水果产业,形成规模化种植、数字化分拣、品牌化销售的产业链,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灵宝市黄河生态廊道沿线呈现出一幅动人的丰收画卷。金黄的向日葵、火红的高粱与累累硕果交织,映照着农民丰收的喜悦。
眼下,灵宝市的桃子、葡萄、大枣等特色水果正值产销旺季。在西阎乡西稠桑村“萄醉田园”葡萄基地,果农们正忙着交售新鲜的葡萄。该基地采用“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规模化种植阳光玫瑰、紫甜无核等优质葡萄500余亩,形成了种植、管理、销售一体化产业链。
“最近每天收购量在1万斤左右,高峰期能达到3万斤。”葡萄收购代办白妮说,每天有30多名村民参与分拣工作。据西稠桑村党支部书记韩颜喜介绍,今年该村葡萄预计总产量达150余万公斤,产值900余万元,可支付群众务工费200余万元。
在焦村镇秦村村的灵宝市葡萄出口分拣中心,工人们正熟练地对葡萄进行分级、装箱。据了解,该中心每天分拣葡萄1.5万余公斤,主要出口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今年已出口葡萄275万公斤,日均支付工人工资2万余元。
“我们的阳光玫瑰葡萄品质优良,价格比普通品种高一倍左右。”秦村村党支部书记庞新革表示,9月20日左右将进入采收旺季,目前订单正在不断增加。该分拣中心配备的冷库可储存150余万公斤葡萄,有效保障了错季销售。
焦村镇党委书记吕艳虎介绍,近年来该镇坚持把葡萄产业作为富民产业重点培育,通过提升栽培设施、加强技能培训、拓展销售渠道等措施,推动葡萄产业提质增效。目前,焦村镇葡萄已实现种植数据化、采收标准化、分拣数字化、销售品牌化。
与此同时,西阎乡东上村的1000余亩“媳妇枣”也迎来丰收,预计总产量15万余公斤,较去年翻番,主要销往山东、陕西、山西等地。
据悉,灵宝市近年来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产业,通过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许金安 屈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