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信阳市南湾林场,经营面积 12.73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87.6%,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国国有林场100佳、500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中国森林氧吧、中国森林体验基地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南湾林场针对树林密度过大、树种单一、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举全场之力开展森林抚育经营,森林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主要做法如下:
一、坚持科学规划,专班重点推进。成立了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日常调度、项目推进、综合协调等。集中全场技术骨干成立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工作专班,以片区为单位,配备专业人员负责技术指导及现场管理协调,指定专人跟踪项目,实现清单化、责任化管理。按照“功能区划、小班诊断、精准施策”的原则,高标准编制《南湾林场森林经营方案》《南湾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方案》,为森林抚育经营绘制清晰蓝图。
二、精准分类施策,创新经营模式。根据不同林分特点,确定三种经营模式:一是对低质低效林实施综合改造。在林窗、林中空地,带状或块状补植耐荫、耐瘠薄的乡土珍稀树种,形成复层混交结构;对退化严重的林分,采取小面积皆伐后,栽植乡土或珍稀树种,重新营造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混交林。二是对密度过高的林分,实施高强度间伐,为目标树释放足够生长空间,以促进林下天然更新,逐步改善林分结构。三是对树种单一的林分,实施间伐和补植综合措施。间伐后,根据光照条件和空间大小,采取团块状、群团状或均匀散布等方式在林间空地补植马褂木、枫香、山桐子、檫木等树种,培育形成异龄、复层、混交的林分结构。通过采用“分类定目标,分级定措施” ,对作业区内林木实施精准管理,针对杉木萌生林中出现天然更新的栎类、枫香、化香等阔叶林,列为目标树和辅助树重点抚育,目标树周边的杉木则根据分级原则,确定合理的密度后伐除四、五级木,为林内目标树、辅助树创造宽松的生长环境。
三、强化科技支撑,提升抚育水平。加强科研院校合作,探索建立符合林场实际的森林经营模式。积极开展试验苗圃建设,发展山桐子、枫香、黄柏、香椿等苗圃,为森林抚育提供强有力地的种苗保障。持续强化技术培训,组织专家对项目专班人员、一线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队员进行技术培训,解读相关技术标准,明确注意事项。项目施工中,抽调技术人员,加强全过程监管和技术指导。尤其在采伐木选择上,实行一次打号,二次复号,确保选择精准;对林下需保留的天然更新幼苗提前标记,避免在砍灌时误砍,尽量减少对幼苗幼树的伤害和扰动。
四、严格项目管理,确保建设成效。全面落实项目法人制、 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监理制。严把设计关、实施关、管护关,充分发挥“林场+监理+林区”的三级监管体系,确保每个实施环节都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
通过多年森林抚育经营,南湾林场森林质量明显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固碳能力进一步增强。下一步,将持续加大森林抚育经营工作力度,以更精准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守护好这片豫南林海,为建设美丽河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