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省局消息 申艳梅、李红亚报道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古树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以苍劲的枝干和深邃的年轮,默默记录着生态的变迁与红色的记忆,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活化石。
潘安手植柏 图片拍摄:贺家璇
在黄河岸边的孟津区吉利乡冶戍村,一株树龄达1700年的侧柏巍然屹立,相传为西晋名臣潘安手植。这棵古柏不仅见证了古代治理黄河的生态智慧——潘安带领百姓种植桃李,既固滩又富民,被誉为“摇钱树”;更承载了一段珍贵的抗日记忆:1942年,当地村民不畏强暴,成功守护古柏,使其免遭日军砍伐。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这段护树往事愈发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芒。
赤眉镇兰田小学皂角树 内乡县林业局供图
同样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古树还有内乡县的三棵参天古木。赤眉镇南兰田小学内的400年皂角树,曾在抗战时期见证中共内乡县委秘密机关的地下工作。八位县委领导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在此发展党员、传递情报,培养出20多位将校级军官。1983年,革命家黄廷珦故地重游,题词“千磨万击还坚劲,老树春深更著花”,道出古树与革命精神的不朽生命力。
马山口镇河西小学皂角树 内乡县林业局供图
马山口镇河西小学内的700年皂角树,同样镌刻着红色印记。1929年,在首任县委书记马华敏的影响下,秦子纯等进步青年在此建立秦家寨党支部,以借书为名传播马克思主义,先后培养40余位革命志士奔赴延安,投身革命洪流。
夏馆镇黄龙庙古柏树 内乡县林业局供图
夏馆镇黄龙庙内的700年古柏,则见证了一场壮烈的剿匪战斗。1949年6月,区政府工作队在此遭匪徒突袭,队员们以古柏为掩护浴血奋战,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如今,这里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师生常来此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在林业部门的精心保护下,这些古树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它们不仅是自然的遗产,更是历史的活化石,持续激励着人们传承红色基因,建设美好家园。
年轮镌刻记忆,古树见证辉煌。这些跨越时空的古树,以其独特的方式讲述着中华民族的生态智慧与革命精神,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自然与人文的桥梁。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这些“年轮的红色记忆”必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