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资讯 > 工作通览

国有商丘民权林场:扎实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 全面提高森林经营水平

河南省林业局 http://lyj.henan.gov.cn 发布日期:2025-09-04 来源:“森林河南”微信公众号

  编者按:2025年8月26日,全省森林抚育经营现场推进会在驻马店市泌阳县召开。会上,泌阳县、栾川县、卢氏林场、商丘民权林场、方城大寺林场、信阳南湾林场等围绕森林抚育经营的技术措施与模式案例作了交流发言。为促进经验共享、学习互鉴,现刊发相关典型经验材料供参考。

  国有商丘市民权林场始建于1950年,经营总面积达6.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9.7%。其核心经营的申甘林带被誉为“亚洲十大平原人工防护林”之一,素有黄河故道“绿色长城”和“河南塞罕坝”之称。多年来,林场主要以营造防风固沙林为主,但因大面积栽植杨树纯林,且栽植密度较高,导致林间通风不良、土壤贫瘠、林木抗病性较弱,防护功能较生长旺盛期有所下降。为此,通过实施国家森林可持续经营和低质低效林改造等项目,林场开展了多轮“杨树+刺槐”混交模式的调查与论证,明确了不同混交模式下的树种比例与配置方法,最终形成了成熟的混交林经营模式。

  一、坚持生态优先,分区分类推进高质量经营

  结合林场立地条件,将林地划分为“ 生态防护区”(沙质地块,重点发展杨刺混交林)与“提质增效区”(沃土地块,主攻杨树大径材),分别制定抚育方案,推动经营理念从“过去重造林、轻经营”向“造林与经营并重”转变,全面提升森林质量。

  二、坚持科技兴林,以技术攻关推动可持续经营

  依托产学研合作,破解杨树大径材培育与混交林经营技术难题。与科研院校签订合作协议,构建“院校技术支撑+林场实践落地”协同模式。定期(每季度至少1次)邀请专家团队到林场,针对杨树大径材密度调控、杨+刺混交林水肥管理等关键环节开展现场指导,解决技术卡点。联合科研团队重点攻关“杨+刺混交林提质增效”技术,研究优化混交比例、间伐周期等参数;在林场划定示范林,将成熟技术方案进行推广,以点带面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

  三、严格操作程序,把好作业质量关

  作业前,以调查数据定标,筑牢设计基础。重点调查中、幼龄林郁闭度过密地块,通过现场踏查实测,获取林分密度、树木胸径、生长状况等一手数据,明确抚育重点对象。依据调查数据编制《作业设计方案》,明确疏伐株数、施肥量、修枝高度等核心参数,杜绝无方案、凭经验作业。

  作业中,以规范监管控质,确保操作落地。严格执行“去劣留优、去小留大、去密留稀、去弱留强”标准;施工前用红漆标注伐除木、蓝漆标注保留木,并同步记录台账,避免错伐漏伐。组建质量巡查组,开展现场核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作业规范。

  作业后,以数据对标验收,守住质量底线。实行“逐块验收”,现场测量保留树木的胸径、树高,核对生长状况是否达标。严格“台账比对”,将验收数据与作业台账、外业调查数据交叉核对,确认疏伐、施肥、修枝等环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验收合格的小班进入下一轮抚育;不合格的责令返工,直至复检合格,确保每次抚育切实提升森林质量。

  四、杨树大径材培育模式:聚焦“提质增粗”精准施策

  一是科学设定经营目标。立足杨树速生、优质、高产特性,以“木材生产+生态防护”双重功能为核心,同步构建“杨树+刺槐”复层混交林,杨树(上层目标树):株数密度270-375株/h㎡,培育周期25年以上,目标胸径≥30cm,目标蓄积量100-120m³/h㎡;刺槐(次林层目标树):株数密度160-180株/h㎡,平均树龄≥ 35年,目标胸径≥ 40cm,目标蓄积量252-280m³/h㎡。二是优选品种与合理配置。杨树选用107杨、108杨及新选育欧美杨雄株等优良速生品种;刺槐选用窄冠刺槐、箭杆刺槐,提升空间利用率。杨树按3× 9m株行距定植,在杨树行间栽植1-2行刺槐,刺槐株行距为1.5×3m,形成复层林分结构。三是强化林间间作与早期抚育。造林后1-2年,林间间作花生、西瓜等矮秆农作物,通过农作物管理实现“以农促林”,既提升林地短期收益,又保障幼树水肥供给与生长环境。四是精准修枝控形。造林第5年开始修枝,此后每2-3年开展1次。重点去除树冠下部枯枝、衰弱枝及部分过密活枝,最终使杨树活枝下高达到8m,减少养分消耗,促进主干通直增粗。五是分阶段科学间伐。造林后第6年实施,初步优化林分密度。此后每隔约5年间伐一次,重点伐除生长衰弱、病虫害严重的林木,同时对剩余目标树继续修枝,上层保留木郁闭度控制在0.6-0.7。林龄达25年时启动主伐,对胸径已达30cm的杨树进行择伐,每次择伐强度≤ 35%;皆伐区域需立即开展更新造林,保障森林资源持续利用,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兼顾阶段性经济收益与森林持续经营、生态功能稳定。

  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兼具探索性与开创性、涉及面广、复杂度高,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抓实抓细。民权林场将以科学经营为核心,聚焦平原林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持续深化杨树大径材培育、“杨树+刺槐”混交等成熟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进一步优化林分结构、提升森林质量,力争在生态防护、木材供给、碳汇功能提升上实现新突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