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资讯 > 媒体聚焦

向林而行 点绿成金

河南省林业局 http://lyj.henan.gov.cn 发布日期:2025-08-29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卢氏县立足丰富的森林资源,构建起林下经济新格局。目前,发展林下经济利用林地179.2万亩,年综合产值超10亿元;参与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社近200家、农户1.8万户,户均年增收3000余元。

  □许金安 赵迎春 李加

  8月15日,小雨过后,卢氏县朱阳关镇岭东村的林下经济珍稀品种培育基地多了几分绿意,“云雀”“优瑞卡”等品种的蓝莓果挂满枝头,惹人欢心。“基地带火了乡村游,每天都有游客采摘、露营,也让村集体经济增收了8万元。”岭东村党支部书记李卢林说。

  近年来,卢氏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按照“林下抓种植、林中兼养殖、林间兴旅游、林上搞采摘”思路,将林下经济与产业培育、结构调整、乡村振兴相衔接,积极开发新型林下经济业态,持续做大传统林下经济规模。

  政策保障 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我们坚持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全县‘农工贸游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健全完善林下经济发展政策支持体系,坚定不移推动林业大县到林业强县的转变。”卢氏县委常委、“农工贸游一体化”专班指挥长张建忠说。

  当地先后制定《关于加快发展林下经济的实施意见》等规划,打造形成县域南部林菌、北部和洛河沿线林药和林粮、县城周边林菜的林下种植发展布局;成立以核桃为主的林果业产业链工作专班,建立产业链“链长+链主”双链式“链长制”推进机制,设立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加大金融信贷、以奖代补等支持力度,充分调动起林农多种经营积极性。近三年来,累计发放支持林下经济财政资金4600余万元。

  科技护航 打造特色化发展路径

  “‘绿岭’‘豫丰’红仁核桃是最新优良品种,比较容易管理。”在卢氏香盛轩核桃种植基地,河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张卢峰正向林农推广高接换优新技术。

  卢氏是全国著名的核桃、蜜蜂、中药材、香菇大县。该县按照“以核桃为主的林果树下套种中药材、疏林地内培育连翘、有林地下繁育天麻、四旁树下种植食用菌”差异化发展模式,培育林药基地0.3万亩、林果蔬基地1.2万亩、林果药基地1.7万亩,50万袋以上林菌基地10个,创建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家,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7家。

  同时,按照产学研用发展理念,推行“院县共建”模式,与北京林业大学、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11个国家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探索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建成“核桃+中药材”和低秆经济作物基地109个,累计开展林下经济技术指导、业务培训31场1.4万余人次。

  三产融合 放大可持续发展实效

  “有了‘三资’监管平台,集体林地收入、支出、确权、转租等都非常清楚!”狮子坪乡柳树湾村村民莫焕粉说,村子与瓮城瀑布景区共同经营集体林地,盘活了闲置资源,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三产融合,卢氏有自己的招数。

  一产,建立“森林或林果+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畜禽”等产业经营模式,实现林下经济“高低结合、种养结合、果蔬结合”正向循环发展;二产,建立林产品购销集散地和开发区林产品采集加工区,形成林下经济产、供、销一条龙加工体系;三产,借力中国最美县域、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区位优势,将林下经济发展与田园生态游相结合,创建樱桃沟、塔子山、草房等林下经济旅游景观点79处。

  卢氏还探索建立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复制推广香盛轩核桃专业合作社“订单+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脱贫户以土地入股分红、劳务参与创收、直接经营盈利等多种形式融入林下经济产业链条。

  据统计,目前卢氏有林下经济利用林地179.2万亩,年综合产值超10亿元;参与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社近200家、农户1.8万户,户均年增收3000余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