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资讯 > 媒体聚焦

“三乡人”聚力 茶乡焕新颜

河南省林业局 http://lyj.henan.gov.cn 发布日期:2025-08-21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在信阳市浉河区的青山绿水间,乡村振兴的画卷正由一群被称为“三乡人”的奋斗者共同绘就。他们中有情系桑梓的“归乡人”,有扎根沃土的“原乡人”,还有逐梦山水的“新乡人”。

  8月17日清晨,李家寨镇水口庙村的国香兰苑种植基地里,吴法力正精心打理着一盆盆姿态优雅的兰花。“别看这小小一盆兰花,名贵品种能卖到几十上百万元!”吴法力笑着说。这位曾在城市经商的汉子,2021年毅然返乡,投资建设了24亩现代化兰花基地。

  水口庙村地处大别山浅山丘陵,曾是位置偏僻、产业薄弱的村落,吴法力的归来带来了改变。基地首批引进2.8万盆种苗,培育3000株高端品种,打造产学研一体的产业链,并采取“企业+农户”经营模式,成功带动16户村民每户年均增收5000元,有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增收。“我的家乡适合兰花生长。我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带动乡亲养兰花,使大家共同致富。”吴法力道出了返乡的初心。

  如果说吴法力带回的是新产业,“95后”茶人肖珺景则在用青春守护老手艺。肖珺景出生在一个炒茶世家,外祖父周祖宏是国家级非遗(信阳毛尖)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父亲肖兴亮是市级非遗传承人。从小闻着茶香长大的她,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回归,不仅继承了传统技艺,更通过短视频等方式推广信阳毛尖。“我们想把信阳毛尖做好,真正地让茶香飘向世界,让更多老乡致富。”肖珺景说。

  当传统技艺在传承,新的业态也在萌发。在李家寨镇清水村,一座由废弃老村部改造而成的“老村部”茶庄园别具特色。它的主人是“90后”退役军人闵顺强。2018年,闵顺强顶着压力,租下这片荒废之地,开始了人生的“二次冲锋”。他从茶叶“小白”学起,坚持只采春茶、人工除草,创新传统工艺。如今,茶园每年生产2000多公斤高品质茶叶,为200余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2024年销售额突破200万元。

  “新时代茶人要敢闯!”闵顺强说。未来,他计划深挖非遗制茶技艺,开发茶文创,打造“茶小满”“茶人强”茶IP,让互联网深度赋能茶产业。

  近年来,浉河区立足“原乡人、新乡人、归乡人”三支人才队伍,通过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搭建产学研基地、提供特色金融产品、举办创业活动等举措,吸引人才回乡创业。如今的浉河乡村,传统技艺与新兴业态交融共生,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好图景正变得愈发清晰。(记者 尹小剑 李振阳 通讯员 魏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