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我们将聚焦河南林业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纵览山川披绿、产业向新的发展图景,展现生态优美、百姓富足的绿色画卷。
国有南阳市黄石庵林场是南阳市面积最大、森林资源最丰富、生态区位最重要的国有林场,总面积12836公顷,森林覆盖率98.6%,活立木蓄积202.89万立方米。近年来,林场紧抓全国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机遇,盘活森林资源,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一、科学经营,提升生态质量
林场深化经营改革,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推进"二次创业”。依托国家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实施森林抚育、储备林建设和珍稀树种培育,力争到2034年蓄积量达270万立方米。建设6000亩大径级木材基地和2000亩珍稀树种林。突破性建成组培室培育曲茎石斛2.5万株,实现山茱萸嫁接成活率超80%,联合科研院所开展多项研究,制定三项省级技术规程,推动林场高质量发展。
二、做强产业,助力生态富民
林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生态+"模式发展特色产业,建成1300平方米曲茎石斛岩壁栽培基地、100亩黄精等林下经济基地,并依托2237亩山茱萸良种基地(含1200亩国家良种基地)推广"伏牛红宝"等优质品种,带动西峡县20多万亩山茱萸种植,年产量4000余吨,惠及10万林农。同时利用太平镇"全国优质山茱萸种植中心"品牌优势,发展4万余亩林下中药材种植,年产值达2亿元,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
三、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活力
黄石庵林场积极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召开专题会议部署任务,与周边乡村共商规模化经营,组织林农观摩示范基地并派遣党员技术先锋队提供种植指导,免费发放种苗及资料5000余份。组织起草《国有南阳市黄石庵林场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建设实施方案》,以市政府办文件印发,成立专班细化责任分工,配套出台产业发展、经营管理和绩效考核方案,为改革提供政策支撑与科学指引,全力保障改革任务高效落实。
四、智慧管护,守护绿水青山
林场通过推行林长制,构建"四级管理架构"和"四长四员"监管网络(13名林长+215人专业队伍),实施"三单一函"管理和智慧化平台监控,创新"林长+"协作机制。将18个林区划分为76个网格,配备45条常态化巡护路线、林火监控系统和31台红外相机,实现"天空地一体化"保护,多年来保持零火灾、零违法记录,并发现河南省鸟类新物种点胸鸦雀。通过公示牌和数字化手段强化社会监督,形成责任明确、高效联动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黄石庵林场勇担“伏牛生态卫士”使命,传承弘扬“坚守深山、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创新发展”精神,不断深化改革,强基固本兴林,聚力做好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持续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助力林农增收致富、乡村美丽振兴,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