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棵油茶树,让荒山变绿、百姓致富;三代护林人,将秃岭染翠、生态重生。今天的“追青逐绿河南答卷”带您去信阳,看当地如何坚持植树造林,绘就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画卷。
河南省联兴油茶公司董事长 陈世法:我们家的树是油茶树,它的果子榨出来的油号称是“东方橄榄油”,现在已经成为,我们光山县老百姓的“致富树”。
油茶树是我国特有的优质木本油料作物,耐干旱,耐贫瘠,它榨出的茶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茶多酚等物质。2009年,陈世法流转了当地5000多亩荒山荒地,种植油茶树。
河南省联兴油茶公司董事长 陈世法:你看这一片,十几年前,就是荒地荒坡。对比一下现在的面貌,这也是荒山变老百姓的“金山”。
2019年9月17日,陈世法迎来了终身难忘的一天。
河南省联兴油茶公司董事长 陈世法:总书记在这一棵树旁边跟我们说:“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我们油茶人,把油茶产业做大做强,更有信心了。
路子找到了,更要走得好。为了提升产品品质,2020年,他们引进了冷榨和精炼生产线,能在去除茶油有害物质的同时,留存更多营养物质。在产品深加工上,他们和高校联合,把油茶果的价值吃干榨净。
河南省联兴油茶公司董事长 陈世法:这个果壳,前几年都是废弃物,我们现在萃取它这里面的茶皂素,给它转化为洗发香波、沐浴露。
这个就是我们用油茶壳做的无抗饲料,正在试验。能把油茶壳用得这么彻底的,目前我们全国是唯一的一家。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程维康:你敢相信,喝油也能减肥?直接喝吗?
陈世法:直接喝,这是茶油二酯油,我们通过生物酶,把茶油中的甘油三酯转化为甘油二酯,甘油二酯可以抑制新的脂肪合成。像你这种肚皮,三四个月就能把肚皮喝下来。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程维康:那我得赶紧喝点。
陈世法的油茶基地已扩展到2.16万亩,带动附近3000多名村民务工。目前,信阳市油茶种植面积达158.25万亩,茶油产量1.7万吨,年综合产值48.62亿元。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程维康:一棵油茶树,让荒山变绿了,也让家乡人的钱包变鼓了。在信阳商城县的大山里,也有一家三代人,守护着家乡的绿色。
信阳市商城县黄柏山林场“林二代” 朱宾:我家的树是黄山松,这是我父亲在黄柏山种下的第一批树。当年(1956年),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还不到10%,截至目前,97%都栽上了树,我们三代人栽的都是生态树。
朱宾的父亲叫朱时松,是黄柏山上的“林一代”,1956年,刚刚成立的黄柏山林场不通水、不通路、不通电。“林一代”们住工棚、喝溪水,爬山路、劈荆棘,决心把荒山变林海。
信阳市商城县黄柏山林场“林二代” 朱宾:怎样能栽活,是个很大的难题。从外面引种,成活率非常低,当年林场就成立了一个攻坚小组,我父亲就是其中的成员,最后选择了像黄山松为主,杉树为辅混交林的形式。
在父亲的影响下,朱宾兄妹三人也成了守护大山的“林二代”,他们平时吃住在山里,发现山林树种单一,容易遭受病虫害。就根据当地土壤气候,通过改造培育,引进了蕨类、毛竹、马褂木等物种,让林区生态逐步稳定。
信阳市商城县黄柏山林场“林二代” 朱宾:以前很少见的鸟类,动物,都渐渐多起来了。这些树都是我们自己一棵棵栽下来的,看着树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林,荒山一片一片被我们绿化过来,很有成就感的。
朱宾的哥哥朱安宽,还自学了航拍,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山林美景。
信阳市商城县黄柏山林场“林二代” 朱安宽:几辈人建起来的,想通过这个让更多人了解黄柏山,了解我们这些林业人。
现在,朱宾的儿子朱思源也成了守护黄柏山的“林三代”。
信阳市商城县黄柏山林场“林三代”朱宾之子 朱思源:我爷爷跟我父亲在(山里),守护了这片大山一辈子,每一棵树都包含着我对这里的回忆,希望通过我自己的学习,以后我也能继续守护这座大山。
黄柏山已经成为全省森林覆盖率最高、集中连片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场。
现在,河南省森林覆盖率已达25.53%,建成国家森林城市17个、省级森林城市38个。河南省林业总产值达2460亿元。
一棵棵油茶树染绿荒山,成为百姓致富的摇钱树;一代代林场人接力守护,铸就了巍巍青山的绿色传奇。这路子,走对了,这条路,要一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