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本专栏将聚焦河南林业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纵览山川披绿、产业向新的发展图景,展现生态美、百姓富的绿色画卷。
本网省局消息 报道员王远 刘军启报道 南阳是集体林业大市,全市集体林地面积1428万亩。近年来,该市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紧紧抓住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机遇,盘活集体林业资源,加快林旅融合发展,培育了西峡老界岭、内乡宝天曼、南召五朵山、桐柏淮源等一批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森林康养旅游目的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2024年全市森林康养产业接待游客3166万人次,年综合效益10亿元。
老界岭景区宣传图片
厚植生态优势,创优康养环境。高标准实施绿水青山工程、城乡增绿工程、花香果海工程等,丰富植被种类、色彩、层次和季相,营造、补植具有康养功能的树种、月季等花卉植物,着力打造生态优良、林相优美、景色宜人、功效明显的森林康养环境。“十四五”以来,全市完成造林250万亩,建立自然保护地37处,创建森林乡村407个,森林资源总量位居全省前列,形成了资源共用、生态共享,森林康养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发展格局。
老界岭滑雪场-夏季避暑
建强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能力。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交通网络,利用已有林间步道、护林防火通道和生产道路,建设康养步道和导引系统,将各景区及主要森林康养基地穿“珠”成“链”,带动周边民宿、农家乐、特色农产品等相关产业发展。西峡、内乡、淅川、南召等县用好现有房舍和设施用地,建设森林康复中心、森林疗养场所、森林氧吧等服务设施,建成伏牛山“最美云中高速”尧栾西高速。西峡县着力提升特色民俗村建设水平,建成“溪上云山”等特色民宿30余家,吸纳财富庄园等康养度假项目落户老界岭景区。南召县借力国储林项目,建成集森林康养、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于一体的万亩多功能生态景区,成为广大市民休闲游乐、赏景打卡新亮点。桐柏县打造“十里樱花长廊”景观带,推进“万亩映山红苑”建设,丰富生态景观品质和内涵,增强森林康养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漫步五朵山林间秘境
守好资源“三线”,保护森林景观。坚守资源红线,确保自然保护地面积不减少、森林资源不受损失。2024年以来,全市共查处林业行政案件564起,行政处罚537人次,补种树木2.13万株。筑牢病虫防线,有效防止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杨树食叶害虫等林木病虫害发生及传播蔓延。强化防火底线,全市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内,构筑森林康养生态屏障。
森林有情康养之乐(南召五朵山)
健全产业体系,聚力融合发展。深度融合林业、旅游、医疗、养老、教育等相关产业,打造森林康养产业集群,构建森林康养产业体系。南阳市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首批认定邓州市十林镇习营村等“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美丽乡村10个。西峡县打造老界岭灯光艺术节等康养旅游经济新名片,推出“美鄀西峡”文创产品50余种,开展“最美乡创、乡艺、乡厨、乡品、乡园、乡景、乡居”等推介评选活动,在旅游集散中心开设文创空间和休闲书吧,创新夜间休闲游,推出一批特色夜游线路。桐柏县探索构建“1+5+7”康养路径,“1+5”为森林康养与旅游、农林、医疗、养老、教育等相关产业构成的森林康养产业体系;“7”为7类森林康养产品模式,即林养、农养、茶养、医养、文养、动养和水养,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多业态融合发展。南召县五朵山旅游公司与村民合作共建森林康养项目,村民以集体林地为资本入股,通过林地流转、股金分红、劳务收入、产业发展四个渠道,使1250户村民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实现了绿富双赢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