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资讯 > 工作通览

西峡县推深做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河南省林业局 http://lyj.henan.gov.cn 发布日期:2025-07-11 来源:“森林河南”微信公众号

  本网省局消息 报道员刘军启报道 西峡县把林权改革作为促进县域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县政府结合县情林情,制定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突出重点,破难疏堵,要素保障,着力抓好七个方面工作,推动改革举措落实落地,向“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迈进。

  扫清历史遗留,破解办证难题。针对原林权资料无矢量数据等问题,县林业、自然资源等部门加强沟通,密切协作,整合林权类不动产数据,全力打通“堵点”,切实满足群众办证需求。已投入资金150万元,完成2008年集体林改登记资料信息化处理和纸质档案移交工作,共计53118户、110615宗、368081页,初步建立权源资料信息库,启动林权类不动产证办理工作,实现了信息共享。

  壮大特色产业,助推民富县强。以全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导区为引领,按照“稳菌、固果、壮药、强旅”的思路,遵循“绿色、稳产、提质增效”的原则,发挥好公司、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作用,持续推进“菌果药旅”4大特色产业建设。全县种植香菇约2.85亿袋,银耳1200万袋,羊肚菌102.8万㎡,双孢菇4.28万㎡,天麻24万㎡。持续壮大中药材产业,新发展山茱萸、黄精、玄参等4800多亩,全县连翘人工基地面积突破4万亩。被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评为“国家乡村振兴道地药材发展示范县”,西峡山茱萸被农业农村部授予2025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10万亩山茱萸基地顺利通过河南省中药材GAP延伸检查,成为全省首个通过认证的中药材基地。持续巩固五里桥—丁河和重阳—西坪2个万亩猕猴桃产业带和回车、阳城、田关3个猕猴桃千亩产业园,补齐600余亩断带。按照《地理标志产品 西峡猕猴桃》省级地方标准,加强3000亩标准化基地管理,对2700亩老化基地进行“五改”(改砧木、改品种、改土壤、改架型、改模式),提高基地建设水平。以城市文旅和乡村旅居为抓手,着力丰富业态,打响旅游品牌,做好生态文章,上半年共接待游客659.7万人次,综合效益55.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1%、66.3%。

  推动生态价值转化,释放绿色红利。完成为期3年的国家级生态价值实现试点工作,形成了生态产品调查、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设计和支撑体系建设等成果,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全省“两山”转化提供了“西峡模式”。持续推进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生态价值实现,上半年完成7宗含生态溢价的土地出让评估,共58.64亩、总价值6062.11万元、生态溢价71.6万元。开展了林业碳汇开发探讨研究,谋划碳汇开发新路径。

  创新金融服务,强化要素保障。与县金融服务中心联合,近期召开金融支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优化金融顶层设计,在林权抵押贷款、中长期贷款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探索建立林权收储担保中心,规范涉林中介服务,为林地流转、林权抵押等改革工作提供全流程支持。

  优化采伐管理,提高经营效率。全面落实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优化小额林木采伐等改革举措,优化林木采伐、林地使用等行政许可办证工作,至目前已办理采伐许可证283份、6.3万m³,林地使用许可证19份、61.02公顷。特别是针对今年秦岭东段退化林修复与2024年森林抚育项目工期交叉重叠的实际,采取电话预约、延时服务、容缺办理等措施,提升工作效率,加快办证速度,高效优质服务。

  改革试点先行,示范引领带动。在丁河镇、五里桥镇、太平镇分别开展省、市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模化经营、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试点,在土槽、燕岗、东坪、鱼库、虫岈5个村开展“三权分置”、林地流转等改革试点,制定方案,成立专班,整体推进。启动了新型经营主体--盈禾林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村组股份合作经营的集体林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涉及丁河镇龙庄、虫岈2个村6个组5.4万亩,8月底前完成方案编制任务。

  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工作成效。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农业和分管林业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深化集体林权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成立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专班,县林业局牵头组建试点专班,指导乡镇抓好改革工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充分发挥各级林长作用,将改革工作纳入林长制考核内容,开展常态化督导,确保改革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