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资讯 > 媒体聚焦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实现生态美和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河南省林业局 http://lyj.henan.gov.cn 发布日期:2025-04-18 来源:郑州日报

  近日,《河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印发。4月17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实施方案》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等,介绍我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关情况。

  明确8项改革任务 21项具体改革措施

  河南省林地面积约6500万亩,其中集体林地面积5895万亩,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90%。集体林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绿色生态基底的重要角色,发挥着林产品供给和富民增收的重要作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基本形成权属清晰、责权利统一、保护严格、流转有序、监管有效的集体林权制度;在此基础上,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制度,拓宽发展路径,努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同时,《实施方案》共明确加快推进“三权分置”、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切实加强森林经营、保障林木所有权权能、推进林业产业提质增效、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规范开展林权登记等8项改革任务,21项具体改革举措。

  发布会上,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南省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山要怎么分”,完善集体林产权制度,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聚焦“树要怎么砍”,优化森林经营和林木采伐管理机制,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聚焦“钱从哪里来”,健全林业金融服务体系,开发林业金融产品;聚焦“单家独户怎么办”,规范经营权流转。

  推动采伐管理更灵活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河南省将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采伐管理从“严控限制”向“放管结合”转型,既保障生态安全,又激发林业经营者活力,实现“山有主、主有权、权有责、责有利”的改革目标。

  简化审批流程,实施分类改革。一方面将告知承诺制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针对农户以及新型经营主体进行的小额采伐活动,实行“承诺即批”的告知承诺制审批模式;另一方面,在条件较为成熟的地区,可将采伐审批权限委托给乡镇进行办理,以此减少县级审批层级,从而提高审批效率。

  打破限制,扩大经营自主权。一方面积极推广“按经营方案自主采伐”政策,林业经营者可依据经批准的 5-10 年森林经营方案,自主决定主伐年龄和采伐方式,取消“一刀切”的年龄限制。另一方面,探索“备案制”管理模式,针对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权属为其他的短轮伐期人工商品林,试行采伐备案管理,经营者按森林经营方案和年度计划备案后即可实施采伐,强化事后核查与信用监管。

  林权登记“不变不换”

  针对林权确权登记,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河南在开展林权登记工作中,主要采取“不变不换”等措施。

  各地不动产登记部门对原林业部门依法颁发的林权证认定有效,权利不变动的不要求群众换证。对已登记尚未发放到权利人的林权证,未经法定程序,不随意收回和注销。对林权权利人以原林权证申请办理抵押登记的,除存在权利交叉重叠、权属不清或证地不符等问题或法律规定不得抵押的情形外,不要求群众先换证后办理。同时,根据需要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等抵押权人颁发不动产登记证明。林权抵押存续期间,抵押人和抵押权人沟通一致申请换证的,无需解除原抵押登记。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河南省将按照“一网、一门、一次”要求,推进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与林权综合监管系统有效对接,实现林权类审批、交易与登记信息实时共享,持续提升林权类不动产登记服务质效。

  破解林业融资难问题 推动林业产业发展

  针对林业产业周期长、融资难、见效慢的问题,河南省将采取“财政引导+金融创新+政企协同”的模式,着力破解林业融资周期长、成本高的难题。

  河南省将完善财政投入与监管机制。一是在营造林财政补助方面精准化。对造林、抚育分别给予不低于400元/亩、200元/亩的补助,公益林按16元/亩·年补贴。二是通过财政贴息强化引导。2025年将对符合条件的林业贷款项目提供不高于1%的年贴息率,并通过以奖代补、保费补贴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三是强化督查考核,将林业资金支付等情况纳入林长制考核。同时,创新多元化融资模式与绿色金融,深化政银企合作与扶贫等协同。

  在支持林业产业发展、更好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方面,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入践行大食物观,积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做大做强森林“粮库”;持续放大聚合效应,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新模式,培育森林康养等新业态;同时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打造河南知名林业品牌。(记者 李宇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