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资讯 > 媒体聚焦

河南出台财政金融组合政策破解林业发展难题

河南省林业局 http://lyj.henan.gov.cn 发布日期:2025-04-18 来源:顶端河南

  林业周期长、融资难、见效慢,是制约林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4月17日,顶端新闻记者在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河南将采取“财政引导+金融创新+政企协同”的模式,着力破解林业融资周期长、成本高的难题。

  据介绍,河南省将完善财政投入与监管机制。对造林、抚育分别给予不低于400元/亩、200元/亩的补助,公益林按16元/亩·年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分阶段发放,这个标准随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补助标准还会进一步提高;2025年将对符合条件的林业贷款项目提供不高于1%的年贴息率,并通过以奖代补、保费补贴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

  创新多元化融资模式与绿色金融。将林业碳汇、林产品精深加工等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探索基于碳汇权益的信贷产品,符合条件的项目可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建立专项融资平台,通过省级统贷平台(如省级国有企业)和县域风险准备金机制,为林业企业提供低成本资金;创新债券与保险。支持发行以林权为担保的乡村振兴票据或债券,鼓励开发林业保险产品(如油茶保险、核桃价格指数保险等),分散经营风险。

  同时,还将深化政银企合作与扶贫等协同。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规划沿黄林业产业带(如“花果川”“康养地”),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围绕林果产业发展、生态旅游等不同业态,吸引资金向生态修复、森林旅游等领域集中,创新推出符合林业生产经营特点的特色产品,为林业产业全链条升级提供有力资金支持;国开行、农发行等推出长周期(如30年)、低利率贷款,支持国储林等重点项目;优化抵押贷款机制,通过将林权抵押贷款纳入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范围,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允许不良率高出自身标准3个百分点以内不作为扣分因素),激励银行加大贷款投放力度。

  此外,健全抵押林权快速处置机制,降低金融机构风险成本,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林权收储担保服务,增强银行放贷信心;创新推出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林下经济收益权质押等模式,并推广“油茶贷”“林农快贷”等特色信贷产品,提高金融机构业务开展积极性,助力充分释放改革效能。(记者 屈晓夏 实习生 王翊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