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林草局联合打造的《秘境之眼》栏目聚焦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二级野生动物——豹猫亮相观众视野,集中展示了豹猫在林间捕食、行走等活动场景。
《秘境之眼》节目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林草局联合推出的一档用隐藏的红外相机和远程摄像头拍摄,以原生态方式展现大自然的科普栏目。节目以野生动物为载体,以多样态、多终端、立体式的融合传播方式普及林草科学知识,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传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此次《秘境之眼》栏目播放的小秦岭保护区豹猫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豹猫又名石虎、狸猫、山猫、钱猫,猫科豹猫属物种,常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等林区,捕食林间野鼠等小型动物,擅长爬树,喜在溪沟边等近水之处活动和觅食。
小秦岭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部,秦岭最东端,总面积15160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区内植被类型丰富、海拔落差大,野生动植物众多。该保护区地处全国著名的小秦岭金矿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近年来该保护区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持续强化科研监测,深入实施各类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全面退出11家矿权企业,全部封堵关闭1017个矿山坑口,累计完成生态修复矿山环境面积3500余亩,有效改善了保护区及黄河流域中游生态环境,区内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发源于保护区的枣香河、阳平河等五条黄河一级支流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以上,保护区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到49890个/cm,保护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不断改善,种群数量稳定上升,昔日满目疮痍的小秦岭已成为全省特有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区域。
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小秦岭自然保护区“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 2021年“小秦岭保护区矿山治理和生态修复”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被确定为全国18个、河南省唯一的典型案例向全世界发布,2022年8月全国绿化委员会、人社部、国家林草局联合授予小秦岭自然保护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2022年“小秦岭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 被评选为全国40个、河南省唯一优秀案例,2023年小秦岭保护区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为第一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2024年6月小秦岭保护区被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认定为“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和“生物多样性友好突出贡献机构”, 2024年12月小秦岭保护区加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候鸟动态监测保护国家创新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