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省局消息 报道员王炳焱报道 近期,漯河市抢抓春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关键期,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体系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作,为全市林业生态安全筑牢坚实屏障。
一、科学布局,构建三级监测网络体系
漯河市以国家级和省级中心测报点为引领,市级测报点为支撑,构建了覆盖全域的“省-市-县”三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网络。
临颍县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和召陵区省级中心测报点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案,按月上报有害生物发生动态。同时,全市科学布设100个市级测报点和2个系统观测点,形成“点面结合、全域覆盖”的监测格局,为精准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科技赋能,提升监测智能化水平
漯河市积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一)虫情远程监测系统应用。在临颍县试点安装靶标害虫自动监测设备,集成电子机械、物联网及生物信息素技术,实现害虫诱捕、计数、数据传输一体化。近期通过及时排除电路故障、更换性诱芯,确保设备在病虫害高发期稳定运行。
(二)无人机技术助力。针对人员难以进入的高密度林区,漯河市投入3台无人机开展“空陆一体”立体化监测。无人机灵活轻便、视角广阔,有效弥补了传统监测的盲区,显著提升了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三、精准研判,强化预警信息发布
漯河市组织各县区全面开展越冬虫情调查,科学分析数据,编制了《漯河市2024年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防治情况及2025年发生趋势预测》。截至目前,已发布《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动态》4期,为基层防治工作提供了及时、科学的指导。此外,通过悬挂140余套美国白蛾诱捕器、安装20余台测报杀虫灯,动态掌握美国白蛾等主要有害生物的生活习性,为区域性灾害预警提供了数据支撑。
漯河市通过科学布局、科技赋能、精准施策,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为保护全市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漯河市将继续以创新为动力,推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的圆满收官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