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地处秦巴山区伏牛山腹地,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是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地,森林覆盖率70.35%。近年来,卢氏县结合生态资源优势,将林下经济与产业培育、结构调整、乡村振兴相衔接,初步形成了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四大产业格局,走出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的特色林下经济发展之路。
截至目前,卢氏县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到173.3万亩,年产值38.92亿元,涉及农户4.06万户。卢氏县林下经济何以实现快速发展?这得益于近年来全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过去求有、求全、求量的基础上,向求优、求质、求品牌、求效益林下经济发展。
优化发展布局。在林下经济发展中,卢氏县根据区域气候、土壤、生态环境等特点,积极探索适合本区域和各地段的林下经济发展种类,逐步形成全县以核桃为主的林果树下套种中药材和低杆经济作物,疏林地内保护培育连翘,郁闭度较低的有林地下种植繁育天麻和山药等,其他面积较大的“四旁”树下培育珍稀食用菌,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发展卢氏鸡和牛羊等养殖业。同时,林下经济发展与林下景观旅游相结合,丰富生态旅游内容。
夯实产业基础。依托国家储备林项目,卢氏县以基地为带动,按照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的发展要求在范里镇龙岗山和柏坡山、文峪乡望家山、东明镇当家山等处栽培核桃和花椒1万余亩,林下套种连翘、苍术、黄精、白芍、射干等中药材,建成万亩果药产业基地。在范里镇关道村黄精种植良好收益的示范下,带动全镇20多处种植林下黄精面积3000余亩。同时,涌现出以卢氏县香盛轩核桃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以及一批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合作社。
强化科技支撑。近年来,卢氏县与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引进应用推广林下种养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建立综合技术服务组织,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传授林下经济实用技术,培育农民技术骨干。同时,邀请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人才、专家和示范户深入农户开展技术指导培训,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增强了产业发展后劲。
构建发展共同体。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卢氏县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组织、农户参与、基地承载的利益联结机制。卢氏县核桃基地内种植不同生长周期的中药材和低杆经济作物,实现林上林下齐创收,全县参与核桃产业及林下种植的农户超过2.7万户。在运行机制上,复制推广香盛轩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订单+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等,实现技术、信息、市场等要素互联互通,不断提高林下经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推动三产融合。在东明镇当家山建设卢氏县核桃科技产业园。一产方面,核桃林下套种不同生长周期的中药材和特色农作物,既减少了除草费用和病虫害发生,又拓宽了增收路径。二产方面,开展核桃和中药材加工,提高附加值。三产方面,以采摘、观光、农耕体验、农家乐为主,发展田园休闲文化,实现创收增值。
增强品牌意识。卢氏县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社等规范生产,以品质塑造品牌、以品牌抢占市场,加大“卢氏连翘”“卢氏香菇”“卢氏蜂蜜”“卢氏黄精”等产品的宣传力度和品牌塑造,持续开展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以品牌认证强化市场对卢氏县林下经济产品的认可度。同时,开展中药原材料采购及制药,不断扩大卢氏中药材的品牌影响力。(刘玉明 杨伟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