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资讯 > 工作通览

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样板”

河南省林业局 http://lyj.henan.gov.cn 发布日期:2025-03-21 来源:“森林河南”微信公众号

  近年来,洛阳市偃师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科学谋划林业项目,描绘林业发展蓝图,科学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管理流程分五个阶段,分别是项目谋划、申报、设计、施工、管护。

  一、精心谋划,做好项目入库申报工作

  偃师结合实际,将科学绿化试点示范项目项目谋划在生态脆弱的偃师南部山区,面积约3500亩,分期逐年实施,一期、二期在府店镇安乐村和佛光村疏林地、灌木林地,三期在府店镇柏峪村宜林荒山。一期申报2023 年偃师区困难地造林科学绿化示范点项目,通过规划项目持续实施,达到修复生态系统目的。

  二、精准申报,严格按照项目要求组织

  因地制宜、精准把握项目入库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规定,对选择的造林地块上报自然资源部门审核,符合造林要求后开展外业调查,进行小班区划,做好入库项目的收集、筛选工作。2023 年、2024 年分别选定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点项目中的豫西伏牛山困难地造林项目、乡村绿化美化项目进行申报入库,并按要求编制项目作业设计,为项目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三、精通程序,依法依规开展科学绿化

  资金文件下达后,落实“招标制”,积极与财政部门对接项目招投标手续,合理划分标段,落实“合同制”,区林业局与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施工单位按照作业设计“先栽植、包成活、再结算”的运作模式进行施工,确保造林成效。同时,落实“监理制”,全过程监督工程项目实施。

  四、精致施工,努力打造林业精品工程

  2023 年偃师区困难地造林科学绿化示范点项目位于偃师区府店镇安乐村宜林荒山,造林 1053.5 亩,栽植 15 万株,投资 1367 万元,项目区立地条件差,落差大、地形复杂。坚持高标准整地,地形稍平的,采用机械挖穴,地势陡峭的,采用鱼鳞坑整地人工挖穴,尽可能保留原生植被,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需要客土的树穴采取机械运土至路边,人工背土进行更换,坚持挖大穴、浇大水,将造林与保持水土相结合。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按照“山上松柏叠翠、山中风景如画、山下花果飘香”的原则选择树种,因势取景,因地造景。采取组团式块状混交造林模式,把好苗木质量和栽植、浇水关,通过三个月的努力,该工程全部完成,成活率达 90%以上。

  五、精细管护,确保试点示范项目成效

  突出科技引领,采取了三项技术措施:一是采用节水滴灌技术。从山下提灌引水,在山顶挖蓄水池,辅设输水管网至每个树穴,实现每株树木滴灌全覆盖,保证树木用水。二是采用生根粉促进生根技术。苗木栽植后用生根粉水滴灌,促进生根。三是采用保水剂保水技术。在土层瘠薄、立地条件极差的地段,在树穴内放保水剂,节水保墒。通过技术应用、边造边管、造完严管,大幅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实现了“荒山变绿洲、造林造风景”的突破。

  科学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的成功实施,展示了科学绿化的巨大潜力,为偃师、巩义、登封三地交界的黄河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洛阳市偃师区林业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