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濮阳市范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林长制工作为抓手,以建设绿美范县为载体,全力推进国土绿化建设。三年来,全县共完成新造林面积 1.5万亩,实施低质低效林改造和森林抚育 3万亩,生态环境不断向好,绿色发展底色更足。
一是坚持科学谋划,夯实国土绿化基础保障
合理规划布局。立足平原特点,规划构建“一核二环三带四水十园”的林业生态建设总体空间格局。
坚持项目带动,谋划包装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林业项目32个,总投资26.17亿元,为实施国土绿化提供了有效资金保障。
强化用地保障。林业、发改、自然资源、财政等部门组建工作专班,通过土地进行出平衡,把零星闲散林地置换到林业重点项目用地,确保造林用地,相继实施了黄河生态涵养带、环城水系绿化、环城防护林等一批重点绿化项目,集中连片规模大,质量景观效果好。
二是坚持科学绿化,实现生态建设一体推进
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统筹推进生态廊道绿化提升、乡村绿化美化、农田林网建设等重点工程,初步形成了县域内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乡村绿化示范点等精品纷呈,相互点缀,集生态、产业、文化及森林康养、休闲采摘等一体融合的生态范县美丽画卷。
黄河生态廊道风景如画。绿委办、河务局、林业局联合印发《黄河大堤淤背区绿化提升实施方案》,实施绿化提升面积2400余亩,建设了杜仲、红枫等林苗一体化示范段,建设了雪松、白皮松等常绿标准段,林下种植玫瑰、芍药、金银花等,林间铺设健康步道,配套水电、管理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多次被央视新闻、河南新闻宣传报道。
水系绿化提升城市“颜值”。按照林水系统治理的工作思,全面推动幸福河湖建设,建设范水湿地、丹水湿地、金堤河南小堤、杨楼河、辛杨干渠等重点绿化项目,贯通两岸绿化景观,营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
乡村绿化绘就幸福底色。治理“六乱”,开展“六清”,盘活农村闲散土地,深入推进生态宜居和美乡村建设,累计创建各级森林乡村131个,新增绿化面积4000余亩,有效解决了一些村庄绿化总量少、林木覆盖率低、人居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农田林网形成绿色屏障。按照“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统筹推进农田林网建设。三年来,全县实施路沟河渠绿化180公里,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控制面积 5万余亩,打造了一批高标准农田林网示范方,全县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0%以上,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生态屏障。
三是坚持建管并重,着力巩固国土绿化成果
建设林业中心站。新招录事业编制26人,高标准建设范县6个林业工作中心站,搭建 6个林长制智慧管理分平台,出台林管员、林技员、护林员等“六员”管理办法,建立林业工作站管理、森林火灾报告等“五项”规章制度,建强了基层林业队伍,加强了森林资源保护。
组建专业管护队。依托中心站建设,组建 8支养护队伍,配备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32人,管护工人180 名,对国储林片区、黄河生态廊道、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廊道绿化带等重点林区分区分片管护,出台《养护管理考核办法》《林业精细化管理标准》等,配齐工具、车辆等设施,有效落实管护责任。大力发展金银花、玫瑰、芍药、丹参、辣椒等林下种植4000亩,年均创收500余万元,实现建设、管理、经营同步推进。
范县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高的标准,持之以恒抓好林业生态建设,奋力书写绿色发展全新篇章!(范县林业事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