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河南不少地方因自然条件等因素,风沙肆虐、一片荒凉。特别是处于黄河故道的市县,“白茫茫,野荒荒,三里五庄无牛羊,端起碗来半是黄沙汤”,生态环境极为恶劣。如今,我省植树造林正以蓬勃之势,为中原大地带来崭新的生态风貌。未来,我省将继续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一幅由绿色勾勒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早春添新绿 全民齐动员
三月春光无限好,正是植树好时节。连日来,全省各地抢抓雨雪过后的墒情,从豫北的太行山区,到豫南的大别山区;从豫西的伏牛山区,到豫东的平原地带,处处涌动着植树造林的热潮。
3月9日,春风和煦,美丽的双洎河蜿蜒流过新郑市新店镇人和寨村,在该村的河道滩地上,村委会正组织村民志愿者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这片滩地看着光秃秃的,趁着大好春光栽上树,过个两三年就是一片绿林,既固了水土,又增了收入,咱的日子也更有奔头了。”正在挖坑的张大爷一边铲土一边告诉记者。
据了解,今年是我省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的收官之年,为加快推进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全省林业部门大力推动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任务的实施。大力推进区域性系统生态治理,切实打造一批科学绿化精品工程。同时,积极与农业农村、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沟通衔接,针对路边沟、田边沟、村沟、干渠等,做好规划设计、树种选择、模式搭配、苗木质量把关等技术指导,根据实地情况,采用“一路一沟两行树、一路两沟四行树”等模式,做到应绿尽绿、应栽尽栽,实现“有路就有树、有沟就有树、有边就有树、有方就有树”,打造林水相映、林田相依的农田防护林体系。
“去年,全省林业系统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厚植绿色底色,全省国土绿化工作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全年造林153万亩,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省林业局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增进干的动力、厘清干的思路,不断开创国土绿化工作新局面。2025年总的目标任务是完成营造林130万亩。”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70%!乡土树种迎来发展曙光
绿色始终是南水北调的底色。为加强南水北调工程河南段沿线生态保护,近年来,我省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有效保护沿线周边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我省林业部门将继续突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保障南水北调中线水质安全。持续开展丹江口水库库区周边及上游地区国土绿化工作,继续开展好石漠化治理,造、飞、封并举,修复、改造、抚育结合,增加水源区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以绿护渠、以林护水,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千年治黄主战场,我省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黄河文化焕发新生,人、河、城自然和谐的新气象正扑面而来。
“筑牢黄河中下游生态安全屏障,我省责无旁贷。今年,我省将继续实施黄河流域国土绿化综合治理,合理安排造林绿化,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同时,选用优良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大力营造混交林,加快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建设。”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造林方面,我省今年将持续优化树种结构。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落实好“双70”标准,即新造林乡土树种比例达到70%以上、混交林比例达到70%以上,并建立健全新造林管护制度,强化护林员职责,加强日常巡护巡查,千方百计提高成林率,巩固好绿化成果。
“一村万树” 植出“五彩乡村”
3月9日,位于新郑市新村镇裴李岗村的入村道路两侧,碗口粗的樱桃树已吐出了新绿,数只麻雀欢快地在枝丫间跳跃,正在清扫民宿大院的陈先生告诉记者,得益于这几年村里搞的植树活动,村子里满眼青绿,空气清新,景色宜人,自己开的民宿生意也比以前好了不少,“绿水青山真是‘金山银山’啊!”
今年,我省将加快森林乡村建设。开展“一村万树”行动,打造乡村绿化美化升级版。
“今年,计划建设沿黄干流两侧‘第一街坊’村350个。紧紧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编制简明扼要、务实管用的乡村绿化实施方案,突出特色风貌,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定好主栽树种、定好栽植数量、定好管护责任,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充分利用乡村‘四旁’隙地、空心院、坑塘边、村内道路等空间,见缝插绿、应绿尽绿。推进‘果树进村、果树进院’。挖掘乡愁文化,引导群众保护好国槐、皂荚、榆树、楸树、榉树、五角枫、元宝枫、马褂木、胡桃楸等乡土乡愁树种、珍贵树种,打造真正属于人民群众的森林乡村。”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为大力推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今年我省各地还将围绕“我为美丽河南建设种棵树”这一主题,组织开展系列活动,打造我省义务植树品牌,营造良好氛围,动员各方力量共同为美丽河南建设贡献力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河南在植树造林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用绿色书写着生态发展的新篇章。未来,河南将继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不断提升森林质量,让中原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河南力量。(记者 靳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