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暖,候鸟北迁。连日来,三门峡灵宝黄河湿地的广袤水面上,数百只候鸟不时从水面上掠起,振翅高飞,勾勒出一幅灵动的自然画卷。
近年来,灵宝市开启 “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 的黄河湿地保护与修复行动,在湿地保护工作中,灵宝市林业局始终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成功争取到上级湿地保护项目资金 5000 余万元,先后建成了室内湿地监控指挥平台、观鸟平台、视频监控平台等,极大地提升了湿地监测与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度,实现了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实时、动态监管。此外,还高标准建设了河南省首座集科普教育、文化交流、成果展示、生态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黄河流域灵宝段生物多样性科普宣教馆,进一步增强了公众对湿地生态保护的认知与参与度。
为严厉打击破坏湿地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灵宝市林业局联合公安、检察院、法院、生态环境等多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各部门协同作战,形成强大的执法合力,对各类破坏湿地生态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在日常保护工作中,该局还积极组织志愿者和热心群众,深入沿黄乡镇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活动,定期进行巡查巡护,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形式,普及湿地保护知识,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
如今,灵宝黄河湿地生态保护成效显著。每到候鸟迁徙季,大量候鸟在此停歇、觅食,鸟类数量和种类持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种类多,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 279 种,其中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黑鹳、大鸨、青头潜鸭等。灵宝黄河湿地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湿地资源,镶嵌在豫西边陲,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野生动植物基因库,也是候鸟栖息迁徙越冬的重要站点。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对黄河湿地的保护投入,积极谋划更多的生态修复项目,进一步优化湿地生态系统。同时,深化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开展湿地生态系统的长期监测与研究,不断创新科普宣传形式,通过举办湿地文化节、开展线上科普直播等活动,吸引更多民众参与到湿地保护中来,让灵宝黄河湿地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名片。”灵宝市林业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闾斌 通讯员 张建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