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资讯 > 媒体聚焦

郑州人,就是这么爱天鹅

河南省林业局 http://lyj.henan.gov.cn 发布日期:2025-02-24 来源:大河报

  有一群志愿者和摄影爱好者,每天自发排班儿“追踪”——

  郑州人,就是这么爱天鹅

  拍摄天鹅的人群

  疣鼻天鹅 图源:张尧凯

  郑州有一群拍天鹅的人。

  在郑州北龙湖湿地公园内,常会看到三五成群的“背包客”,只要天鹅一现身,“长枪短炮”等镜头便齐齐聚焦。

  浮绿水,拨清波。2019年冬末,七只疣鼻天鹅意外降落郑州北龙湖湿地公园,就此拉开这座中原城市与珍稀候鸟的奇妙缘分。五年时光流转,这群曾被视作过客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仅在此繁衍生息,更孕育出三代地道的“郑州籍”天鹅家族。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群人用镜头记录下了它们的美好。

  快看快看,天鹅起飞了

  “快看快看,天鹅起飞了!”正在拍摄的张尧凯,急忙将镜头对准一排排展翅飞翔的天鹅,快门声瞬间“咔咔咔”响个不停……

  2月17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郑州北龙湖湿地公园,看到了背着摄影包,提着折叠凳的张尧凯。21岁的张尧凯今年刚上大三,在课余时间,经常会来北龙湖湿地公园和贾鲁河拍摄野生鸟类,其中疣鼻天鹅是张尧凯主要拍摄的对象。

  “疣鼻天鹅已经来郑州五年了,它们平时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日常是非常有趣的。”在采访间隙,张尧凯向记者展示了他的拍摄秘籍,“为减少惊扰,需根据鸟类习性调整策略,天鹅在上午时活跃度比较高,包括飞行和觅食时的状态都比较利于拍摄,如果要拍摄一些比较怕人的、机警的鸟类,就得化身‘伏击者’,一般选择在中午人比较少的时候,说不定在某个枝头或是草丛中,就能发现它们。”

  说话间,又有一群天鹅从远处飞起,张尧凯见记者拿出手机准备拍摄,便说:“你站在这里一会儿可以拍到天鹅从头顶飞过的画面,非常漂亮的。”随着天鹅越飞越高,凭经验判断的张尧凯赶紧喊着一旁的赵莉琪拿出相机拍摄,“天鹅可能要飞回贾鲁河了,得抓紧时间拍几张。”

  现在看这些天鹅,就像看自己的孩子

  在拍摄天鹅的这几年中,张尧凯认识了特别多的志愿者和摄影爱好者,与很多人都成为要好的朋友。赵莉琪就是其中一位,别看两人年龄差距很大,但只要是聊起天鹅,两人就有说不完的话题。

  相较于天鹅爱好者,赵莉琪更喜欢称自己为见证者和守护者。从2019年目睹受伤天鹅滞留,到见证二代、三代幼鹅破壳,这些天鹅的每个成长节点都刻在赵莉琪心里。

  “我们在拍摄天鹅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关注着它们的生活状态。”赵莉琪告诉记者,她基本上每天都会来湖边转转,来看看天鹅。当问到一般会在湖边“守候”多久时,赵莉琪幽默地说:“我是上午班儿,下午班儿有别人。”

  2月12日,北龙湖湿地公园有一只疣鼻天鹅疑似吞食鱼钩,导致脖子发炎肿大,无法进食。赵莉琪讲起这件事仍记忆犹新:“我们当时就发现天鹅的脖子往一边歪着,没有精神,肯定是吞食了异物导致生病。”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物种,北龙湖湿地公园规划疣鼻天鹅保护区,限制游客和钓鱼者的活动范围,禁止无人机拍摄,减少对疣鼻天鹅的干扰和损害。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这些摄影爱好者对于天鹅的习性已经彻底摸透,现在天鹅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什么时候回窝休息都一清二楚。他们纷纷表示:“现在看这些天鹅,就像看自己的孩子。”

  天鹅在郑州生活得很开心

  疣鼻天鹅与郑州的缘分,要从7只天鹅降落北龙湖说起。

  2019年12月份,郑州北龙湖湿地公园发现了几只天鹅的身影,后经观察,发现这些天鹅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疣鼻天鹅。据志愿者讲述,这些天鹅选择降落这里的原因是当时有天鹅受伤,无法长途迁徙。另外,当时郑州的气候也比较适宜天鹅栖息,加之北龙湖内水域面积较大,水草物种丰富,适合天鹅疗伤。疣鼻天鹅本是迁徙的候鸟,但过了一段时间后,这几只天鹅并没有离开,而是选择在这里繁衍生息。

  天鹅开始在郑州定居后,越来越多的天鹅拿到郑州“户口”,从二代天鹅以后,全是地地道道的“郑州天鹅”。

  来自北京的林先生是第一次来郑州北龙湖拍摄天鹅,在网上看到北龙湖湿地公园内天鹅数量众多,而且有的即将进入孵化期的消息后,就迫不及待地赶到这里想一睹芳容。“太难得了,没想到在城市公园内还能看到野生的疣鼻天鹅,这对我们摄影爱好者简直就是福音,不用再跑到野外拍天鹅了。”林先生告诉记者,“我基本上是全国各地到处跑,但来到郑州,发现这里的保护措施做得特别好,天鹅在这里生活得也很开心。”

  如今,在社交平台上,以王子和公主为代表的郑州疣鼻天鹅家族已经小有名气,象征着纯洁与忠诚的天鹅吸引着游客专程前来与它们合影。郑州北龙湖成了名副其实的天鹅湖,北龙湖湿地公园也俨然成了一大网红打卡地。(记者 于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