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资讯 > 媒体聚焦

国有林场如何服务集体林权改革

河南省林业局 http://lyj.henan.gov.cn 发布日期:2025-02-19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1月14日,在国有卢氏林场与柳树湾村党支部共同建设管理的瓮城瀑布景区内,一场大雪把这里变成了一个银白色的童话世界,游客们正在参加冰瀑节活动。“为打造集体林改‘卢氏经验’,我们聚焦组织推动、基础支撑、合作共营、管理机制四大方面,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不断深化国有林场‘两山’转化路径,持续创新集体林权高质量经营机制,探索国有林场与市场主体、经济组织共建共营模式,初步实现了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国有卢氏林场党组书记张东阳说。

  2024年以来,国有卢氏林场牢牢把握国有林场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建设的机遇,锚定权属清晰、责权利统一、保护严格、流转有序、监管有效的改革目标,推动国有林场融入新经济业态超2万亩,年产值2000余万元,形成了国有林场服务集体林改的宝贵经验。

  夯实基础支撑,试点先行底色更足。国有卢氏林场依托国土绿化、退化防护林修复等行动,深入实施“山头戴绿帽、山腰披绿衣、山脚穿绿靴”营造林工程,近5年累计完成中央财政各类林业工程12万亩,完成各类造林抚育工程14万亩;建立林场与林业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机制,大力开展种质资源建设,先后选育优良无性系建园材料60个;聘请高级专门人才进行病虫害防治攻关,建立林业专业技术人员交流协作机制,全场持续50年无重大林业病虫灾害;创新建设智慧森林管理平台,全面对接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与国土“三调”数据,建立天然林资源数据库,形成全覆盖无盲区的森林资源源头管理数据化体系;建成林区入口电子预警系统,配备安装萤石视频管理系统、应急无人机等基础设施50余个,实现紧急情况集中研判、实时查看、同步部署、科学决策一体处置,林场连续40年无森林火灾发生。

  创新共营模式,联农带农成效初显。国有卢氏林场探索“场村共建”模式,依托国家级油松良种基地优势,建立“国有林场+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机制,由林场提供种苗、技术支持,村集体经营管理,带动林农发展油松、栓皮栎等10000余株;探索“场厂共营”模式,立足林场林地资源优势,探索“林场+合作社+基地+农户”“林场+公司+订单+基地+合作社”模式,已打造猪苓种植种苗繁育基地1处,改造连翘产业片区2个、种质保存基地1个,高产优质连翘种植面积达2万亩,年产值超1700万元;探索“场社共建”模式,利用玉皇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塔子山省级森林公园景观资源,按照“文旅医养一体化”思路,引入社会资本,融合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

  健全管理机制,持续发展潜能涌流。国有卢氏林场实行林长包片区、部门包护区、护林员包山头的“三包”责任制,做到山头有人管、林内有人巡、块地有人守、林场全覆盖;筑牢双预防体系,依托智慧管理平台,实时对国有林区及周边集体林地进行火情分析、风险监测和数据推送,形成全天候、全覆盖“技防+人防”的数字化管理和“空地人”立体灾害监测体系。

  据悉,国有卢氏林场2023年9月获评“全国十佳林场”;2023年12月,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有林场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设试点。(刘景华 赵迎春 李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