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省局消息 报道员 鄢广运 李晓慧报道 1月21日,由省林业局组织,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林业资源监测院等单位共同参与编制的《古树名木保育技术规程》(标准号:DB41/T 2803-2025,以下简称《规程》),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正式发布。
该《规程》主要包括古树名木术语和定义、保育范围、保育原则、健康诊断、保育措施、巡查与档案管理等6大项内容。经过标准立项、专家研讨、征求意见、标准预审、技术审查等环节,历时6个月正式批准发布。将于2025年4月20日起正式实施。
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不仅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寄托着人民群众的乡愁情思,更延续着优质的长寿生物基因,是十分重要的物种资源、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源。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草案)》,这是我国首部古树名木保护专门法规,为古树名木保护事业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强调,要坚持保护第一,抓紧制定修订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标准、规范等配套制度体系,把分级分类保护、日常养护、采伐移植管理等规定落实落细。
我省是古树名木大省,共有古树名木319461株,其中散生古树名木32954株,古树群777个、286507株,古树名木总量位居全国第四。2024年10月26日,我省发布第2号总林长令,要求全面做好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重点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对中原特色古树名木基因资源的保存利用,积极推广应用科研成果,提升保护成效。《规程》的制订和发布将为全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