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美得没法形容。”1月15日,李俊芳说,“一到春夏,新密市青屏大街上的法桐树树冠就‘手牵着手’,绿荫一片连着一片,无论开车、骑车还是步行,都很有感觉。”
李俊芳今年73岁,是新密市古树保护协会会长。他爱树如命,喜欢跟树打交道。新密市古树保护协会成立于2022年7月,目前有会员80人。这些会员和李俊芳一样,都是古树爱好者。
“古树的身上有一种精神,他们几百上千年屹立不动,护佑一方水土,源源不断地为人类提供着新鲜空气。”李俊芳说,他对苗木有着异乎寻常的感情。
因为热爱,所以投身于此。2003年,李俊芳成立了郑州荣得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承接了新密市不少绿化工程。青屏大街的法桐树就是他带人栽下的,如今10年过去了,这些法桐树的树径已经从当年的10厘米长至了25厘米。看着自己的心血成就了一片美景,李俊芳有着一份油然而生的成就感。有时候出门办事,他甚至会特意绕道走走这条路,自豪满满。
李俊芳十分关注古树。他说:“人这一辈子最多也就活百年,而有些古树却已经活了几千年,这是多么震撼人心的事儿啊!有些村民把古树当成守护神来敬仰,其实,这就是人们对自然的一种敬畏。”
成立新密市古树保护协会的时候,众多关注、热爱古树的人自发参与,一下子汇聚了80人。这些人中,有设计师,有工程师,有普通的上班族,也有不少退休干部职工。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发现和保护更多的古树名木。
见人先问树,80个协会成员逐渐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李俊芳说:“遇到亲戚朋友,我们说不了三句话,就会问,‘你们村里有没有古树’‘你家附近的山上有没有古树’。”
新密市古树保护协会成立以来,通过收集信息和实地走访,已经陆续在新密辖区内发现了30多棵古树。
寻找古树是个艰难的过程,许多古树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里,常人无法抵达。“听说蔓菁峪村附近的山上有千年橿子栎,但是因为道路不通,难以靠近,我们下一步准备借助航拍器进行搜索。”李俊芳说。
除了发现古树上报给新密市林业局,新密市古树保护协会还协助开展古树修复养护工作。“我们通过设置围栏、补营养、补树洞、做支撑、控制水土流失等,达到治病救树的效果。”李俊芳说,“看着病危的古树被救助后变得枝繁叶茂,我们都发自内心地高兴。”
据统计,目前,新密市发现的古树名木有1160株,隶属于19科35属42种,主要为国槐、皂荚、柏类和栎类。
一群人爱树护树的心声换来了古树的新生。“作为民间组织,新密市古树保护协会为古树保护贡献了不少力量。”新密市林业局绿化事务科主任于富存说,“我们将积极探索古树保护新举措,包括建立古树‘一树一档’信息档案、编纂《新密市古树名木图鉴》、探索‘林长+古树名木’保护机制、健全古树日常巡查制度等,持续提升古树精细化管理水平,营造出全民参与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打造古树保护的县级样板。”(记者 冯刘克 见习记者 徐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