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资讯 > 媒体聚焦

实现“人絮和谐” 全省杨柳飞絮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正式实施

河南省林业局 http://lyj.henan.gov.cn 发布日期:2025-01-10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每年4月至5月,杨树、柳树雌株产生的飞絮总会为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1月9日,河南省级地方标准《杨柳飞絮综合防控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正式实施,将对减轻杨柳飞絮起到重要作用。

  “规程中,我们创新性地提出‘分类防控’‘综合防控’的总指导原则,并提出综合防治要提前做好絮源调查、防控分区和监测预报等基础工作。”省林业局总经济师尚忠海说。

  在防控的过程中,规程提出采取调整树种结构、应用雄株品种、高接换头、树冠修剪、营造混交林、水肥管理、采伐更新等7项绿化措施,滞留、喷淋、增湿、清扫等4种物理措施以及注射赤霉酸等化学措施。

  “之所以将措施分类细致地阐述,是为了让生产实践单位在实际的操作中,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多样地做出选择。”省林科院二级研究员樊巍说。

  以品种为例,目前我省已经培育出豫雄1号、周雄1号等杨树雄株无絮良种,并通过财政补贴、建立专业雄株良种采穗圃等政策,支持优良雄株的推广与更新。同时,对重点区域的杨柳雌株大树进行嫁接改造。

  1月8日,记者在北龙湖湿地公园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周边的杨、柳树雌株的花枝进行修剪。为了贯彻落实规程,郑州市园林局已下发杨柳飞絮防治文件,提早准备,并对飞絮综合防控提出了具体要求。

  据悉,目前我省杨、柳树种植面积达到954.75万亩,占全省乔木林面积的18.28%,它们普遍具有生命力强、养护成本低、遮阴面积大、碳汇量高等优势特征。“防控的最终目标是‘使飞絮量明显减少,重点防控区达到有絮不成灾’,而不是绝对的‘无絮’。”樊巍说,要看到杨柳树的多元价值,实现“人絮和谐”。(记者 赵一帆 于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