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记者从光山县林业局了解到,近日,中共河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印发《2024年第二季度改革典型案例红榜通报》(豫改办文〔2024〕12号)通报21个典型案例,光山县探索造林三种模式盘活集体林经营权,推动金融资本进山入林,拓宽"两山"转化双向通道的模式,作为先进案例获通报表扬。7月26日,《河南日报》以"拓宽‘两山’路 吃上‘生态饭’"为题,对光山县的经验进行了报道。
近年来,光山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实施信用担保抵押贷款模式,成功推动金融资本向林业领域倾斜,为"两山"转化开辟了新路径,让当地群众依托生态资源端上了"绿饭碗",吃上了"生态饭"。
咬定一个改革目标,激活林业改革动力。光山县将信用担保抵押贷款作为集体林经营权改革的重要抓手,成立了由县长亲自挂帅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设立5个工作专班,制定了《光山县集体林经营权流转试点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截至目前,光山县已办理林业贷款业务197笔,总额达9675万元,有效破解了林业经营主体后续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极大促进了林业产业发展。
组建两个平台公司,优化整合林业资源。为优化整合林业资源,光山县政府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成立了油茶发展有限公司和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油茶公司通过合作造林模式,建设油茶示范基地,带动了群众参与;而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则实现了林权交易的线上化、规范化,大幅提升了林农收益。截至目前,已流转林地51起,流转面积2.18万亩,成交金额高达2.73亿元。
探索三种改革模式,盘活集体林经营权。为了破解林权交易瓶颈,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形式,创新思路,因企施策,推动"资源变资产、活树变活钱"取得了明显成效,探索出三种创新模式:一是与国企合作,将林地资源入股进行碳汇交易;二是推动集体林经营权流转,农户以林地入股,设立专业合作社,实现统一管理、集约经营;三是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造林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增收。文殊乡花山村党支部与花山寨玉叶合作社合作打造的油茶林下套种黄金茶基地、光山县好路子油茶公司与泼河镇雀村合作建设的油茶套种金银花基地,探索出"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造林模式,不仅盘活了集体林经营权,还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打通四条融资贷款通道,破解林业信贷难题。为解决林业信贷难题,光山县走以林养林、以林富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畅通信息共享。与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信息共享,工作互补,探索不动产证和集体林经营权流转证共存模式。目前已经受理办理不动产证9起,面积3268亩,受理流转证申请28起,流转面积约23600亩。二是建立信用等级。联合银行部门对全县所有农户、所有村进行信用评定,对评级农户授予信用等级,对符合条件的村授予"信用村";三是打通担保渠道。协调河南农信担保有限公司、光山县金财担保公司为林企贷款提供担保;通过"信用等级""信用村",由担保公司为林企提供担保,进一步简化贷款程序,方便林业经营主体贷款需求。四是量身开发金融产品。由县林茶局、金融中心 、银监部门牵头,组织县农发行、县农商行、县建行等多家银行开发出"益林贷""金燕春茶贷""苹果贷"等金融产品,提高授信等级,提供政策担保,扩大了贷款额度。
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实施,光山县的林业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方面,林地资源得到了重新配置和高效利用,催生了多个规模化、标准化的油茶种植基地;另一方面,林农收入显著增加,实现了土地流转有收益、参与合作有分红、就近务工有工资的多重收入来源。此外,改革还带动了粮油生产的安全保障和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光山县也因此先后获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国天然氧吧县""省级生态县""省级森林城市""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荣誉称号。(金宏辉 梅曙贤 江原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