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资讯 > 工作通览

古槐焕新貌 瑰宝代代传

河南省林业局 http://lyj.henan.gov.cn 发布日期:2024-11-07 来源:

  岁月流转,自然造化。位于郑州高新区郑州大学附属学校(初中部)的两棵古槐树,相距不足百米,虽历经数百年沧桑变化,如今依然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呈兴旺之象。

  其中最为古老的一棵槐树,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虽历经数次雷电袭击,至今仍巍然挺立,经历最为传奇。据丁楼村志记载,在1943年抗战时期,一个游击队员受伤,为了躲避敌人追击,慌乱之中攀上寨墙,跳进这棵树的树洞里,才没有被敌人发现,逃过一劫。此后,村里人对这棵古槐树更加敬畏。这棵古槐树树高15米,胸围4.1米,冠幅16米,需要三个成年人合围才可环抱,树干粗壮,树冠硕大,枝叶繁茂,蔚为壮观,广受师生喜爱。

图片

  2013年丁楼村拆迁时,高新区管委会将古槐树规划进了校园,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这两棵古槐树,学校的建设规划图纸几易其稿,最终学校的体育场馆瘦身建设成L形,为古树让道,最大程度保护古树的生存空间,才形成了如今红墙与古树环抱互相映衬的美好画面。

图片

  国槐树不仅是一种常见的树种,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学校师生将对古槐树的喜爱融入了校园的建筑物命名,校园内有国槐楼、国槐报告厅;学校还深挖“国槐”精神,发扬“国槐”精神,秉承“深扎根办教育,厚植爱国情怀、做有为少年”的办学理念,办好义务教育。

图片

  如今,两棵承载着丁楼村原住民记忆与乡愁的古槐树安然矗立在校园里,听风声、雨声、读书声,默默见证着学子们茁壮成长。与古槐树一路之隔的丁楼新村里,美好的生活早已铺开了新的画卷。

  保护古树,留住自然和历史的瑰宝!(省生态建设修复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