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党中央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来,全省林业系统坚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统筹林草湿沙,齐抓建管治效,持续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贡献林业力量。
9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即日起开辟“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之林业生态篇”专栏,进一步展示各地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取得的新成效、谋划的新举措,为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凝聚林业力量。
近年来,孟州市林业局主动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大对黄河湿地的保护和生态修复,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绿色变革”,浓墨重彩地描绘“大美湿地”最新篇章。
重拳出击,让“脏乱”变“净美”
2020年4月,该局在孟州市市委、市政府湿地保护区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工作专班,对保护区进行全面排查、限期整治。短短6个月时间,开展16次专项行动,先后在保护区、核心区清退整改鱼塘128座,面积1500余亩,拆除大小养殖场230家、面积达585519平方米。在实验区清退鱼塘143座,拆除面积1635亩,清退养殖场76家,清退面积233亩,规范养殖场104家,面积863亩。漭漭黄河滩涂恢复了以往的干净、宁静。
全域修复,让“荒滩”变“草原”
出重拳拆除治理后,从2021年初,孟州市林业局陆续邀请林业、环保领域的相关专家,对湿地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制定湿地恢复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做好保护区湿地生态恢复工作。孟州市林业局大力实施生态恢复,2021年以来,实施了2021年中央财政湿地保护补助项目、2022年中央财政湿地保护修复退耕还湿项目和2023 年中央财政湿地保护修复项目,累计投资1924万元,共修复湿地11000余亩。这些项目的实施,构筑起了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的绿色屏障。
全程管控,让“传统”变“AI”
为加强湿地保护区的监管和宣传教育,孟州市林业局采取智能监测和人工巡护相结合的方式,推出湿地保护的“孟州黄河湿地智慧监控系统”,共安装监控系统30套,结合5G、大数据、AI边缘计算等数智化技术,投资建成了智慧监控系统、远距离双光谱视频监控平台、生物多样性监测平台和防火预警监测平台,实现了“网上网下”齐监管。借助每年“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时间节点以及今年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该市实行线上线下宣传齐发力,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出动车辆30余车次,受教育群众达数万人。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尊重湿地、关爱湿地、保护湿地意识。
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用翅膀投票。随着孟州黄河湿地功能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来此栖息的侯鸟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目前,有16目42科175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大鸨、黑鹳、白鹤、丹顶鹤、金雕等10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大天鹅、小天鹅、白琵鹭、灰鹤等31种;属于“中日”和“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105种。央视网、新华社等媒体也多次对孟州野生动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进行了报道,不断提升了孟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如今的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州段,万物共生,水清秀美,岸绿景美,水鸟成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孟州市林业局将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黄河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孟州市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