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津县榆林乡经十四路与新长北线交叉口,有一株百年古柳,树高10米,胸围约2.6米,南北冠幅7.1米,东西冠幅6.2米,树木长势较好。
明正德八年,韩贯到延津当知县,面对漫漫沙荒,满目盐碱,不禁感慨, 写下了“北望沙门路,无风亦起尘。蓬头径布妇,赤脚煮盐人”这首诗。诗中的沙门就是指当时沙门村,相传为抵御风沙,当时栽了很多柳树。经过数百年的岁月洗礼,至今保留了这一株。(省局生态处)
在延津县榆林乡经十四路与新长北线交叉口,有一株百年古柳,树高10米,胸围约2.6米,南北冠幅7.1米,东西冠幅6.2米,树木长势较好。
明正德八年,韩贯到延津当知县,面对漫漫沙荒,满目盐碱,不禁感慨, 写下了“北望沙门路,无风亦起尘。蓬头径布妇,赤脚煮盐人”这首诗。诗中的沙门就是指当时沙门村,相传为抵御风沙,当时栽了很多柳树。经过数百年的岁月洗礼,至今保留了这一株。(省局生态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