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是重要的物种资源、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源,承载着传统文化,记载着历史变迁,是有生命力的“绿色文物”和“植物地标”,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和经济价值。
我省是古树名木资源大省。根据普查,全省共有古树名木30179株(其中古树29968株,名木211株),古树群615个。全省古树名木主要树种有国槐、皂荚、侧柏、银杏、黄连木、麻栎、板栗、圆柏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挖掘我省林业文化资源,讲好林业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即日起开设“年轮的述说——河南古树名木故事”专栏,讲述古树名木背后的故事。
这是焦裕禄当年满怀豪情地在泡桐树前留影。新华社发(1990年5月10日发)
在兰考县焦裕禄干部学院对面,耸立着一株泡桐,人民亲切的称之为“焦桐”。这株焦桐,由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志于1963年春天亲手栽植,现已有61年,树高24.6米,胸围4.51米,冠幅20.8米,是目前平原地区可考的最大的兰考泡桐。
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上世纪60年代,兰考受风沙、内涝、盐碱“三害”肆虐,焦裕禄书记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探索出一条平原沙区“农桐间作”的治理模式,“三害”得到治理,使贫瘠的兰考大地成为千里沃野。如今六十多年过去了,焦桐作为焦裕禄精神的象征,见证着兰考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
焦桐林,是党的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地,每年约有200万人次到这里参观学习焦裕禄精神,重温入党誓词,开展廉政教育、主题党日等活动。
兰考人民十分钟爱泡桐。兰考县历届政府每年围绕泡桐做文章,坚持一年一个主题,大力植树造林,实施全域绿化。目前全县泡桐约1000万余株,桐木活木蓄积量115万立方米。每年四五月份,兰考县连续举办桐花节,以花为媒举行民乐演出和家居博览会,叫响“好乐器,兰考造”“河南人买家居到兰考”的口号。2023年兰考县实现林业产业年产值107亿余元。
2024年是焦裕禄同志逝世60周年。全民义务植树节期间,兰考县举行了“二代焦桐”培育活动,栽植“二代焦桐”和各个品种的泡桐,持续传承和弘扬焦裕禄精神。(供稿:生态处 兰考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