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资讯 > 工作通览

走好科学绿化之路 筑牢水源区生态屏障

河南省林业局 http://lyj.henan.gov.cn 发布日期:2024-03-27 来源:

  南阳市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决策部署,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大力推进科学绿化,厚植水源区生态优势,取得了明显成效。至目前,全市完成人工造林7.47万亩、占年度任务10.26万亩的72.8%,打造科学绿化精品工程16个。

  一、抢抓“一个机遇”,解决好资金投入问题。紧紧抓住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带来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南阳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的特殊地理区位、功能定位,大力争取国家、省各类财政投资,成功争取到鄂西北山地和丹江口库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生态综合治理、石漠化治理等省级以上工程项目资金7.21亿元。同时,引导各类企业积极参与,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林业生态建设。去年以来,吸引各类投资4.26亿元用于科学绿化。

  二、把握“两个关键”,解决好质量提升问题。就是把握好“造”“管”两个关键。在造林中,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选好地块。统筹处理好造林绿化和耕地保护的关系,深挖用地潜力,精选造林地块,做到集中连片与见缝插绿相结合,充分利用山区困难地、石漠化土地、废弃矿山、乡村“四旁”隙地开展绿化。全市每年人工造林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二是用好树种。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优先使用乡土树种,克服外地苗木造林水土不服、长途运输成活率低的问题。如,镇平县在平原绿化中,严格按照农田防护林树种名录,优先使用本县国营苗圃、林场、育苗大户繁育的望春玉兰、七叶树,全冠造林。三是造好林子。针对不同造林区域和立地条件,采取多种方式造林,在深山区采取飞播造林,在石漠化严重区域采取直播造林,在平整地块或重点区域采取植苗造林,飞播的种子全部采用水选和ABT生根粉、无毒鼠鸟驱避剂等药剂处理,植苗造林全部采用一级壮苗,立地条件差的地块,加大栽植密度和每穴种量,增加造林密度,提高成林效果。在管护中,以林长制为抓手,做到日常管护与智慧管理相结合,全市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林长9391名,明确工作职责,划定管理区域;设立专职护林员12814名,明确巡护路线,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覆盖全市的智慧林业管理系统,建成1个市级、13个县级监控中心,安装高清摄像头1000余个;建立无人机大队,巡护林区火灾发生情况、新造林地林木成长情况,实现“天上飞、空中看、地面巡”,全覆盖、无死角。

  三、坚持“三个结合”,解决好发展效益问题。一是与渠首水源区生态治理相结合。突出石漠化治理,在环丹江口水库宜林荒山科学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汇水区域森林覆盖率达53%以上,形成了“两岸荒山披绿装、一库清水送京津”的壮美景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常年稳定在Ⅱ类以上标准,已安全送水700亿立方米。二是与加快绿色富民产业相结合。大力发展猕猴桃、软籽石榴、薄壳核桃、山茱萸等名优经济林;积极实施“短中长”“林+N”模式,科学发展林药、林菌、林草、林茶、林禽等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业,实现林地资源效益最大化,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全市经济林总面积达到446.2万亩、花卉苗木总面积66.4万亩、林下经济总面积823.9万亩,2023年全市林业产值达296亿元。造林绿化使南阳大地添绿,为广大林农增金。三是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围绕生态美,着力打造森林特色小镇和森林乡村,提高绿化美化水平。如,西峡县借助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成国家、省级森林乡村36个,游园、广场60余个;方城县聚焦景观型森林乡村建设,去冬以来在赵河镇贺家庄村、桐树店村、河岗村完成绿化美化近千亩,改善了生态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四、强化“四项措施”,解决好强责明责问题。一是织密责任链。制定出台了《南阳市国土绿化导引规则》《南阳市科学绿化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强化配合,形成合力,构建了党委政府推动、部门广泛参与的科学绿化责任体系。市、县、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台账、挂图作战,卡紧节点、一体推进,确保任务落细落实。二是实行亮晒评。冬春造林关键季节,坚持半月一督查一通报,每月一汇总一排序,加强常态化暗访督导,亮出成绩、晒出问题、评出优劣,以亮晒评促严细实。三是建立考评制。市委、市政府把科学绿化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范围,建立考评制度,对各县市区造林成效进行专项考核,并作为县市区年终评先重要依据。四是约谈严军纪。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今年3月底前,适宜冬春种植的树木全部完成栽植;4月上旬前,扫清所有造林遗留,保质保量完成绿化任务。凡是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启动约谈问责机制,对县市区领导进行问责,以严的纪律确保造林绿化任务如期完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