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资讯 > 媒体聚焦

植树造林 染绿中原

河南省林业局 http://lyj.henan.gov.cn 发布日期:2024-03-14 来源:大象时政

  连日来,河南各地积极开展植树活动,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原大地增添一抹抹新绿。

  阳春三月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3月12日,在南阳淅川县金河镇驻马山造林现场,刘新华正和村民们一起种树,今年65岁的刘新华,从2007年成为一名护林员开始,就给自己定下了每年种活500棵树的目标。

  南阳淅川县金河镇护林员 刘新华:这一个坑得20分钟左右挖,石头拾出来以后,从其它地方挖土往这儿栽树,才能保证成活。

  淅川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区域125万亩,主要分布在丹江口库区周围。由于石漠化区域坡陡石突、基岩裸露,造林难度大,成本高,当地按照能绿尽绿、因地制宜的理念,每年以10万亩的造林规模推进石漠化治理。

  南阳淅川县林业局党组副书记 周桃龙:按照每3000亩组织一个护林员,确保造林成活。

  开封兰考今天举行“二代焦桐”培育暨2024年春季义务植树活动。兰考是著名的“泡桐之乡”,日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成功繁育出“二代焦桐”,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传承意义。

  开封市兰考县人民政府县长 丁向东:“二代焦桐”第一次在兰考实现了规模化的种植,我们感到特别高兴,通过“焦桐”的种植,实现民族乐器的发展壮大,让兰考人民一天天的日子更好起来。

  在鹤壁淇县的云梦山,北阳镇村民郝桂军带领绿化队,将一棵棵白皮松树苗徒步运送到山坡上。山地不容易保墒,树苗栽下之后,至少要浇6次水,才能有望成活。

  鹤壁淇县北阳镇村民 郝桂军:在山上栽树,坑必须挖得深一些,挖得大一些,周围踩结实,浇了水以后再封坑,停个十天半月还得维护着

  从1995年开始到现在,郝桂军他们已在全县栽种树木300万多棵。

  为助力沿黄生态廊道绿化升级,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中心的志愿者们来到黄河边义务植树。

  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中心行政部副总监 曹亚瑟:不但给大家宣传植树,为世界添上一片绿,同时我们也身体力行。

  在郑州高新区礼仪之门广场,上百名市民把运动和环保相融合,以骑行的方式去植树。

  由团省委组织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省级示范暨“美丽中国·青春行动”绿植领养河南站活动今天启动。团省委系统干部职工,青年志愿者、少先队员代表等150多人共栽下松树苗300多棵。在郑州市惠济区八堡村,社会各界人士栽下一棵棵树苗。

  郑州市惠济区实验小学学生 杨晨曦:种树其实不简单,要知道它要放在哪里,浇多少水,埋多少土,就像教育一样,学习要踏踏实实地学。

  郑州市惠济区实验小学学生 邵子依:很开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洛阳雷村小学的孩子们和中铁十五局城建公司的志愿者们一起,种下绿色的希望。

  焦作温县的二百多名小学生走进温县子夏耕读文化园,参加“2024我有一棵果树”认养活动,亲近自然,栽树植绿。

  在新乡,河南广播电视台“新象小记者”和家长一起化身“环境守卫者”,用在山间捡到的废旧塑料、矿泉水瓶等塑料垃圾,换取“山桃”树苗。

  新乡市小学生 杨薏硕:体验人生中第一棵树,我想它长大以后,为大自然添上一处绿。

  新乡市小学生 秦铭泽:承载了我长大之后当医生的梦想,希望我和这棵小树一样的去茁壮成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