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记者从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是推进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的攻坚之年,要从拓展空间、提升质量、重点攻坚和打造样板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拓展空间。依据全省造林空间适宜性评估结果,实事求是、科学精准安排绿化任务,建立适宜造林空间数据库,实现动态调整。把我省现有180万亩疏林地、594万亩灌木林地作为拓展空间的重点,做到带位置落地上图入库。
提升质量。落实全周期科学绿化要求,抓好设计、种苗、栽植、管护、验收等环节,形成工作闭环。
重点攻坚。在豫西南,完成40.41万亩石漠化治理年度任务;在豫东、豫北,完成全省现有1.75万亩重度沙化土地治理;在豫中、豫西,打响邙岭绿化攻坚战,采取飞播、立体绿化等方式,改善连霍高速沿线面貌;在沿黄地区,结合乡村空间规划,聚焦黄河主河道两侧“第一街坊”村,建设提升350个示范村,全省完成乡村绿化美化2.64万亩。
打造样板。加快出台农田防护林、碳汇造林、乡土树种等标准,推广获嘉、正阳农田防护林建设经验和西峡、淅川石漠化治理等经验,形成一批典型案例,打造在全国叫得响的河南样板。
与此同时,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面,2024年,河南将联合不动产登记、公共资源交易等部门,正式运行全省林权交易平台。指导各地推动集体林地延包、林权资产折资量化、林权交易、场村联营、林业碳汇交易等5类事项落地,激发林业内生动力。
近年来,河南林业“成绩单”喜人。数据显示,2023年我省森林覆盖率达25.47%,生物多样性也得到有效保护,全省已知陆生脊椎野生动物656种,近15年新增193种,青头潜鸭、大天鹅等珍稀鸟类“用翅膀来投票”。2024年,我省计划完成造林152.86万亩、森林抚育166.56万亩;持续打造一批绿色富民产业,实现林业年产值2450亿元,让生态更美,百姓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