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资讯 > 媒体聚焦

南阳市南召县小店乡:培育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

河南省林业局 http://lyj.henan.gov.cn 发布日期:2023-12-07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11月28日,南阳市南召县小店乡建坪村农户张晓得在山坡上忙碌地攀爬到辛夷树上采摘辛夷鲜桃,一天下来采摘40多斤辛夷鲜桃。11月份进入辛夷采摘期,一个月来累计采摘辛夷鲜桃1300多斤,每公斤辛夷鲜桃的价格由去年20元上涨到30多元。据估算,他家12亩辛夷林能采摘辛夷鲜桃6000多斤,预计净收入10多万元。

  南召县小店乡建坪村位于演艺山区,该村是全县辛夷主产村之一。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448户,发展辛夷种植面积8000亩,推广新品种5个。村里成立了辛夷购销协会,年经营辛夷产品20万公斤,辛夷产品远销省内外。目前,小店乡有3000余户村民从事辛夷等中药材种植,发展辛夷等中药材种植面积8.2万亩、250余万株,年产干药50万公斤,年销售额1300余万元。

  南召县是辛夷的原生地和发源地,辛夷种植有700年的历史,药材产量占河南省的80%以上,全国产量的60%,被誉为“中国辛夷之乡”。“南召辛夷”作为正统的道地中药材,具有原产地理标识,在国内各大药材场、大型医药企业购销中深受青睐,已成为争相抢购的“紧销货”、山区群众致富的“良方”。作为辛夷原产地之一,南召县小店乡在确保优质辛夷增产增收的同时,发展中药材收购加工,带动群众稳定就业、增收致富。目前总用工人数150人,其中脱贫户及监测户近70人在车间务工,月均增收3000元以上。

  南召县小店乡建坪村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一手抓产业培育,一手抓巩固脱贫成果,紧紧围绕脱贫群众持续增收这条主线,通过“支部+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推广种植技术、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原材料收购价格等措施,实施“一户嵌入一产业”帮带行动,对所有农户种植的辛夷不低于市场价进行收购,对准脱贫户及监测户签订辛夷购销协议,每斤辛夷高于市场价进行收购,形成了前有充足原料供应、后有精深加工的产业致富模式。

  南召县小店乡马庄村香菇大棚内种植香菇约13万袋,一袋毛利收入可达到5元。初冬,采摘季节到来,马庄集中搬迁安置点搬迁户在家闲散劳动力几乎都去香菇基地帮忙采摘,采摘香菇一天收入70元,修剪香菇腿一天收入50元,户月均增收1500元以上,带动脱贫劳动力40余户就业增收。

  南召县小店乡挖掘本地资源,大力发展食用菌香菇种植做强优势产业,打造就业基地。今年小店乡建立40余个种植食用菌香菇基地大棚,鼓励群众积极发展种植香菇产业,共计种植香菇140余万袋,香菇产业带动300户脱贫户增收1500万元,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使群众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

  小店乡李村依托海拔较低、温度适宜、鲜花盛开期长、蜜源丰富等天然的资源优势,成立了南召蜂花源养蜂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蜜蜂养殖、蜂产品的加工、销售,生产加工产品包含荆花蜜、百花蜜、洋槐蜜、枣花蜜、土蜂蜜等,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蜂花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对50余户合作农户的蜂蜜进行检验、回收、加工、生产、销售,推动蜂蜜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不仅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而且蜜蜂养殖让群众实现了增收致富。

  南召县小店乡以乡村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建设宜业型乡村。通过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支持一批帮扶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把产业基地做大,探索各类帮扶模式,做到“龙头企业做两端、农民群众干中间”,结合实际确定“一村一品”定位,培育中药材、野蜂蜜、有机梨、野菊花等竞争优势强的特色产业,一大批专而精、特而美的优势特色农业品牌相继叫响,有效提高山区群众产业收入。(廖涛 乔冠宇 杜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