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南阳市南召县城北国储林基地一层层山间梯田,玉兰树下野菊花迎风怒放,橙黄的花朵铺满山间,6000多亩野菊花成熟,二三十名群众散落在不同地块,用镰刀收割着丰收的野菊花,人人脸上荡漾着甜蜜的微笑。
南召县充分发挥传统中药材种植优势,林果药一体化,采取林下间作和林间套种的模式,合理利用国家储备林空闲土地,在荒坡地玉兰树下种植百合花、芍药、连翘、蒲公英、野菊花等各类草本中药材,增加经济效益。今年南召县在城北国储林基地新种植6000多亩野菊花,曾经的荒山秃岭,经过3年持续拓荒绿化种植,成为耀眼夺目的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综合体。
南召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美县作为“四大战略”之一,树立大造林、大绿化、大保护生态理念,积极探索“林+N”生态发展模式,唱“山歌”、念“林经”,以国储林项目建设为载体,经过3年多的努力打造,高标准栽植玉兰(辛夷)2.2万亩,合理利用林下空闲林地,立体化种植各类药材1.71万余亩,打造出千亩以上各具特色的药林花海景观游园10处,实现了生态经济多元化发展。
2019年以来,南召县实施总投资15.37亿元的国储林项目,依托鸭河口水库库区建设了1万余亩的玉兰花博园,打造出梅园、樱花园、曲苑风荷、紫林树艺、紫藤谷、柞蚕文化园等特色景观游园10余处,呈现出常绿与落叶兼备、步移景变的四季花海效果,成为休闲娱乐的“网红打卡地”。在此基础上,南召县今年又开工建设了总投资5亿元鸭河上河园旅游度假区项目。
南召县山场面积大,林业用地面积多,因独特的气候环境,林农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习惯,所产中药材品质道地、药性极佳,长期以来中药材产业一直是农业支柱产业。
南召县坚持以生态促旅游、以旅游养生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探索实施林苗景一体化、林果药一体化、林蚕菌一体化、林养游一体化建设新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其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
南召县在西北部深山发展以辛夷、皂角、杜仲为主的木本中药材林、在中东部浅山丘陵区发展以黄金梨、石榴、硬质桃等为主的名特优经济林果和以艾草、芍药、白芨等为主的林下中药材种植,培育特色林业经济。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52万亩,林果基地14万亩,其中,中药材辛夷种植规模居全国首位,带动了30万林农致富。(廖涛 杜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