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板栗的丰收时节,河南省内乡县桃溪镇漫山遍野的板栗树硕果累累,串串栗蓬绽开笑颜,栗农们挥杆打栗,忙碌的身影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桃溪镇山岭多、平地少,土地环境特别适合板栗生长。走进桃溪镇,一眼望去,连绵不断的板栗树郁郁葱葱,枝头上缀满了圆滚滚的“毛娃娃”。该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变山区劣势为优势,将板栗种植与山区群众致富、绿化荒山相起来,鼓励和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板栗种植。经过多年发展,板栗种植已成为该镇的特色产业,村民的致富果。
“我家种板栗100多亩,每亩地产量约在1500斤。今年板栗收成好,估计能卖个20多万。”三岔口组种植大户周中旗高兴的说。
桃溪镇种植板栗已有六十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桃庄河村、黑山村、大路村和东川村。因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桃溪镇的板栗不仅成熟早、抗寒抗病能力强、产量高,而且通过储存和防虫技术的改进,现如今的板栗大小均匀,粒大饱满。
“从1956年第一任党总支李士兴书记带领治水造地起,我们就开始种植板栗。”桃庄河村副支书薛新党介绍,2012年桃溪镇被划为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地涵养区,我们重新划定了持续治理荒坡,发展特色农业的“三带”建设路子,中部用材林带、北部用干鲜果带和南部中草药带,逐步实现绿色转型。如今,桃庄河的小板栗成为桃溪镇五大传统林果业支柱之一,在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上“大显身手”。
“我们将不断探索生态和产业协调发展,推动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持续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让传统林果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该镇镇长刘二泊说。
近年来,该县做好特色产业,找准路子,立足乡镇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打造产业链条,持续抓好特色林果、食用菌、设施蔬菜等为主导的重点产业链,实现“长藤结瓜”,拓展富民新路径,带动乡村振兴“加速跑”。(梁燕 邓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