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河南省林业局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
第1250470号提案的答复

河南省林业局 http://lyj.henan.gov.cn 发布日期:2022-09-28 来源:

河南省林业局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

1250470号提案的答复

 

吴鹏斐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的提案”收悉。经与黄河水利委员会、省自然资源厅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编制相关规划和标准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精神,积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省自然资源厅成立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按照生态优先、功能复合、统筹兼顾、优化布局的原则,编制了《河南省黄河廊道建设规划》,明确了生态廊道空间范围和功能定位,通过加强相关专项规划协同,统筹全线生态建设和设施布局,指导市县生态廊道建设。下一步,将加快《河南省黄河廊道建设规划》成果的深化完善,为复合型生态廊道建设提供规划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以稳定下游河势、规范黄河流路、保证滩区行洪能力为前提,统筹河道水域、岸线和滩区生态建设,保护河道自然岸线,完善河道两岸湿地生态系统,建设集防洪护岸、水源涵养、生物栖息等功能为一体的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加强下游黄河干流两岸生态防护林建设,发挥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宽河固堤等功能。黄河水利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组织编制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安全保障规划》,提出了黄河干流生态廊道保护的思路和措施。目前,该规划已通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即将印发实施。

为充分发挥林业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先锋作用,省林业局成立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下设造林绿化工作专班,负责组织沿黄生态廊道、生态林带、景观林带、防风固沙林和固堤林、水源涵养林,山区生态绿屏,森林城市、退耕还林、国家储备林基地、森林公园建设等造林绿化工作。组织编制了《沿黄生态廊道建设标准》,明确了生态廊道的功能定位和发展导向, 植物配置上以乡土乔木树种为主,注重观叶、观花、观果、观形植物应用,加大针叶与阔叶、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树种搭配,并依据黄河沿线具体地形地貌、水库岸线、城镇滩区等不同特色,设计出生态景观型、生态防护型、生态经济型、园林景观型、湿地景观型等5大类31个模式,推荐120个树种名录,为打造集生态屏障、文化弘扬、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沿黄复合型生态廊道提供技术遵循。

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协同配合

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河南省“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由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牵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或综合管理协调机制,定期(不定期)参加会商,协调解决生态廊道建设重大问题,共同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工作。

三、积极筹措,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近年来,围绕省委、省政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省林业局积极协调省财政厅,持续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试点,加强资金统筹,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大力实施困难地造林,着力构筑沿黄生态屏障。 2019-2021年,我省在沿黄各地累计投入林业专项资金27.35亿元,全力支持森林资源培育、森林资源管护、生态保护体系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其中:2020年安排资金6530万元,用于新乡、焦作、济源等市黄河生态廊道造林补助,助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2020-2021年安排专项资金1.2亿元对沿黄森林特色小镇和森林乡村示范村建设进行补助。

下一步,省林业局将积极配合省财政、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强化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各项要素保障,加快全省黄河流域干支流生态廊道建设,形成互联互通生态廊道网络。对已建成的生态廊道,加大后期管护支持力度,提高造林成林率、保存率,切实巩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成果。一是持续争取财政、发展改革委资金支持。按照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以及我省林业发展规划,贯彻落实中央生态建设资金项目储备制度,积极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财政投资等林业建设项目;统筹中央和省级林业改革发展相关资金,提高黄河生态廊道建设补助标准,加大对沿黄生态廊道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二是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充分运用省级绿色发展基金,落实林业贷款贴息政策,鼓励申请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林业贷款资金等方式,拓宽融资筹措渠道,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的投入机制,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黄河生态廊道建设。

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发挥生态廊道综合效益

(一)结合地域地貌特征,推动廊道建设。一是建设近城市段富有地方特色的复合型生态廊道。近城区段人口密度大,人的活动强度高,生态廊道建设以满足旅游休闲、科普教育等功能,按照《沿黄生态廊道建设标准》打造生态景观型、园林景观型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复合型生态廊道。注重树种草种搭配,推广优良品种和乡土树种草种。二是建设近乡村段较多生态功能的复合型生态廊道。统筹处理好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注重乡土景观建设。加强豫北黄河滩区、豫东黄淮海冲积平原区综合治理,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沟、河、路、渠”为骨干,推进乔木混交、乔灌搭配的农田防护林带建设。加快平原防风固沙林建设,加强沙化土地治理和退化林修复,推广具有改良土壤能力的优良乡土乔木树种。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充分利用沿黄流域灌溉便利条件推广种植一批高品质、市场前景好的特色经济树种。在郑州、新乡、濮阳等地种植软籽石榴、苹果、梨、扁桃、大樱桃、美国杏李、金银花等特色经济林;在三门峡、洛阳等地种植苹果、花椒、连翘、皂角等特色经济林。三是自然荒野段生态廊道建设保障林草的原生性等完整的生态功能。以服务野生生物为主,对黄河流域已经自然演化稳定的生态区域减少人为干预。突出保护优先的理念,加强对嫩滩、上游山地、岸线到山脊、湿地等区域的保护。推进实施黄河滩区生态补水工程、黄河湿地生态旅游修复项目,强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能力建设,通过湿地保护修复、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完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力争2025年黄河流域湿地保护率达到58.30%,高于黄河流域平均水平。

(二)开展沿黄森林特色小镇和森林乡村建设。使该区域广大乡村自然生态风貌得到有效保护,绿化总量持续增加,森林功能效益显著增强,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乡土田园特色更加突出,涉林产业兴旺发展,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生活幸福感有效提升。到2025年,在沿黄建设不同类型的森林特色小镇300个,森林乡村“示范村”1800个。加强与沿黄城市之间生态空间的贯通联接,打造沿黄城市“绿心”。在“点”上彰显特色,在“线”上强化贯通,在“面”上注重统筹,把不同河段廊道连起来,把沿黄公园、湿地、景观串起来,注重与南水北调中线、明清黄河故道、大运河等生态廊道相衔接,打造连续完整、功能多样、景观多彩、绵延千里的绿色长廊。

非常感谢对林业工作的关注!希望继续关心支持河南林业生态建设。

 

 

 

202269

 

 

 

 

 

联系单位及电话:省林业局     0371—65907553

联系人:范增伟

邮政编码:450003;地址:郑州市纬五路40号

抄送:省政府督查室(1份)


提案正文

关于加快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的提案

 

    一、基本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我省在2020年按照“一廊三段七带多节点”的总体规划布局,高标准实施了18个主要沿黄生态廊道工程项目建设,将生态廊道建设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和抓手。其中郑州、开封、洛阳、新乡以及三门峡5市的沿黄生态廊道示范段将作为全国示范性引领工程,在全省有点到面全面铺开,以形成多功能综合性生态廊道示范样板为目标,致力于全省沿黄“八市一区”(济源示范区)的生态廊道建设。经过两年的规划建设,全线246公里洛阳段生态廊道、全线240公里郑州至开封段生态廊道,全线240公里三门峡段生态廊道已实现全线贯通,发挥了示范段工程的样板带动作用,使得黄河愈加漂亮,多姿多彩。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省科学制定了建设方案,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建设沿黄生态廊道,但是目前还存在着各地生态廊道建设缺乏全流域顶层设计,普遍采取设计一段、建设一段的做法,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沿黄相邻县、市还存在着部分生态廊道没有完全贯通,还有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资金筹措存在困难等问题。

    三、有关建议

    河南沿黄生态廊道建设是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的先行实施和重要载体,是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我省应加快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黄河战略落地见效。为此建议:

    一是优化沿黄生态廊道建设顶层设计。强化省级层面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发展规划,对省内沿黄区域发展定位提出宏观指导,统一规划河南黄河流域干支流、上下游市县生态廊道建设,指导协调省内各地市间的相互衔接,共同打造沿黄生态廊道,实现生态景观协调统一、融合贯通,最大限度发挥好生态廊道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议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框架下,建立由省发改委、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省自然资源厅等多部门和沿黄各市组成的综合管理协调机制,定期会商解决沿黄生态廊道建设重大问题,形成同向发力、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打破沿黄生态廊道建设中行政区域、部门管理、行业管理和生态要素界限,统筹研究破解有关资金、土地、建设、标准等问题。

    三是多措并举筹措建设资。我省应积极对接中央相关部门,争取更多专项资金支持。各沿黄地区县(市、区)应充分利用各部门现有的生态奖励帮扶政策,主动争取国家、省、市各级奖补资金。支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社会参与、多渠道投入”的多元投融资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沿黄生态走廊建设。

    四是充分发挥生态廊道综合效益。以河南沿黄生态廊道为辐射点,充分发挥周围地区的区位优势,发展河南沿黄地区的特色生态产业,形成生态经济产业圈。因地制宜地积极探索适合我省黄河段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和谐平衡的生态廊道建设新模式,实现河南沿黄地区保护与发展和谐并举,最大限度发挥好生态廊道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