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资讯 > 林业要闻

省林业局三项举措推进南阳石漠化治理

河南省林业局 http://lyj.henan.gov.cn 发布日期:2022-04-13 来源:

  本网省局消息 报道员江帆 赵旭东报道 今年以来,省林业局坚持把“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与业务工作推进有机融合,强力推进南阳石漠化综合治理,以实际举措破解国土绿化空间瓶颈,着力构筑库区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截至目前,南阳市有石漠化治理任务的10个县(市)已完成石漠化区域人工造林10.22万亩,占年度人工造林计划任务的99.31%。

  一、坚持系统谋划,让石漠化荒山变“绿洲”。一是加强统筹谋划。成立由局主要负责人牵头的石漠化治理专班,加强组织领导和科学谋划,推动南阳市、县两级政府将石漠化综合治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治理工作责任制。抽调省、市、县144人组成调查监测队伍,全面摸清南阳市石漠化土地底数,编制完成《河南省南阳市岩溶地区石漠化调查报告》,为开展治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注重高起点规划。突出大保护、大生态、大屏障、大融合的理念,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绿,科学选择绿化方式和植物配置模式,高质量编制《河南省南阳市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作方案》和《河南省南阳市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技术方案》,明确利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南阳市石漠化土地100.95万亩治理。三是开展高标准试点。针对淅川县石漠化土地分布广、面积大、治理难的现实问题,把淅川县马镫镇张岭、北山等10个村作为石漠化治理试点,先行先试、率先突破、以点带面。针对立地条件差、交通不便、水源难等不利因素,探索出采取挖大穴、栽壮苗、浇大水、客土造林等管用措施,努力让石漠化荒山披上绿装。

  二、坚持一体化推进,让困难地造林变“通途”。一是加强综合治理。推动南阳市石漠化10个县(市)加强部门协作,完善综合治理体系,形成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其中,淅川县实行“整合资金集中投、整合部门集中干、整合力量集中督”的“三整合三集中”工作法,推动石漠化治理与水质保护、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相结合,打造环库5000亩以上石漠化造林点12个,通过植苗造林、直播造林、飞播造林三结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1.32平方公里。二是严格督导督查。将石漠化治理完成情况纳入南阳市及10个县(市)林长制考核内容,定期通报各县(市)石漠化治理工作进度,确保治理工作顺利推进。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把作业设计关、苗木质量关、技术标准关,确保施工质量。其中,内乡县成立造林前线指挥部,分区包片开展“大军团”作战,坚持做到“挖大穴、栽大苗、浇大水、高培土”,每天出动劳力6000余人,动用大型机械50余台。三是加强资金投入。鼓励各县(市)加大投入,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社会资金参与,坚持市场运作,采取企业承包、专业队造林、国有公司管理,激发社会各方参与石漠化治理的积极性,拓展投融资渠道。其中,方城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在国家补助的基础上再给予每亩400元的补助,拨出专款250余万元配套乡镇石漠化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三、坚持精细化管护,确保造林成效。一是推行合同造林。指导各地采取企业和大户承包、专业队造林等形式,成立专业造林工作队,包栽、包管、包活,验收合格后连续管护三年,确保造林成活率均达85%以上。二是严格资源管护。苗木栽植后,第一时间落实管护主体、管护措施,用好林政稽查、护林员等管护力量,发挥智慧林业中心、森林管护无人机、森林防火通信指挥等信息平台作用,实现人防、物防、技防协同,确保造林保存率。三是强化技术服务。抽调10名骨干技术力量深入南阳市石漠化10个县(市)包县指导,成立省、市、县三级石漠化治理技术指导组,制定相应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提高造林成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