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资讯 > 林业要闻

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召开

河南省林业局 http://lyj.henan.gov.cn 发布日期:2022-03-26 来源:

  本网省局消息 报道员张晓强 王东风报道 3月25日,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总结2021年工作,安排2022年任务,号召全省林业系统为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河南贡献林业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原永胜作工作报告。

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召开

  会议传达学习了省委书记楼阳生、省委副书记周霁、省政府副省长刘玉江对全省林业工作的讲话、批示精神,通报表扬了2021年全省林草重点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

  会议指出,2021年,全省林业系统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克服疫情、洪灾影响,统筹林草湿沙,齐抓建管治效,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强化机关党建引领作用,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提升、大运河生态带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跻身全国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竞得全国第11届花博会举办权,林长制全面推行,森林防火等资源管护工作再创佳绩,强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绿色富民产业稳步发展,科学统筹耕地保护和生态建设,灾后恢复重建稳步推进,“万人助万企”取得实效。

  会议强调,新时代林业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新“三定”职能,由数量扩张转向数量质量并重,由造林绿化转向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实践中,要破除“就造林说林业”的惯性思维,强化大生态观、大自然资源观、大林业观“三个观念”,突出生态修复、保护治理、绿色富民“三大任务”,用好保护、恢复、修复、治理“四个手段”,针对林草湿沙全要素资源,开展全周期建管治,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召开

  会议强调,2022年是“十四五”关键之年。全省林业工作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围绕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按照“前瞻双碳‘30·60’、谋细生态强省、做实森林河南、干好2022”的要求,坚持由近到远、长短结合,抓重点、促全局,上台阶、争一流,在建设现代化河南新征程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重点抓好11项工作。

  一是以远目标牵引,近措施跟进。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生态强省、建成森林河南目标,实施“双碳”林业行动,找准生态强省内涵路径,实施“十四五”林业保护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

  二是持续聚焦重大国家战略实施。黄河生态保护走在全流域前列,实现沿黄干流生态廊道全线贯通,统筹推进湿地公园、菌草屏障带和五级创森林体系建设。南水北调生态保育争作全线示范,完成石漠化治理30.74万亩,干渠生态保育带补植补造1.9万亩。大运河生态打底,重点打造贾鲁河生态涵养带、明清黄河故道生态保育带。乡村振兴绿色先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绿起来”专项行动,完成乡村绿化5.45万亩,建设各级森林乡村1000个。油茶业做优做强,打造油茶产业示范区,新发展油茶10.5万亩,改培7.5万亩,助力革命老区“两个更好”。

  三是强化林长制的统揽作用。紧扣四个体系、一个制度,狠抓落实,确保林长制落地见效。建立“三单一函”机制,落实林长责任。抓好考核评价,压实各级党委、政府责任,完成林草资源保护发展目标。发挥林长办作用,推动林长制做实。

  四是全面推动科学绿化示范省建设。在8个方面探索经验,谋划实施6类示范项目,建设6个平台,制定3个标准,构建具有河南特色、务实管用的标准体系。深挖用地潜力,用好“六块地”,拓展绿化空间。坚持适地适树,大力推广优良乡土树种、高效固碳树种,保护林下原生植被,提高成活率保存率,消除育林板白色污染。新造林中混交林占70%以上,乡土树种占70%以上。编制《全省国土空间绿化专项规划》,做到“带位置”落地上图入库,提高绿化精准度。全年完成造林210.08万亩、森林抚育205.65万亩。种草13.45万亩,改良草原20万亩。

  五是着力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按照“强规划、建基地、育龙头、构链条、聚园区、兴市场、办花会”的思路,实施全省《“十四五”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特色经济林和优质林果示范基地,推进林下经济、花卉苗木、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产业发展,扶持379家国家和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集群,建设林业产业示范园区,积极发展花鸟市场,积极筹备第11届中国花博会。实现林业年产值2500亿元。

  六是牢牢守住资源保护底线。持续抓好责任落实、火源管控、能力建设三件事,不折不扣落实森林防火“金标准”,坚决遏制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推进松材线虫病攻坚,拔除2个疫区2个疫点,严防外来物种入侵。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推动设立太行山国家公园。大力宣传贯彻《湿地保护法》,启动修订《河南省湿地保护条例》,新建7个省级湿地公园,修复湿地9000亩。加强猛兽类、萌宠类野生动物管理。完善行刑衔接机制,开展公益诉讼,强化挂牌督办、警示约谈,打击破坏林地林木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七是全力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完成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林木种苗基地恢复重建等4大类52个项目,重点做好黄河生态廊道、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生态廊道等生态修复,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使林业生产秩序和基础设施全面恢复到灾前水平。

  八是坚持服务项目为王、“三个一批”。创新林地使用管理机制,经营性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实行占补平衡。推进“放管服效”改革,推行林地网上审批、林木采伐手机APP和网上办理。谋划实施林业重大项目,争取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区域支撑体系等项目落地。

  九是高质量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坚持4项工作机制,发挥5个督导组作用,督促有关地方对标3项整改标准,加大整改力度,确保按期恢复生态,杜绝问题反弹。对新建项目占用湿地审批,严格执行先补后占、占补平衡。举一反三,组织沿黄8市(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巡护机制,及时发现、移交、查处违法问题线索,形成长效机制。

  十是深化改革、创新动力。推进林业科技创新,加快建设黄河流域林木育种创新中心,围绕“卡脖子”技术开展科技攻关,探索“科技+资本+产业”融合模式,建设3-5个高标准林业科技示范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出台林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经营权流转证制度,进一步放活经营权。拓展国有林场改革成果,制定促进全省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组织林场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创新管理理念,完善内部绩效激励机制,推动二次创业。完成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和机关后勤服务改革。

  十一是不断强化能力作风保障。持续提升政治“三力”,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建设清廉林业。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局领导,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在郑局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局机关正处级干部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局机关、局属单位其他同志,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各县(市)林业主管部门及局属单位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