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在《关于制定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建设“四个强省、一个高地、一个家园”的目标,强调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在黄河流域率先实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经济优势彰显,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林业发展应紧紧围绕“四个强省”建设,牢牢把握发展重大机遇,加强森林、湿地、矿山环境、水环境、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绿地的保护和修复,着力提高森林质量,推进森林城市建设,美化城乡人居生态环境,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河南“四个强省”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一、林业“十四五”发展的主要矛盾
(一)城市化和生态保护的矛盾。河南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水资源量不足且分布不均,宜耕土地后备资源匮乏,各类城乡建设活动与耕地保护、生态用地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制约农业发展,影响粮食安全。天然湿地面积大量萎缩,侵占、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现象时有发生,生境破碎化严重,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风险增大,严重威胁着生态安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林地、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安全底线面临的压力日益加大。
(二)自然资源匮乏和发展需求的矛盾。全省尚有水土流失面积较大,沙化土地面积更是有很大规模。河流水质级别为轻度污染,其中,长江流域为优,黄河流域为良好,其他省辖流域为轻度污染,河流生态基流保障率呈下降趋势,缺水量几亿立方米。地下水超采严重,平原区地下水开采率超过四分之三,河湖生态缓冲带受到侵占、破坏,河流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呈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趋势。矿山开采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总面积很大,其中“三区两线”范围面积占比重较高;历史遗留、政策性关闭和违法开采等需属地政府组织治理的矿山千余处,面积上百平方公里。农田生态系统过度人工化,半自然生境很少,农田生物多样性丧失,局部土壤污染,部分补充耕地项目侵占生态用地,现状耕地与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冲突面积在国土面积中占比较大,永久基本农田与生态极重要区冲突规模突出。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排放量增大,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局部地区环境脏乱,部分村庄绿化和整洁度不足。城镇PM10、PM2.5年均浓度仍然超标,豫北地区多数城市NO2浓度超标,城镇蓝绿网络连通性差,没有形成系统化、网络化、生态化城镇绿地体系,城乡交界区域土地利用杂乱无章,绿化率低、“垃圾围城”现象仍然存在。
(三)低质量现状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矛盾。当前我省林分质量较差、树种单一、乡土树种栽植少、龄组结构不合理、林地生产力低下等问题依然突出。纯林面积占比过大,在全省356.00万公顷的乔木林中,纯林超过半数,混交林占比很小。中幼龄林面积过大,中幼龄林面积占乔木林面积的四分之三。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低,乔木林蓄积平均每公顷较低,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2.3%。目前全省尚有上百万公顷中幼林和退化林亟需抚育和修复。
(四)生态产品价值高和价格低的矛盾。森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相对滞后,支撑林业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束缚还较为普遍。林地草地湿地资源数量和质量急需摸清家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尚不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机制尚不完善,推动绿色发展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的局面尚未形成。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和碳汇交易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尚需健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应用需要大力推动,推进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推动生态资源权益交易等。
(五)山水林田湖草沙统一治理和现有体制机制不健全的矛盾。不同部门主导的生态修复工程缺乏有机联系,治理措施整体性、系统性不足,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标准规范尚未全面出台,制约了生态保护修复的综合效益。跨区域、跨部门合力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监督管理机制、成效考核评价机制与监测预警机制亟待配套跟进,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能力和监管执法能力有待提升,社会资本投入生态保护修复的激励性政策措施不够完善。林业资源数据获取和分析决策能力尚需提升,林业生态空间管控能力不强,资源保护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有待精准化。科技创新驱动有待加强,林业发展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度不够。林业相关法规政策有待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健全。
二、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林业“十四五”发展
(一)坚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生态修复和林草发展的根本遵循。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积极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科学开展国土绿化,促进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奠定建设现代化强省的生态根基。
(二)坚持把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作为生态修复和林草发展的关键举措。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优化国土空间生态格局。把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统筹考虑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的完整性和连通性,根据我省不同区域生态问题状况和生态功能重要性、敏感性和恢复力,因地制宜,科学提出生态修复途径和措施,扎实推进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实施。
(三)坚持把建设黄河生态带、山地屏障区、生态廊道作为生态修复和林草发展的重点任务。根据国家和我省生态安全格局,把黄河生态带、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三大生态屏障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及干渠沿线、淮河源头区、隋唐大运河沿线及明清黄河故道作为生态修复和林草发展的重点区域,在准确识别生态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安排生态修复工程,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四)坚持把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作为生态修复和林草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依法治理,深化改革创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以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倒逼责任落实,以多元化投入支持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以绿色生活和政策引导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的积极性。完善林草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五)坚持把完善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作为生态修复和林草发展的坚实保障。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治理体系、最严格的保护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体系,建立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完善生态修复和林草发展监测评估体系,加强大数据、感知系统等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工作效率和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