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资讯 > 媒体聚焦

石头山变身生态产业园—记“改革先锋”、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

河南省林业局 http://lyj.henan.gov.cn 发布日期:2021-03-26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石头山变身生态产业园—记“改革先锋”、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

吴金印在果园

  他扎根农村,带领群众改造山河、脱贫致富。他的感人事迹曾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和“最美奋斗者”称号。

  他叫吴金印,先后任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原唐庄乡)党委书记、卫辉市委副书记、新乡市委副书记、新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

  50多年来,他动员和带领干部群众克服太行山区干旱贫瘠、土薄石厚等恶劣自然条件,在青石板上种树,在石头缝里播绿,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绿色惠民、绿色富民的壮丽诗篇。

  如今,年近80岁的他仍在唐庄镇党委书记的岗位上发挥着余热。

  绿化为产业发展夯基石

  吴金印1942年出生于河南省卫辉市(原汲县)的一户贫苦农家。党领导人民翻身做主的伟大历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一生跟党走的种子。

  他18岁入党,19岁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恰逢县里组织到新乡县刘庄参观学习“多种经营,农林牧副全面发展”,这让吴金印深受启发。回来后,他便带领社员围着村里的几个水坑栽满柳树,在不适宜耕作的地上开辟了一片100多亩的果园,栽上枣树、柿树、核桃树等,既美化了环境,也为集体经济的发展增添了后劲。

  吴金印带领群众走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道路,实现了粮食产量翻番,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成为全县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从中央团校学习归来后,他主动请求到最艰苦的农村去锻炼。

  1969年1月,年仅27岁的吴金印来到狮豹头公社担任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革委会主任,成为全县最年轻的公社党政一把手。

  狮豹头位于县城西北部,境内山势陡峭、峰峦叠嶂,干旱少地,群众生活困苦。

  经过深入调研,吴金印提出“兴修水利,拦河造田,修路架桥,封山育林”的设想,决心让旱田变水田、沟岭变通途、荒山变绿山、乱石滩变成米粮川。

  想法有了,说干就干。吴金印挑起铺盖到沙掌大队蹲点,其中一项任务就是搞荒山绿化试点。他想方设法弄来柏树苗,带头和沙掌大队的班子成员上山挖树窑、在坡地打鱼鳞坑,并定下“一个树坑一桶水”的标准。随后,吴金印又动员公社干部到沙掌参加义务植树,掀起了大规模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热潮。通过充分利用冬春、雨季等造林关键节点,沙掌大队仅用两年时间就绿化荒山3000多亩。

  经过几年努力,狮豹头公社初步形成了百业兴旺的局面,早先在适宜区域种植的果树也开始挂果。后来又建起了以“方山牌”为品牌的汲县罐头厂。自此,一车车桃、杏、梨、苹果等水果被拉进工厂,加工成罐头后再由当时的新乡糖烟酒公司包销。“方山牌”罐头质量好、价格适中,深受消费者喜爱。此后,他们又做成了山楂罐头,带动了山楂价格的提升,促进了社队经济收入上涨,果农也得到了实惠。

  1975年,罐头厂向公社上交20多万元利润。林果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

  治贫不忘修复生态

  1987年11月,吴金印来到唐庄乡担任党委书记。这是他成为国家干部的第21个年头,也是他服从组织安排第6次到一个新的地方任职。

  唐庄乡位于卫辉市西北部,境内有山区、丘陵、平原,还有低洼涝区,地形复杂,各方面都欠发达。尤其是西部山区的29道梁、28条沟,被群众说成是“山顶草不长,山坡光脊梁,鸟雀饿断肠”。丘陵区一带由于土地贫瘠、粮食产量极低,群众的温饱都成问题。

  来到这里后,吴金印充分调研了侯庄、石屏村等地后心里有了底。在一次乡领导班子扩大会上,吴金印说了一首根据不同地貌总结的治贫顺口溜:

  西抓石头东抓菜,

  北抓林果南抓粮,

  乡镇企业挑大梁,

  沿着国道做文章。

  对此,他一一加以解释。其中,对于“北抓林果”,他这样说道:唐庄北部丘陵这11个村,土层薄,砂石多,打粮食少。群众零星种了一些果树,效益不错,是很好的经验。所以,这一带种植耐旱的“铁杆庄稼”,大力发展林果业,努力闯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

  等他说完,会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干部认识统一了,有些群众还是有疑问:种果树,一家一户还凑合。这么多村子同时种,一下子多出那么多水果,去哪里卖、卖给谁?

  对此,吴金印先是不厌其烦地解释,后来干脆打开村部高音喇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直接向群众喊话宣讲发展林果业的种种好处。

  果树栽培、管理的关键季节,吴金印又亲自跑到郑州、西安请来专家,到各村轮流开展现场教学。

  渐渐地,唐庄林果业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局面。

  然而,吴金印并没有沉浸在这种喜人的态势中,他逐渐意识到要想把林果业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搞规模化经营,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争取市场主动权、话语权。

  一天,石屏村的果农马胜奎、冯树贵找到吴金印,说他们想扩大经营规模,成立果农合作社。吴金印一听当即表示:“好!”通过沟通协调,马胜奎、冯树贵承包下30亩果园,规模比原先大多了。吴金印又想办法为马胜奎争取到一个去外地参加规模化园林种植管理培训班名额。经过多次培训,马胜奎成了远近闻名的果园管理能手,每年仅桃子一项就能收入十三四万元。看到发展前景的马胜奎又一鼓作气,联合20多户果农成立了“红印鲜桃合作社”,赢得了更多发展的商机。

  如今,在唐庄像马胜奎这样靠林果致富的人还有很多。1995年,唐庄举办了首届桃花节,并一炮走红,唐庄水果的知名度不断扩大。近两年,唐庄人又搞起了网络销售,往往是还没等果实摘下,就有电商预订了。

  唐庄巨变有目共睹,但一些问题也让吴金印忧心忡忡。

  问题主要出在“西抓石头”上。在“抓石头”过程中,唐庄西部山区先后建起100多家石砟厂以及众多石灰厂、石料开采场,虽然使群众迅速脱贫,但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吴金印当即决定: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必须尽快修复生态环境。因为挣钱只是一时之事,保住绿水青山才能保住永久的财富。

  最终,他将100多家从事采石加工的小企业整合为12家规模化生产的大企业,并推行环保升级改造。沿107国道两侧,通过实施“大整治、大拆迁、大绿化”,打造乔灌草花相结合的多层次立体绿化格局。

  唐庄环境治理的另一个重点是西山。吴金印提出,西山治理,必须落实“山顶变银行、沟里果飘香、山坡变成米粮仓”的思路。

  1999年12月,吴金印带领部分镇机关干部卷起铺盖进了西山改造工地,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打响了治山、治沟、治坡的“人民战争”。

  20年来,吴金印带领干部群众上山种树、下沟造地,硬是把唐庄昔日光秃、残破、杂乱的石头山变成今日绿意葱茏、鸟语花香的生态园。

  如今,这位头发已经斑白的老人,每年仍要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开展3次以上大规模植树活动,让绿色拥抱“河”“路”和“社区”。

  利用高科技打造产业链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吴金印下决心要让西山更绿、使唐庄人民更富裕。

  2017年,唐庄镇与中国林科院、省农科院合作,发展现代高科技林业项目。他请来专家建立“楸树繁育基地”,建设了现代化试管育苗组培室和恒温恒湿训苗、炼苗大棚,采用基因克隆试管育苗技术,实现了楸树育苗工厂化生产。高科技带来高效益,这个占地14亩的繁育基地,年效益达到2500万元。目前,全镇楸树基地总面积近万亩。

  围绕楸树种植,唐庄打造了一个“种养加”林业产业链。从实验室试管育苗,到楸树大面积栽种,同时搞林下经济,在楸树林里养鸡鸭鹅,再到成材变成家具,把楸树产业做到极致。

  如今,唐庄已形成了“六个万”的产业格局:万亩林果基地、万亩生态林观光园、万亩蔬菜基地、万亩超高产粮食基地、万头肉牛奶牛养殖基地、万亩产业园区。林业,稳稳占据了两个重要板块。

  吴金印说,下一步,唐庄将继续围绕“大绿化”的理念,进一步做大做强林业事业、林业产业,努力让唐庄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倍增。(原载《中国绿色时报》2021年3月24日04版,记者柴明清 通讯员刘长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