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资讯 > 林业要闻

河南日报刊发原永胜署名文章

河南省林业局 http://lyj.henan.gov.cn 发布日期:2021-01-27 来源:

河南日报刊发原永胜署名文章


本网省局消息  报道员瞿潇报道   1月27日,《河南日报》2版刊发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原永胜撰写的题为《奏响生态强省建设林业最强音》文章,全文如下:

 

微信图片_20210127104844_副本.jpg


河南日报刊发原永胜署名文章

 

本报讯  报道员瞿潇报道   1月27日,《河南日报》2版刊发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原永胜撰写的题为《奏响生态强省建设林业最强音》文章,全文如下:

 

提高政治“三力”发扬“三牛”精神

奏响生态强省建设林业最强音

 

原永胜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再次强调,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这已是一个月内习近平总书记三提政治“三力”。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刚刚召开的2021年省两会擎绘“十四五”宏伟蓝图,生态强省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四个强省”目标之一。从生态脆弱到建设生态强省,使命如山、重任在肩,河南林业人必须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新发展理念,不断提高“三力”,争当“三牛”,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开拓创新,奋勇争先,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加快建设森林河南,构建大河大山大平原生态格局。

 

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精神,持续推动国土绿化提质

 

深刻领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政治必须提高政治判断力”的重要论断,认识到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要以“孺子牛”的决心一心为民、一心利民,在生态强省建设中加快国土绿化提质步伐。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十三五”以来,围绕山区森林化、平原林网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建设目标,我省实现全面开花、大幅增绿。坚持绿色惠民,建成16个省辖市级国家森林城市,27个省级森林城市,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30处、森林公园128个、风景名胜区35个、地质公园31个;坚持绿色富民,全省林业年产值年均增速超过6.5%,经济林面积达1650万亩,花卉种苗297万亩,4.6万名生态护林员带动增收脱贫人口13.4万,林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彰显,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绿色获得感、幸福感。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省仍是一个缺林少绿的省份,生态环境改善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到来,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环境容量。要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领悟力,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顺应百姓从“盼温饱”转向“盼环保”,从“求生存”转为“求生态”的迫切需求。

 

到2035年,我省要基本建成生态强省,“十四五”将基本建成森林河南。林业人要牢记初心使命,从更高的站位、用更宽的视野、以更大的格局来审视国土绿化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争当“为民服务孺子牛”,任劳任怨、苦干实干,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动国土绿化提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发扬“创新发展拓荒牛”精神,破解体制机制障碍

 

深刻领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政治必须提高政治领悟力”的重要论断,坚持用党中央精神分析形势、推动工作,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以“拓荒牛”的韧劲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破解生态建设中面临的一系列体制机制障碍。

 

现实来看,森林河南建设面临着“人、地、钱”等难题,尤其是我省作为粮食大省、农业大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粮食安全是我们必须扛稳扛牢的重大政治责任,然而,不少地方特别是平原地区面临着无地植绿的问题。如何统筹耕地保护和造林绿化、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考验着林业人的智慧。我们要提高政治领悟力,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领悟到位,方能执行有力。要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乡村振兴、大运河生态带建设等,实干加巧干,合理规划造林绿化布局、精准精细安排造林任务。

 

“大河大山大平原保护治理实现更大进展”是我省“十四五”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更是其中的重头戏。我们要对标对表党中央精神,深入学习、融会贯通,找准坐标、选准方位,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完善“一带三屏三廊多点”生态保护格局,在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过程中争当“创新发展拓荒牛”,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尽快实现沿黄生态廊道全线贯通,加快推动沿黄湿地公园群建设进程,努力实现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黄河流域前列。

 

发扬“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

 

深刻领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政治必须提高政治执行力”的重要论断,强化责任意识,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以“老黄牛”的拼劲,艰苦奋斗、埋头苦干,奋力书写出彩河南的美丽画卷。

 

“老黄牛”是勤勤恳恳、默默奉献的代名词。追溯历史,河南国土绿化战线上的“老黄牛”比比皆是。“太行公仆”吴金印身先士卒带领卫辉市唐庄镇人民,通过20年不懈努力,硬是把荒山石山的西山变成了果山绿山;全国绿化模范靳月英祖孙四代“蚂蚁啃骨头”般在8道山梁种下20多万株树;商丘市民权林场三代人接力传承,将盐碱遍地的黄河故道变成了亚洲十大平原人工防护林之一……中原大地一幅幅饱含绿意的画卷,凝结着他们忠诚奉献、负重前行的心血、汗水和智慧。

 

“十三五”这五年,全省累计完成造林任务1338万亩,超过规划目标任务的三分之一;累计完成森林抚育2326万亩,是规划目标任务的116.3%,这份出色的答卷也是无数“老黄牛”奋发扬蹄、精耕细作的硕果。

 

奋斗“十四五”,开启新征程。要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保护母亲河、打造幸福河,攻克近千万亩的荒山困难地造林,推动国土绿化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功能型转变,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等,摆在林业人面前的还有诸多硬骨头要“啃”。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在建设生态强省的征程中,我们要牢记嘱托、勇担使命,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将林业生态建设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掉队、不走偏,不折不扣抓好党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的贯彻落实,争当“艰苦奋斗老黄牛”,以勇往直前、敢于攻坚的政治担当,抓紧每一天,做好每件事,一年接着一年干,咬定青山不放松,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河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