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公告公示

河南省林业厅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河南省林业局 http://lyj.henan.gov.cn 发布日期:2011-10-19 来源:河南省林业厅

各市、县林业(农林)局,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各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通知精神,加快我省林业改革发展,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现通知如下: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指导意见》对我省林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大举措和政策支持等,是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意见》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河南的持续关爱和殷切期望,对于促进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为全国同类地区创造经验,加快河南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带动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于加快河南振兴、实现中原崛起将产生深远影响。

《指导意见》强调,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四区两带”生态网络构架,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建设全国重要的油料和花卉生产基地,要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带等一批重点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这进一步明确了生态建设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突出地位,为我省林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维护粮食安全、促进农村发展、改善生态状况、提高生态承载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两不牺牲”、“三化协调”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因此,全省林业系统要认认真真、原原本本、深入细致学习,必须充分认识《指导意见》的重要性,深刻把握林业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意见精神上来,统一到国家对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区域协调发展总体部署上来,统一到中央领导对河南工作的重要指示上来,切实增强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开拓进取,务实重干,全面落实意见提出的涉及林业的各项任务,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加快我省林业改革发展,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构筑良好的生态屏障。

二、科学谋划,明确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林业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手段,着力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着力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着力提升林业产业,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充分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和效益,使中原经济区的生态状况显著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承载能力明显提高。

(二)工作目标

1.到“十二五”末,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3.61%(林木覆盖率达到31%),森林面积达到394.3万公顷,森林蓄积量达到1.59亿立方米,林业年产值达到1300亿元,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9321万吨,林业资源综合效益价值达到5740亿元,所有的县(市、区)实现林业生态县目标。

2.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5%以上(林木覆盖率达到32%以上),森林面积达到417.5万公顷,森林蓄积量达到1.81亿立方米,林业年产值达到2100亿元,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9870万吨,林业资源综合效益价值达到7250亿元。

三、突出重点,切实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和重点工作

(一)建设桐柏大别山区林业生态体系。重点推进退耕还林、长江流域防护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森林抚育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全面实施山区生态体系建设、生态廊道网络建设、村镇绿化省级林业生态工程,尽快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有效提高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确保区域生态安全。五年完成退耕还林配套荒山造林、长江流域防护林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任务50万亩,森林抚育工程建设任务50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任务10万亩。

(二)建设伏牛山区林业生态体系。重点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长江流域防护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森林抚育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全面实施山区生态体系建设、生态廊道网络建设、村镇绿化省级林业生态工程,完善林业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林地生产力和防护效能,充分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五年完成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配套荒山造林、长江流域防护林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任务182万亩,森林抚育工程建设任务170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任务30万亩。

(三)建设太行山区林业生态体系。重点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太行山绿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森林抚育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全面实施山区生态体系建设、生态廊道网络建设、村镇绿化省级林业生态工程,加强生态保护,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五年完成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配套荒山造林、太行山绿化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任务30万亩,森林抚育工程建设任务30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任务10万亩。

(四)建设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重点推进长江流域防护林、防沙治沙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全面实施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城市林业生态建设、村镇绿化等省级林业生态工程,把平原林业建设同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四旁”隙地,建设配置合理、功能完善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推动河南平原林业建设再上新台阶。全面提升绿化的档次和质量,加快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益的综合农田防护林体系,减少风沙危害,调节气候,庇护农田,为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构筑生态屏障。五年完成长江流域防护林、防沙治沙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任务80万亩。

(五)建设黄河和南水北调中线沿岸林业生态体系。重点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全面实施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城市林业生态建设省级林业生态工程,保护两岸天然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黄河和南水北调中线沿岸防护林,增加森林植被,构建森林景观,建成集景观效应、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于一体的生态涵养带和生态走廊。五年完成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配套荒地造林、重点地区防护林、防沙治沙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任务30万亩。

(六)建设特色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全国重要的花卉苗木基地,在现有园林绿化苗木以及洛阳牡丹、南阳月季、开封菊花等特色花卉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名特优鲜切花、盆花植物和观赏苗木,加强花卉苗木研发创新和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提高苗木花卉产品的竞争力,做大做强花卉苗木产业。着力建设木本粮油基地,大力发展核桃、大枣、油茶、板栗基地及其加工业。着力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切实搞好石榴、山茱萸、猕猴桃等基地建设。着力推进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突出抓好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中长期用材林、林纸林板一体化、生物质能源林、珍贵用材林等原料林基地建设。着力培育一批特色突出的林业产业集群,大力培育林业产业名牌产品,重点扶持一批林业产业骨干龙头企业,推动全省林业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五年完成林业产业工程建设任务148万亩。

(七)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把生态旅游和生态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重要内容,提升生态旅游的文化品位,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切实搞好生态文化载体建设,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加强太行山、嵩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黄河沿岸及故道、中东部平原等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为主的一批森林生态旅游区建设,积极发展城郊型森林旅游,推出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森林旅游精品线路和旅游品牌。积极推进森林城市、绿化模范城市、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切实办好中原花木博览会以及具有河南特色的山水文化节、红枣节、桐花节等,着力抓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伦理观、生态道德观、生态价值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政绩观、生态消费观等生态文明观念,推进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到“十二五”末,全省森林公园总数达到112个,面积达到28万公顷;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稳定在3%左右;在全省命名10家“河南省生态文化示范企业”和30个“河南省生态文化村”,建设10处“河南省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和50处“河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四、强化措施,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林业经营管理机制创新。大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今年基本完成全省明晰产权、承包到户改革工作。在此基础上,引导和支持通过建立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实行股份合作、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推进集体林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林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综合效益。建立健全林权保护管理和服务体系,发展林业要素市场,建立林权管理、林业投融资体系,开展森林保险试点,探索林业保险机制,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提高林业生产力。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开拓“不砍树、能致富”的新路子。要加强中幼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分类经营、定向培育,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

(二)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严格保护林地,全面完成全省和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编制和林地落界工作。加大林政执法力度,进一步规范木材运输和经营加工管理。全面推进森林公安队伍正规化、执法规范化、警务信息化、保障标准化,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

(三)要加强森林灾害应急管理。严格实行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和部门分工责任制,切实搞好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和消防队伍建设,提高森林防火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治工作,强化检疫执法,坚决控制突发性森林病虫害的传播蔓延。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有效防控疫病疫情。

(四)要加强林业科技创新。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重点研究开发林木良种选育、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重大森林病虫害防治、林农复合经营、花卉培育驯化等关键性技术。加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进一步强化林业科技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加大林业信息化建设力度,完成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任务,强化资源整合,促进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化水平。

五、加强领导,为落实精神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省林业厅厅长对学习贯彻落实工作负总责,各分管厅领导按照职责分工对具体学习贯彻落实工作负具体责任,各市、县林业(农林)局和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各单位的主要领导负直接责任。各市、县和各处室、单位要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主动对接,落实任务。为加快中原经济区的林业建设,国家林业局与河南省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框架协议》,明确了支持河南林业建设的项目、投资和政策,各有关处室、单位要按照职责,主动与国家林业局有关司局、单位联系,确保国家林业局支持中原经济区林业建设的投资和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争取国家五年对我省林业生态建设投资突破80亿元,用于林业产业发展的贴息贷款总规模突破100亿元。各市、县林业(农林)局也要加强与省厅的联系,搞好林业工程和项目的规划与实施工作,确保中原经济区林业建设工程项目落到实处。

(三)结合实际,务求实效。要把学习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精神与当前各项林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主席在首届亚太经合组织林业部长级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要认真做好造林和森林抚育作业设计工作,为冬春造林和森林抚育做好准备;要加快森林抚育改造力度,年底前全面完成任务;要抓好冬春季森林防火,防止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开展林业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林业的地位和影响力。努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国土绿化和生态保护事业,在全社会形成爱绿护绿的浓厚氛围。

(五)健全机制,转变作风。积极开展政风行风建设活动,扎实推进党务政务公开,不断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切实为基层林农办实事。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作风建设,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努力实现全省林业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为建设现代林业提供有力保障。

                    一一年十月十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