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 南 省 林 业 厅林 木 良 种 公 告(第12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十六条规定,现将2010年度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会议审定通过的‘秋硕’桃等31个林木品种,认定通过的‘香妃’树莓等16个林木品种,作为林木良种予以公告(详见附件)。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这些品种可以在我省林业生产中作为林木良种使用,并在本公告规定的适宜种植范围内推广。
特此公告。
附件:河南省201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二〇一一年三月八日
附件:
河南省201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审定通过品种
‘秋硕’桃
树种:桃 学名:Amygdalus persica ‘Qiu Shuo’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AP-001-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71号
培育者: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品种特性:
‘秋硕’桃是由‘大久保’桃与‘雪’桃的杂交实生苗培育而成。植株长势中庸,树姿半开张,萌发率和成枝率均为中等。平均树高2.5m,平均冠幅2.5m。果实近圆形,果顶圆平,微凹,缝合线浅,两半部较对称,成熟度一致,梗洼狭深中等;果实大,平均单果重336 g,最大单果重656 g。果面茸毛稀少,果皮底色黄白;着色早,成熟时85%果面着鲜红到紫红色晕,光照条件好时全果着鲜红色,外观艳丽。果皮厚;果肉水白色;果肉风味香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左右,总糖 13.2%,总酸0.26%;硬溶质,去皮果肉硬度
果实8月初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在山区、丘陵或瘠薄的土地可采用2 m×
适宜种植范围:
适宜在河南桃适栽区推广。
‘兴农红’桃
树种:桃 学名:Amygdalus persica ‘Xing Nong Hong’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AP-002-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72号
培育者:内黄县兴农果树栽培有限公司
品种特性:
‘兴农红’桃属‘超早红’桃芽变品种。树姿半开张,树势健壮,直立性强,顶端优势明显,萌芽率、成枝力均强。自花结实,成花容易,花芽量大,坐果率高,生理落果轻,无采前落果现象。幼树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成龄大树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花大型,花粉量大,花期整齐。果实成熟后,果皮着浓红色,完全成熟时近表层有红色素沉淀,果个大,平均单果重200g,最大单果重350g,果实硬度大,采收时平均硬度为8.28kg/cm2,可在树上挂15-20d不落。果实有香味,半离核。
果实6月中旬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雨季地下水位不高于80~100cm的中壤低粘土地建园。露地栽培整地方式一般为穴状整地,整地规格为80cm×80cm×80cm,栽植密度为2~3m×4m。保护地栽培整地方式一般为条状沟整地,整地规格为80 cm×
适宜种植范围:
适宜在河南桃适栽区推广。
‘中油桃12号’
树种:油桃 学名:Amygdalus persica var. nectarina ‘Zhong You Tao 12’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AP-003-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73号
培育者: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品种特性:
为‘瑞光3号’油桃与‘瑞光3号’ב 五月火’桃杂交后代选育品种。树体生长势中等偏旺,树姿较直立,枝条萌发力中等。果实椭圆或近圆形,果顶圆;缝合线浅而明显,两半部较对称,成熟度一致。果实平均单果重103g,最大单果重可达174g以上。充分成熟时整个果面着玫瑰红色或鲜红色,有光泽。果皮厚度中等,不宜剥离。果肉白色,粗纤维中等,软溶质,清脆爽口。风味香甜。汁液中多,pH5.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0%-13%,总糖9.44%,总酸0.36%,维生素C 13.69mg/100g。果核长椭圆形,硬、粘核,不裂果。
果实5月下旬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山区、丘陵或较瘠薄的土地可采用4m×3m的株行距,按自然开心形整枝;肥沃良田可适当稀植,采用2m×5m或3m×5m的株行距,分别按倒“人”字形和开心形整枝;早期丰产,可按1m×2m或2m×3m适度密植,圆柱形(主干形)整枝。加强肥水管理,严格疏果,合理负载。硬熟期采收为宜,即果皮底色由绿变白,大部分果面着玫瑰红色,有光泽,口感脆甜时采摘。该品种果实为软溶质,应适当提早采摘,以免果实变软,影响运输。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油桃适生区栽培。
‘中油桃14号’
树种:油桃 学名:Amygdalus persica var. nectarina ‘Zhong You Tao 14’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AP-004-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74号
培育者: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品种特性:
杂交品种。树体半矮生,生长势中等,树姿开张,萌发力中等,成枝率较低。一年生新梢绿色,阳面紫红色,中果枝节间长1.46cm。果实圆形,果顶圆平,微凹;缝合线浅,两半部较对称,成熟度一致。果实大,平均单果重120-180g,最大单果重可达228g以上。果实光洁无毛,底色浅白,成熟时90%以上果面着浓红色。果皮厚度中等,不宜剥离。果肉白色,硬溶质,肉质细,汁液中等,风味甜,近核处红色素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13%,总糖9.1%,总酸0.41%,维生素C 12.11 mg/100g。果核倒卵圆形,粘核,无裂果现象。
果实6月上旬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根据地形地貌、土壤肥力和对早期产量的要求,合理确定种植密度。山区、丘陵或较瘠薄的土地可采用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油桃适生区栽培。
‘中农金硕’油桃
树种:油桃 学名:Amygdalus persica var. nectarina‘Zhong Nong Jin Shuo’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AP-005-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75号
培育者: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品种特性:
为‘早红2号’ב曙光’杂交后代选育品种。树势中庸健壮,中、短果枝结果能力强,果实近圆形,果形正,两半部对称,果顶圆平,梗洼浅,缝合线明显、浅,成熟状态一致;果实大,单果重206g,最大单果重400g;果皮无茸毛,底色黄,果面80%以上着明亮鲜红色,十分美观。果皮不能剥离;果肉橙黄色,硬溶质,耐运输;汁液多,纤维中等;果实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有香味,粘核。
果实6月中下旬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中农金硕’油桃成花容易,在产量过高时,树势衰弱快,主枝角度应适当偏小,一般主枝以40~45度延伸,以防主枝角度过大时压平或下垂,影响产量、品质,同时出现日灼果。幼树在主枝培养时,注意先放后缩,放缩结合,防止中下部衰弱光秃。延长头要多疏少截,勿大勿旺。中短果枝结果能力强,注意保留。加强水肥管理,辅助人工授粉可以提高坐果率。设施栽培时利用其需冷量相对较少的特点,可以较早升温。授粉树要选择同需冷量或需冷量稍少的品种,如‘南方金蜜’等。开花期温度要适度偏低,一般最高温度控制在18~20℃。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油桃适生区栽培。
‘富嘎’苹果
树种:苹果 学名:Malus pumila ‘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MP-006-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76号
培育者:三门峡二仙坡绿色果业有限公司
品种特性:
‘富嘎’苹果是由‘嘎拉’ב 富士’杂交实生苗培育而成。枝条节间短,萌芽率高,成枝力一般,短果枝结果能力强。果实圆锥形,平均单果重176g,果实底色黄绿,着色后呈全面鲜红。果面洁净,无锈,有光泽。果肉黄白色,致密。多汁,风味酸甜,有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无采前落果现象,抗白粉病能力强。
果实8月上旬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采用矮化中间砧2m×3m的株行距定植,采用细长纺锤形整形;普通砧木以3×4m或4×4m密度栽植,采用自由纺锤形整形,幼树需拉枝开张角度,适宜在土壤肥沃,通气性好的地域栽植。
适宜种植范围:
适宜在河南苹果适栽区推广。
‘早金艳’杏
树种:杏 学名:Armeniaca vulgaris‘Zao Jin Yan’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AV-007-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77号
培育者: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品种特性:
杂交品种。成年树树冠自然半圆形,树势强健,树姿半开张。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59g,最大单果重105g,果平顶,缝合线明显,两半部对称。果面光滑明亮,果皮金黄色,裂果不明显。果肉黄色,肉厚质细,纤维极少,可食率达96.8%,汁液多,香气浓,味浓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4%以上。离核,核小,仁苦。耐贮运,果实成熟期不一致,可持续5-10d陆续上市。自花结实率较低,需配置授粉树,大小年结果现象不明显。
果实5月中旬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最好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灌溉和排水条件良好的砂壤土建园。定植时间可在春季进行,也可在秋季进行。冬季比较暖和的地区最好秋栽;冬季较为寒冷的地区,宜进行春栽。株行距一般采用2~4m×3~5m。适宜授粉树以‘金太阳’杏最好,一般配置比例为4~8:1为宜。树形可采用主干疏层形和自由纺锤形。加强果园土肥水管理。成年树树皮易形成纵向裂块,秋冬季节要注意清除果园中的枯枝病叶,刮老树皮,以减少越冬虫源病害。尽量减少机械损伤,保护好剪锯口,以防流胶。萌芽前喷1次3~50Be石硫合剂,防治介壳虫、红蜘蛛。谢花后5~7d喷瑞桃丰1500倍、或多菌灵600倍、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杏疔病、穿孔病。5月上旬至6月上旬杏仁蜂、象鼻虫等若虫孵化期,喷施敌杀死或50%杀螟松1500~2000倍液。采果后可喷波尔多液或多菌灵,防治焦边病等早期落叶病。
适宜种植范围:
适合在黄河流域栽培。
‘万寿红’樱桃
树种:樱桃 学名:Prunus avium ‘Wan Shou Hong’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PA-008-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78号
培育者:西峡县经济林试验推广中心
品种特性:
为中国樱桃芽变品系。树势强健,自花结实能力强。果实鸡心形,平均单果重2.5g,最大单果重3.4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2%,可食率94%;果皮鲜红色至紫红色,色泽艳丽,富有光泽,皮稍厚,核小,果柄与核微连,成熟时不宜脱落;果肉粉红色,较硬,风味香甜。耐贮性强。
果实4月下旬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交通便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溉方便、土层深厚的缓坡地建园。株行距3m×4m或4m×5m。采用自然开心形、改良纺锤形、小冠疏层形。采用改良纺锤形整枝,早实、丰产,采用小冠疏层形整枝,树架牢固,后期产量高,果实个头大,进入盛果期应及时进行回缩更新修剪,防止坐果太多,树势衰弱。肥水管理以有机肥为主,幼龄园每666.7m2施有机肥2000kg~3000kg,成龄园4000kg~5000kg。发芽前、谢花后、果实膨大期和采果后4个时期各追肥一次。每次施肥后要及时浇水,要保证硬核期的水分供应。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樱桃适生区栽培。
‘红樱’樱桃
树种:樱桃 学名:Prunus avium ‘Hong Ying’
类别:引种驯化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 ETS -PA-009-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79号
培育者:三门峡市林业工作总站
品种特性:
为日本引进品种。树势比较旺盛,萌芽力、成枝力较强。果实阔心脏形,果柄较长,约2.8cm,果肉纯红色,果皮较厚,果个整齐,果色艳丽美观,果实横径2.1cm,纵径2.3cm,平均单果重3.1g,果实可食率达92.38%。果实初熟期果面着鲜黄红色,逐渐变为纯红色。果面蜡质层厚,晶莹光亮有透明感。汁多味美,酸甜可口,可溶性固性物16.3% 。核圆形,中大。畸形果少,成熟期集中,耐贮运。
果实5月上中旬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早果性强,1年生枝拉平以后即可形成花芽,故生产上主要采用低干矮冠、结构紧凑的改良纺锤形。幼树期应采用轻剪技术,多缓放,同时配合支、拉等人工方法。开张角度90度,枝条半木质化时即用牙签开角,木质化以后即用线绳拉枝,整个生长季要不断移动拉枝的部位,使枝条平展。树高控制在3~4.3m,在中心干上间隔15~20 cm轮生20~30个大型结果枝组。在生长期进行一二次摘心,缓和生长势,3年即可结果,4~5年达到丰产。为了缓和树势,促进结果,应重视夏季修剪。夏季修剪主要调节生长量、均衡树势、调整树体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应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红樱”品种病虫害较轻在果实采收后喷2次200倍波尔多液保护叶。重点防治蚧壳虫和红蜘蛛。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樱桃适生区栽培。
‘红锦’樱桃
树种:樱桃 学名:Prunus avium ‘Hong Jin’
类别:引种驯化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 ETS -PA-010-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80号
培育者:三门峡市林业工作总站
品种特性:
为日本引进品种。树势比较旺盛,萌芽力、成枝力较强。果实正红色,近心形,略显扁平,果柄中长, 果肉纯红色,果皮较厚,果个整齐,果实横径2.3cm,纵径1.9cm,平均单果重3.3g,果实可食率达94.34%。果面蜡质层厚,晶莹光亮,有透明感。汁多味美,酸甜可口,可溶性固性物含量16.7% 。核圆形,中大。畸形果少,成熟期集中,耐贮运。雨天果不裂口。无明显病虫害。
果实5月中下旬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采用低干矮冠、结构紧凑的改良纺锤形。幼树期应采用轻剪技术,多缓放,同时配合支、拉等人工方法。开张角度90度,枝条半木质化时即用牙签开角,木质化以后即用线绳拉枝.整个生长季要不断移动拉枝的部位,使枝条平展。树高控制在3~4.5m,在中心干上间隔15~20 cm轮生20~30个大型结果枝组。在生长期进行一二次摘心,缓和生长势,3年即可结果。4~5年达到丰产。为了缓和树势,促进结果,应重视夏季修剪。夏季修剪主要调节生长量、均衡树势、调整树体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樱桃适生区栽培。
‘哈特利’核桃
树种:核桃 学名:Juglans regia ‘Hartley’
类别:引种驯化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ETS-JR-011-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81号
培育者:洛阳市林业工作站
品种特性:
美国引进品种。树体中等至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角度较小,主干浅灰棕色,树干皮孔明显。果壳较硬,外果皮较光滑,果实(带外果皮)长5.1cm,径4.6cm;去皮后果长4.0cm,径3.5cm,单果重12.5克,每千克80粒左右。平均单果核仁重6.5g,出仁率高,达51%—52%,核仁品质好,单宁含量低,不涩,香味较浓,浅色仁占90%以上;缝合线紧密,耐贮藏。较耐寒,黑斑病少、对炭疽病抗性强。丰产性较好。
果实9月中旬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较肥沃、通气良好、湿润的地方,酸性和碱性土壤均能生长。株行距6m×8m。一般不需要进行修枝,日常管理中及时剪除病虫危害枝条和枯死枝条。该品种较耐瘠薄、耐干旱,造林时适当施农家肥或复合肥做底肥外,以后可根据生长情况确定施肥种类和施肥量,除造林第一年及时浇水保证成活后,一般不用浇水。较常见的病虫害有黑斑病、花生根结线虫、云斑天牛、核桃举肢蛾、吉丁虫、桃蠹螟,大部分病虫害危害并不严重,结合修剪,除去病虫枝条,无需药剂防治。花生根结线虫较难防治,应尽量选择抗线虫的核桃品种做砧木,云斑天牛危害较大,发现后要及时进行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核桃适生区栽培。
‘蜂蜜罐’枣
树种:枣 学名:Ziziphus jujuba ‘Feng Mi Guan’
类别:引种驯化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ETS-ZJ-012-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82号
培育者:陕县崤陵枣业专业合作社
品种特性:
国内引进品种。树势中庸,枣头抽生力中等,果实中大,短柱形或长圆形。平均单果重8.5~13g,最大单果重28g,大小均匀较为整齐。果肩较窄小,平圆略歪斜。果面不平整,有隆起,果皮薄,鲜红色,有光泽,果点小,圆形密布,果肉绿白色,质地致密,细脆,汁液较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旱地阳坡高达36~38%,旱地阴坡和水浇地为32~34%,果味醇甜。果核中大,倒卵形,平均核质量0.74g,可食率达92.5%。自花授粉结实能力强。
果实8月下旬果实着色开始脆熟,9月中旬全红完熟。
栽培技术要点:
枣粮间作、矮化密植和荒坡荒沟就地改造建园均可。根据土肥条件和管理水平及栽培模式不同,密度也不一样。间作型枣园株行距一般为2~4×8~10m,矮化密植园选用1.5~2×3~4米株行距,荒坡荒沟改造建园的可选用每亩500~600株的密度。幼树期要按照“因地制宜,因树修剪,有形不死,无形不乱”的原则,培养合理的树体结构,科学运用“撑、拉、剪、扎、抹、摘、扭、别”等手法,促使早成形、早结果。盛果期按照“因树修剪、因枝定剪、冬夏结合、夏剪为主”的原则,综合运用短截、回缩、摘心、抹芽、环割、敲击等技术措施,调节营养分配,维持生长和结果平衡。同时要注意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改善树体营养水平,最大限度地延长结果年限,保证丰产、稳产。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枣产区均可栽培。
‘笑然1号’山茱萸
树种:山茱萸 学名:Cornus officinalis ‘Xiao Ran 1’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CO-013-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83号
培育者:西峡县山茱萸研究所
品种特性:
杂交品种。树高5~8m,树势中庸,树冠卵圆形,无明显主干,多为丛生状。萌芽和成枝力强,冠内枝条稠密,3月上旬开花,花丛生,果序果数5~13个,果柄短,长0.54~0.94cm。果形卵圆形,果色鲜红晶亮。,果大肉厚产量高品质好、出皮率高。单果重2.02—2.19g,纵径1.71~2.15cm,横径1.15~1.26cm,出药率(烘干)19.2~19.9%,可溶性固性物含量20.77~21.58%,抗逆性强,无明显病虫害。
果实10月中下旬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土壤应为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和近水源、灌溉方便的地方,土壤酸碱度应为中性或微酸性,整地结合施肥。每年在12月至翌年1月进行栽植,每亩30~50株,栽植时使根系舒展,扶正填土踏实,浇定根水,有利成活。可调整树体形态,提高空间和光能利用率,调节生长与结果、衰老与更新及树体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以达到早结果、多结果、稳产优质、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一般逐枝疏除30%的花序,即在果树上按7~10cm距离留1~2个花序,可达到连年丰产结果的目的。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伏牛山区推广应用。
‘卢氏’油松种子园种子
树种:油松 学名:Pinus tabulaeformis ‘Lu Shi’
类别:无性系种子园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CSO-PT-014-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84号
培育者:国有河南省卢氏县东湾林场
品种特性:
具有遗传品质好,造林成活率高,适应性强、生长快、球果大、种子饱满、品质好等特性。在相同立地条件下,对20年生油松种子园子代林与对照林(一般商品种子)生长对比测定,种子园子代林平均树高4.6m,平均胸径11.0cm,平均冠幅3.1m,依次超过对照9.5%、19.56%、6.9%。
栽培技术要点:
繁殖以种子繁育为主,采取平床播种作业,床宽1~1.2m,播种量每亩10公斤,加强苗圃水肥管理,防治病虫害、培育优质壮苗。造林采用春季植苗造林,穴状整地方式。造林后2~4年内每年松土除草1~3次,以促进生长。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油松适生区栽培。
‘宛楸8401’楸树
树种:楸树 学名:Catalpa bungei‘Wan Qiu 8401’
类别:优良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C-CB-015-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85号
培育者:南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特性:
优良无性系。落叶乔木,树冠长卵形,树干通直,主枝明显,有接干特性,树皮灰白色。胸径年平均生长量达2.5~3cm,嫁接苗当年高度可达3m以上,m径可达2.5cm以上;两年生嫁接苗平均高可达4.5m左右;造林4年时,树高平均6.7m,胸径平均8.28cm。抗逆性强,未发现楸梢螟和根结线虫危害。
栽培技术要点:
宜选平原和海拔800m左右浅山丘陵区的耕地、“四旁”、山谷、山脚、低山缓坡、梯田地埂、溪旁等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疏松的地区造林,壤土、沙壤土最佳,黏壤土次之;中性或微酸性、微碱性,ph值6.5-7.5,排水良好地下水位在1m以下的地块也宜作造林地。根据地形因地制宜地选择整地方法。主要有穴状整地、鱼鳞坑整地、水平沟整地、髙垄整地。造林时间以3月上旬至4月上旬为最佳。造林密度根据造林目的、立地条件等因素确定。以获得大径材为主的,造林密度要小;营造水土保持的,造林密度要大;立地条件好的,造林密度宜小;立地条件差的造林密度宜大。造林后平茬,当年及时抹芽、除糵。造林两年后,在春季发芽前,应疏除个别株的主干竞争枝,对主干低矮、分杈多的植株,选留健壮萌发条,培养新的主干,逐步剪除辅养枝,达到接干的目的;合理修枝会促进全面生长,5年生后,修枝强度不应超过15%,应保持干高占树高的2/5。修枝高度控制在7-8m之间,25cm粗的树,干冠比约5:5。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楸树适生区栽培。
‘宛楸8402’楸树
树种:楸树 学名:Catalpa bungei‘Wan Qiu 8402’
类别:优良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C-CB-016-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86号
培育者:南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特性:
优良无性系。落叶乔木,树冠卵形,树干通直,有接干特性,树皮黑褐色,5年生树干呈片状竖叠式翘裂,侧枝夹角40度。蒴果长28~35cm,种子9月上旬成熟。胸径年平均生长量达2.7~3.1cm,树干通直,两年的嫁接苗平均高可达4.6m左右;速生且材质优良。嫁接苗当年树高可达3.2m以上,米径2.6cm。造林4年时,树高平均6.8m,胸径平均8.9cm。最高单株胸径达14.8cm 。 抗逆性强,楸梢螟和根结线虫的发病率较低。
栽培技术要点:
宜选平原和海拔800m左右浅山丘陵区的耕地、“四旁”、山谷、山脚、低山缓坡、梯田地埂、溪旁等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疏松的地区造林,壤土、沙壤土最佳,黏壤土次之;中性或微酸性、微碱性,ph值6.5-7.5排水良好地下水位在1m以下的地块也宜作造林地。主要有穴状整地、鱼鳞坑整地、水平沟整地、髙垄整地。造林时间以3月上旬至4月上旬为最佳。造林密度根据造林目的、立地条件等因素确定。以获得大径材为主的,造林密度要小;营造水土保持林,造林密度要大;立地条件好的,造林密度宜小;立地条件差的造林密度宜大。造林后平茬,当年及时抹芽、除糵。造林两年后,在春季发芽前,应疏除个别株的主干竞争枝,对主干低矮、分杈多的植株,选留健壮萌发条,培养新的主干,逐步剪除辅养枝,达到接干的目的;合理修枝会促进全面生长,5年生后,修枝强度不应超过15%,应保持干高占树高的2/5。修枝高度控制在7~8m之间,25cm粗的树,干冠比约5:5。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楸树适生区栽培。
‘洛楸1号’楸树
树种:楸树 学名:Catalpa bungei‘Luo Qiu 1’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CB-017-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87号
培育者:洛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特性:
杂交品种。顶端优势极明显,自然接干能力强。树干通直、光滑,树冠窄,分枝角度小;心材褐色,边材黄白色,生长轮明析,材质好;具有较强的抗病、抗虫、抗寒能力。生长速度快,1年生嫁接苗最大苗高达
栽培技术要点:
造林当年平茬,树木发芽期要及时抹芽,保留一个壮芽促发新干。第二年进行人工接干,方法是开春及时进行顶梢回截,将木质化程度不良的梢部剪除,待新梢长到5~10cm 时,在顶部保留2个枝条,将其余枝条打掉,当新梢长到20~30cm 时,将其中一个枝条去除,生长季节及时抹去侧芽,以促主梢生长形成主干。造林密度应根据培育目的来确定,培育绿化苗木,密度控制在2×3m,片林密度控制在3×4m,农楸间作可采用3×30~3×40m,地边楸2.5×20m,通道绿化及防护林3~4m。病虫害防治和抚育管理同常规楸树品种。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楸树适生区栽培。
‘洛楸2号’楸树
树种:楸树 学名:Catalpa bungei‘Luo Qiu 2’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CB-018-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88号
培育者:洛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特性:
杂交品种。顶端优势明显,接干能力强;树干通直、光滑,树冠圆满;心材淡褐色,边材灰白色,年轮明析,材质优;具有较强的抗病、抗虫、抗寒、抗旱能力。生长速度快,1年生嫁接苗最大苗高达
栽培技术要点:
造林当年平茬,树木发芽期及时抹芽,保留一个壮芽促发新干。第2年进行人工接干,方法是开春及时进行顶梢回截,将木质化程度不良的梢部剪除,待新梢长到5~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楸树适生区栽培。
‘无刺’皂荚
树种:皂荚 学名:Gledistsia sinensis ‘Wu Ci’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GS-019-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89号
培育者: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品种特性:
选育品种。整树无枝刺,树干通直,树冠开展。叶亮绿色、秋季变成金黄色。荚果镰刀状悬垂,长25~35cm,极富观赏价值。
栽培技术要点:
一般栽植密度为山区2×3m或3×4m;平原3×4m或4×5m;“四旁”绿化或零星栽植时,株距可3~5m。栽植穴的大小,视苗木大小和培育目的而定,一般采用0.7~1m的大穴较好,栽后及时灌水,确保成活。2~3年后,应进行修枝,促进主干迅速生长。由于皂荚顶端优势不强,常不能形成通直的主干,因而根据培养目的,截去一些分枝,以形成理想的主干。一般待春季嫩枝长至5~10cm,便可适度修去岔枝留取培养枝,经过3~4年的修枝,通直主干便基本形成。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皂荚适生区栽培。
‘洒红龙柱’桃
树种:桃 学名:Amygdalus persica‘Sa Hong Long Zhu’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AP-020-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90号
培育者: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品种特性:
美国引进品种。树势旺盛,枝条直立向上抱头生长。节间短,1.4cm左右。单花芽多,花芽多在枝条中上部。极少结实。蔷薇型重瓣花。花朵大,直径4.5~5.0cm;花瓣6~7轮,花瓣45片左右;花瓣多数纯白色,少量纯粉红色或一半白色一半粉红色,部分白色花瓣上洒嵌点、条、片状粉红色,个别花瓣基部透露出隐隐的淡红色;花丝多为白色,或粉色,或部分粉红色、部分白色(与花瓣的洒嵌颜色相对应)。郑州地区正常年份3月初叶芽膨大,3月23日中蕾至大蕾。3月25日始花,末花期4月8日,开花持续期10~15d。
栽培技术要点:
‘洒红龙柱’桃直立生长,呈帚形,分枝少,自然生长花芽量少,谢花后可进行短截,促发新梢;生长季要进行旺梢摘心,促发分枝并形成较多花芽。
适宜种植范围:
在满足需冷量800小时地区均可以栽培。
‘红伞寿星’桃
树种:桃 学名:Amygdalus persica ‘Hong San Shou Xing’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AP-021-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91号
培育者:河南省遂平县玉山镇名品花木园艺场
品种特性:
芽变品种。生长健壮、叶色红艳、株型低矮、优美、节间短,花芽密集,萌蘖性强,耐修剪,适应盆景配景。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繁殖栽培容易,管理简单。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砂质疏松土壤栽培为好。由于生长强健,喜干怕涝,喜磷钾肥,注意施肥和管理两个环节。要求光照充足,如过荫不仅叶色淡,果小,而且翌年花少。较耐寒,可耐-23℃低温。根据需要,在主干的不同高度和部位,选留三个余生的主枝,每主枝上适当留几个侧枝,使之成为自然开心形,以利通风透光,形成花芽,在花后生长期,采取抹芽摘心、扭稍、拉枝、修剪等方法整形。座果后每枝选留3~4个果,最后留下1~2个供观赏即可。要加强光照和通风,减少病虫害,如患流胶病可用刀刮净,并涂硫磺粉,10天后再涂一次,如有蚜虫、红蜘蛛,可用10%蚍虫啉1500-2000液喷雾。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桃栽培区内推广应用。
‘红云’紫薇
树种:紫薇 学名:Lagerstroemia indica ‘Hong Yun’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LI-022-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92号
培育者:河南省遂平县玉山镇名品花木园艺场
品种特性:
变异品种。树干直立性强,树皮光滑,树形优美;嫩芽绿色,半个月以后转为鲜红色,老叶暗红;花序大,顶生圆锥形花序,花色艳丽,花朵繁密,花期长达数月。喜光、稍耐荫、耐寒、耐旱、耐瘠薄、萌芽性强、寿命长。
栽培技术要点:
宜选择地势高燥处,除盐碱土以外的土壤均可种植,但以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为最好。地洼、易涝的地方不宜栽植。移栽一般在4月上旬,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早春施一次重肥,初夏施用一次磷肥,有利于花芽生长。花后及时剪去花序,节省养分。生长过程中,及时剪除枝干和枝条上的萌蘖,冬季进行修剪、整形。病害较少。虫害主要有蚜虫,发现时应及时防治,可用10%蚍虫啉1500-2000液喷雾。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推广应用。
‘金叶’连翘
树种:连翘 学名:Forsythia suspensa ‘Sauon Gold’
类别:引种驯化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ETS-FS-023-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93号
培育者: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特性:
荷兰引进品种。落叶灌木,枝直立或伸长,拱性下垂,小枝圆形或四棱,褐黄色。当年新生枝有片状髓,老枝节间髓心中空,近节部有片状髓。单叶对生,卵圆形或椭圆形,叶有不规则二裂或三裂,长3~10cm,宽2~5cm,顶端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除基部外,有锐锯齿。叶片金黄色,且伴随植物的整个生长季节。花黄色,单生或簇生叶腋,先叶开放。花期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4月初为盛花期。枝叶萌芽期3月下旬,极少结果。落叶期11月上旬,适应性强,耐寒、耐干旱瘠薄、耐荫。
栽培技术要点:
宜选向阳避风、排水较好、土层较厚的山坡地或路旁种植,若成片规模栽培,需选择沙壤土或中壤土。按株行距1.5m×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连翘适生区栽培。
‘华仲1号’杜仲
树种:杜仲 学名:Eucommia ulmoides ‘Hua Zhong 1’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EU-024-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94号
培育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
品种特性:
选育品种。树势旺盛,树冠较紧凑,呈宽圆锥形,主干通直,接干能力强。幼树皮光滑,成年树皮纵裂纹。嫁接苗建园,17年生植株胸径22.60cm,树高达14.5m,树皮厚1.23cm,木栓层占皮厚16.50%,树皮密度0.14 g.cm-3,树皮含胶率7.31%,树皮杜仲胶密度14.62 mg.cm-3。雄花量大,盛花期每公顷可产鲜雄花6.2t。单株产皮量29.50kg,每公顷产皮量49.18t。耐寒冷、干旱,-27℃低温不受冻害。适于营造速生丰产林和雄花茶采茶园。
栽培技术要点:
栽植密度应根据立地条件确定。一般栽植密度为3m×3m~2m×2m。造林后及时抹去主干1.5cm以下萌芽,避免植株下强上弱。栽植后要及时浇水,干旱地区造林在无法浇水情况下,采用截干造林。对上部干枯苗木及时剪干,促进下部萌芽,提高成活率。杜仲嫁接苗建园1~2年对水分要求较高,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保证植株成活和正常生长。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杜仲适生区栽培。
‘华仲2号’杜仲
树种:杜仲 学名:Eucommia ulmoides ‘Hua Zhong 2’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EU-025-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95号
培育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
品种特性:
选育品种。树冠开张呈园头形,主干通直。幼树皮光滑,成年树皮浅纵裂纹。嫁接苗建园17年生植株胸径16.6cm,树高达14.30m,树皮厚1.22cm,木栓层占皮厚18.20%,树皮密度0.139 g.cm-3,树皮含胶率7.25%,树皮杜仲胶密度14.52 mg.cm-3。果实椭圆形,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成熟。单株产皮量19.35kg,每公顷产皮量31.88t。耐干旱,喜水湿。适于各产区营造药用速生丰产林。
栽培技术要点:
栽植密度应根据立地条件确定。一般栽植密度为3m×3m~2m×2m。造林后及时抹去主干1.5cm以下萌芽,避免植株下强上弱。栽植后要及时浇水,干旱地区造林在无法浇水情况下,采用截干造林。对上部干枯苗木及时剪干,促进下部萌芽,提高成活率。杜仲嫁接苗建园1~2年对水分要求较高,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保证植株生活和正常生长。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杜仲适生区栽培。
‘华仲3号’杜仲
树种:杜仲 学名:Eucommia ulmoides ‘Hua Zhong 3’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EU-026-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96号
培育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
品种特性:
选育品种。树冠开放,主干通直,接干能力强。幼树皮光滑,成年树皮纵裂纹。嫁接苗建园,17年省植株18.8cm,树高15.1m,树皮厚1.16cm,木栓层占皮厚33.20%,树皮密度0.13 g.cm-3,树皮含胶率5.56%,树皮杜仲胶密度13.27 mg.cm-3。果实椭圆形,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成熟,长3.0cm,宽1.1cm。单株产皮量23.88kg,每公顷产皮量39.81t。耐盐碱、干旱。适于各产区尤其是干旱和盐碱地区营造速生丰产园。
栽培技术要点:
栽植密度根据立地条件确定。一般栽植密度为3m×3m~2m×2m。造林后及时抹去主干1.5cm以下萌芽,避免植株下强上弱。栽植后要及时浇水,干旱地区造林在无法浇水情况下,采用截干造林。对上部干枯苗木及时剪干,促进下部萌芽,提高成活率。嫁接苗建园1~2年对水分要求较高,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保证植株成活和正常生长。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杜仲适生区栽培。
‘华仲4号’杜仲
树种:杜仲 学名:Eucommia ulmoides ‘Hua Zhong 4’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EU-027-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97号
培育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
品种特性:
选育品种。树冠紧凑,呈卵形,主干通直。幼树皮光滑,成年树皮浅纵裂纹。嫁接苗建园,17年生植株胸径18.7cm,树高达15.10m,树皮厚1.25cm,木栓层占皮厚14.40%,树皮密度0.15 g.cm-3,树皮含胶率6.95%,树皮杜仲胶密度15.47 mg.cm-3。果实椭圆形,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成熟,长3.2cm,宽1.2cm。单株产皮量23.60kg,每公顷产皮量39.34t。耐寒冷、干旱,—27℃低温不受冻害。适于各产区营造药用速生丰产林。
栽培技术要点:
栽植密度应根据立地条件确定。一般栽植密度为3m×3m~2m×2m。造林后及时抹去主干1.5cm以下萌芽,避免植株下强上弱。栽植后要及时浇水,干旱地区造林在无法浇水情况下,采用截干造林。对上部干枯苗木及时剪干,促进下部萌芽,提高成活率。杜仲嫁接苗建园1~2年对水分要求较高,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保证植株成活和正常生长。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杜仲适生区栽培。
‘华仲5号’杜仲
树种:杜仲 学名:Eucommia ulmoides ‘Hua Zhong 5’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V-EU-028-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98号
培育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
品种特性:
选育品种。主干通直,接干能力强,树冠成卵圆形。幼树皮光滑,成年树皮纵裂纹。嫁接苗建园,17年生植株胸径18.00cm,树高达14.30m,树皮厚1.38cm,木栓层占皮厚25.70%,树皮松脂素双糖苷含量0.28%,树皮密度0.13 g.cm-3,树皮含胶率5.53%,树皮杜仲胶密度14.37 mg.cm-3。雄花量大,盛花期每公顷年产鲜雄花可达3t。单株产皮量21.35kg,每公顷产皮量35.59t。耐寒冷、干旱。适于各产区营造速生丰产园和农田林网。
栽培技术要点:
栽植密度应根据立地条件确定。一般栽植密度为3m×3m~2m×2m。造林后及时抹去主干1.5cm以下萌芽,避免植株下强上弱。栽植后要及时浇水,干旱地区造林在无法浇水情况下,采用截干造林。对上部干枯苗木及时剪干,促进下部萌芽,提高成活率。嫁接苗建园1~2年对水分要求较高,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保证植株成活和正常生长。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杜仲适生区栽培。
‘济源’侧柏
树种:侧柏 学名:Platycladus orientalis ‘Ji Yuan’
类别:优良种源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P-PO-029-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199号
培育者:济源市林木种子站
品种特性:
乡土树种。喜光,但有一定耐荫力,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耐瘠薄,较耐寒,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抗盐性强,可在含盐0.2%的土壤上生长。
栽培技术要点:
植苗造林,采用鱼鳞坑、窄幅梯田、水平阶、水平沟等方式整地。春、秋、雨三季都可栽植,雨季造林较易成活。宜营造混交林,可与刺槐、元宝枫、黄连木、臭椿等带状混交。也可与黄栌、紫穗槐等进行行间或株间混交。造林后2~4年内每年松土除草1~3次,以促进生长。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推广应用。
红豆杉
树种:红豆杉 学名:Taxus chinensis
类别:优良种源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P-TC-030-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200号
培育者:河南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烟镇管理局
品种特性:
乡土树种。常绿乔木,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叶互生呈螺旋状排列,条形略微弯曲,全缘,叶端尖,叶缘绿带极窄。雌雄异株,种子扁卵圆形,有2棱,种子尖卵形,假种皮杯状,红色。具有喜荫、耐旱、抗寒的特点,要求土壤pH值在5.5—7.0,可与其他树种或果园套种,管理简便。侧根发达、枝叶繁茂、萌蘖力强、适应气候范围广、对土质要求不高。与南方红豆杉相比,耐旱、耐寒、抗病虫害,树干通直高大、结果率高、种子大、药用价值高。
栽培技术要点:
播种苗或扦插苗经培育1年后,均应移栽炼苗,按株行距25~30cm把苗移栽到露地苗麻上,搭1.5m高的遮荫棚,常浇水,见苗退黄时追施淡尿素水或清淡粪水,培育壮苗。经炼苗1年的红豆杉苗,苗高40~60cm时可出圃造林。宜冬末早春栽植,定植株行距1.6m×2m。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伏牛山区栽培。
‘胡栾头’柿
树种:柿树 学名:Diospyros kaki ‘Hu Luan Tou’
类别:优良种源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豫S-SP-DK-031-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201号
培育者:平顶山市林木种苗工作站、平顶山市林业研究中心
品种特性:
乡土树种。树冠中庸,自然开张。果实近圆形,平顶,橙黄色,无核或少核,八心室,平均单果重120g,果实横径6cm,纵径5.5cm。果蒂平,较圆。属于涩柿,可在树上自然脱涩,果味甜,可鲜食,耐贮运,抗逆性强,丰产,有大小年现象。
果实10月下旬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栽植密度为3 m×4m,栽植穴深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柿树适生区栽培。
认定通过品种
‘香妃’树莓
树种:树莓 学名:Rubus idaeus ‘Heritage’
类别:引种驯化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ETS-RI-032-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202号
培育者: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品种特性:
美国引进品系。生长势较强,植株直立,萌芽力强,分枝能力强,生长健壮。果实为聚合果,圆锥形。成熟果深红色,在果实成熟时花托与果实自然分离,形成果实空心。果实圆锥形,中大,成熟果实深红色,具光泽,果肉玫红色,风味酸甜可口,果香味特浓,果肉柔软多汁,果实粘核、种粒极小,平均单果重2.5g,果实可食率97%,出汁率94.27%,鲜食口感极佳。开始结果早,丰产,稳产,大小年、生理落果现象不明显。为极丰产品种。
果实7月下旬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建园选择立地条件较好,阳光充足,地势平缓,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较高,水源充足的地方。苗木栽植一般南北走向较好,带宽0.9~1.0m,株距0.7~0.9m,行距2.0~2.5m,每亩定植300~475株。土壤PH值6~7,栽植时可适当配置授粉品种。初生茎生长到夏末期间,从茎的中上部到顶端形成花芽当年结果,结果后在冬季休眠季节将结果老枝从地面处剪除,通过修剪可以维持合理的密度和结果枝间距,一般结果枝间距保持在35~45cm,每平方米大约16~20个。为避免因顶端结果过重影响产量,应采取“T”形架的棚架方式架上两道铁丝进行拦扶,拦扶线位于种植行的两侧。从而防止倒伏结果部位过高的倒伏现象发生。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中北部推广应用。
‘红宝’树莓
树种:树莓 学名:Rubus idaeus ‘Tulameen’
类别:引种驯化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ETS-RI-033-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203号
培育者: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品种特性:
美国引进品系。生长势较强,植株粗壮直立,分枝能力稍弱,生长健壮。果实为聚合果,圆锥形。成熟果红色至深红色,果实成熟时花托与果实自然分离,形成果实空心。果实个大,圆锥形,平均单果重3.2g,最大单果重4g左右,成熟果实红色,外观美丽,果肉鲜红色,味道香甜可口,果肉柔软多汁,果实粘核、种粒极小,果实可食率97.4%,出汁率93.41%,鲜食口感极佳。开始结果早,丰产,稳产,大小年、生理落果现象不明显。
果实6月上旬至7月中旬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建园选择立地条件较好,阳光充足,地势平缓,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较高,水源充足的地方。苗木栽植一般南北走向较好,带宽0.9 ~1.0m,株距0.7~0.9m,行距2.0~2.5m,每亩定植300~475株。土壤PH值6~7,栽植时可适当配置授粉品种,可配置诺娃为授粉品种。修剪可采用疏剪法和混合结果整形修剪方法。最好棚架是“V”形架,这种架适合轮茬结果整形和混合结果整形两种修剪方式,可把初生茎置于“V”形架的中心,便于管理和采收,这样可提高工效,或将初生茎和花茎各绑缚在“V”形架的一侧,使生长和结果互不干涉。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中北部推广应用。
‘莎妮’树莓
树种:树莓 学名:Rubus idaeus ‘
类别:引种驯化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ETS-RI-034-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204号
培育者: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品种特性:
美国引进品系。生长势较强,植株茎发达,枝条半开张,萌芽力强,成枝力较强。果实圆锥形或近圆球形,果形较一致,平均单果重8.4g,最大单果重15g,成熟后果实乌黑发亮,外观漂亮,果肉紫红或紫黑色,果实可食率97.5%,出汁率94.78%,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可滴定酸0.69%。风味酸甜可口,果香味浓,果肉柔软多汁,果实粘核、种粒极小,鲜食品质极佳。开始结果早,丰产,稳产,大小年、生理落果现象不明显。
果实6月上中旬至7月中下旬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立地条件较好,阳光充足,地势平缓,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较高,水源充足的地方。定植可在春季进行,也可在秋季进行。苗木栽植南北走向较好,带宽0.9~1.0cm,株距0.7~0.9m,行距2.2~3.0m,每亩定植300~400株。土壤PH值6~7,栽植时可适当配置授粉品种三冠王等。采用轮茬结果整形修剪方法和T形棚架。注意越冬防寒。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中北部推广应用。
‘凯欧’树莓
树种:树莓 学名:Rubus idaeus ‘Kiowa’
类别:引种驯化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ETS-RI-035-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205号
培育者: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品种特性:
美国引进品系。生长势较强,植株茎发达,枝条半开张,萌芽力强,成枝力较强。果实长圆锥或圆柱形,果形较一致,平均单果重15.9g,最大单果重35g,成熟后果实乌黑发亮,外观漂亮,果肉紫红或紫黑色,果实可食率97%,出汁率93.9%,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1%,可滴定酸1.19%。味道酸甜可口,果香味浓,果肉柔软多汁,果实粘核、种粒极小,鲜食品质极佳。根开始结果早,丰产,稳产,大小年、生理落果现象不明显。
果实7月初至月底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立地条件较好,阳光充足,地势平缓,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较高,水源充足的地方。定植可在春季进行,也可在秋季进行。苗木栽植南北走向较好,带宽0.9~1.0m,株距0.7~0.9m,行距2.2~3.0m,每亩定植300~400株。土壤PH值6~7,栽植时可适当配置授粉品种三冠王等。采用轮茬结果整形修剪方法和T形棚架。注意越冬防寒。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中北部推广应用。
‘豫油茶8号’油茶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Yu You Cha 8’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SV-CO-036-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206号
培育者: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特性:
自然杂交品种。树势强健,树姿较直立,具较强的抗病虫能力。叶长6.0-7.6cm;叶宽2.1-4.1 cm;叶柄长0.47-0.71 cm;叶厚度0.042-0.048 cm。果实桃形,纯青色,中等大小,果纵径3.50cm,果横径平均2.82cm,平均单果重15.3g,每平方m冠幅产果1.17kg,鲜果出籽率35.45%,鲜籽出仁率75.59%。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向阳的丘陵地,提前一个季节带状整地,小于15°缓坡全垦或带状整地,陡坡撩壕或鱼鳞坑整地。行距2.5~3.0m,株距为2.0~3.0m。选取生长健壮的1~2年生一、二级苗造林,容器杯苗高10cm以上,一年优良家系苗高20cm以上,二年生嫁接苗高25cm以上,基径粗0.4cm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可与矮杆耐阴的经济作物间作,花期放养蜜蜂促进授粉。10月20日以后树上5%的果实微裂时采收。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南部大别山、桐柏山低山丘陵区、淮南垄岗区和伏牛山南坡低山丘陵区。
‘豫油茶9号’油茶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Yu You Cha 9’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SV-CO-037-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207号
培育者: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特性:
自然杂交品种。树势强健,树冠紧凑,具较强的抗病虫能力。叶长6.2-7.6 cm;叶宽2.6-3.5 cm;叶柄长0.55-0.81 cm;叶厚度0.038-0.052 cm;果实桔形,青色,有圆形突出果脐,果较小,果纵径2.75cm,果横径2.99cm,平均单果重13.2g,每平方m冠幅产果1.01kg,鲜果出籽率36.39%,鲜籽出仁率73.88%。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向阳的丘陵地,提前一个季节带状整地,小于15度缓坡全垦或带状整地,陡坡撩壕或鱼鳞坑整地。行距2.5~3.0m,株距为2.0~3.0m。选取生长健壮的1~2年生一、二级苗造林,容器杯苗高10cm以上,一年优良家系苗高20cm以上,二年生嫁接苗高25cm以上,基径粗0.4cm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可间种矮杆耐阴的经济作物,花期放养蜜蜂促进授粉。10月20日以后树上5%的果实微裂时采收。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南部大别山、桐柏山低山丘陵区、淮南垄岗区和伏牛山南坡低山丘陵区。
‘豫油茶10号’油茶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Yu You Cha 10’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SV-CO-038-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208号
培育者: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特性:
自然杂交品种。树冠伞形,枝叶稠密,抗病虫能力强。叶长6.2-7.6 cm;叶宽3.1-4.0 cm;叶柄长0.61-0.91cm;叶厚度0.048-0.070cm;果实球形,青褐色,中等大小,果纵径3.23cm,果横径2.97cm,平均单果重16.8g,每平方m冠幅产果2.06kg,鲜果出籽率32.51%,鲜籽出仁率65.15 %。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向阳的丘陵地,提前一个季节带状整地,小于15度缓坡全垦或带状整地,陡坡撩壕或鱼鳞坑整地。行距2.5~3.0m,株距为2.0~3.0m。选取生长健壮的1~2年生一、二级苗造林,容器杯苗高10cm以上,一年优良家系苗高20cm以上,二年生嫁接苗高25cm以上,基径粗0.4cm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间种矮杆耐阴的经济作物,花期放养蜜蜂促进授粉。10月20日以后树上5%的果实微裂时采收。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南部大别山、桐柏山低山丘陵区、淮南垄岗区和伏牛山南坡低山丘陵区。
‘豫油茶11号’油茶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Yu You Cha 11’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SV-CO-039-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209号
培育者: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特性:
自然杂交品种。树冠开张,具较强的抗病虫能力。叶长4.3-7.2 cm;叶宽2.3-3.4cm;叶柄长0.61-1.21cm;叶厚度0.038-0.054cm。果实桃形,青红色,果较小,平均单果重11.1g,冠幅产果1.51kg/m2,鲜果出籽率29.08%,鲜籽出仁率68.29%。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向阳的丘陵地,提前一个季节带状整地,小于15度缓坡全垦或带状整地,陡坡撩壕或鱼鳞坑整地。行距2.5~3.0m,株距为2.0~3.0m。选取生长健壮的1~2年生一、二级苗造林,容器杯苗高10cm以上,一年优良家系苗高20cm以上,二年生嫁接苗高25cm以上,基径粗0.4cm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可间种矮杆耐阴的经济作物,花期放养蜜蜂促进授粉。10月20日以后树上5%的果实微裂时采收。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南部大别山、桐柏山低山丘陵区、淮南垄岗区和伏牛山南坡低山丘陵区。
‘豫油茶12号’油茶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Yu You Cha 12’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SV-CO-040-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210号
培育者: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特性:
自然杂交品种。树势强健,树冠紧凑,具较强的抗病虫能力。叶长4.2-6.5 cm;叶宽2.6-3.9 cm;叶柄长0.54-0.70cm;叶厚度0.052-0.062 cm。果实橄榄形,青红色,中等大小。平均单果重13.8g,冠幅产果2.31kg/m2,鲜果出籽率38.55%,鲜籽出仁率69.70 %。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向阳的丘陵地,提前一个季节带状整地,小于15度缓坡全垦或带状整地,陡坡撩壕或鱼鳞坑整地。行距2.5~3.0m,株距为2.0~3.0m。选取生长健壮的1~2年生一、二级苗造林,容器杯苗高10cm以上,一年优良家系苗高20cm以上,二年生嫁接苗高25cm以上,基径粗0.4cm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可间种矮杆耐阴的经济作物,花期放养蜜蜂促进授粉。10月20日以后树上5%的果实微裂时采收。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南部大别山、桐柏山低山丘陵区、淮南垄岗区和伏牛山南坡低山丘陵区。
‘豫油茶13号’油茶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Yu You Cha 13’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SV-CO-041-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211号
培育者: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特性:
自然杂交品种。树冠开张,抗病虫能力强。叶长5.6-6.8cm;叶宽2.5-4.1cm;叶柄长0.56-0.77 cm;叶厚度0.052-0.066 cm。果实桔形,青褐色,平均单果重31.6g,冠幅产果0.95kg/m2,鲜果出籽率29.56%,鲜籽出仁率62.64%。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向阳的丘陵地,提前一个季节带状整地,小于15度缓坡全垦或带状整地,陡坡撩壕或鱼鳞坑整地。行距2.5~3.0m,株距为2.0~3.0m。选取生长健壮的1~2年生一、二级苗造林,容器杯苗高10cm以上,一年优良家系苗高20cm以上,二年生嫁接苗高25cm以上,基径粗0.4cm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可间种矮杆耐阴的经济作物,花期放养蜜蜂促进授粉。10月20日以后树上5%的果实微裂时采收。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南部大别山、桐柏山低山丘陵区、淮南垄岗区和伏牛山南坡低山丘陵区。
‘豫油茶14号’油茶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Yu You Cha 8’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SV-CO-042-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212号
培育者: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特性:
自然杂交品种。树冠开张,抗病虫能力强。叶长5.6-6.9cm;叶宽2.6-4.2cm;叶柄长0.68-0.98 cm;叶厚度0.042-0.050cm。果实橄榄形,青红色,中等大小,平均单果重15.6g,冠幅产果0.62kg/m2,鲜果出籽率28.10%,鲜籽出仁率62.58%。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向阳的丘陵地,提前一个季节带状整地,小于15度缓坡全垦或带状整地,陡坡撩壕或鱼鳞坑整地。行距2.5~3.0m,株距为2.0~3.0m。选取生长健壮的1~2年生一、二级苗造林,容器杯苗高10cm以上,一年优良家系苗高20cm以上,二年生嫁接苗高25cm以上,基径粗0.4cm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可间种矮杆耐阴的经济作物,花期放养蜜蜂促进授粉。9月20日以后树上5%的果实微裂时采收。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南部大别山、桐柏山低山丘陵区、淮南垄岗区和伏牛山南坡低山丘陵区。
‘豫油茶15号’油茶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Yu You Cha 15’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SV-CO-043-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213号
培育者: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特性:
自然杂交品种。树冠紧凑,具较强的抗病虫能力。叶长5.1-7.8cm,叶宽2.5-3.6 cm,叶柄长0.54-0.95cm,叶厚0.40-0.50cm。果实桃形,青红色,中等大小,平均单果重16.1g,每冠幅产果0.56kg/m2,鲜果出籽率26.71%,鲜籽出仁率78.63%。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向阳的丘陵地,提前一个季节带状整地,小于15°缓坡全垦或带状整地,陡坡撩壕或鱼鳞坑整地。行距2.5~3.0m,株距为2.0~3.0m。选取生长健壮的1~2年生一、二级苗造林,容器杯苗高10cm以上,一年优良家系苗高20cm以上,二年生嫁接苗高25cm以上,基径粗0.4cm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可间种矮杆耐阴的经济作物,花期放养蜜蜂促进授粉。9月20日以后树上5%的果实微裂时采收。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南部大别山、桐柏山低山丘陵区、淮南垄岗区和伏牛山南坡低山丘陵区。
‘白四’泡桐
树种:泡桐 学名:Paulownia fortunei‘Bai Si’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SV-PF-044-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214号
培育者:河南农业大学
品种特性:
体细胞化学诱变诱导的白花泡桐同源四倍体。树干通直,接干能力强。树冠倒卵形,冠幅较窄,侧枝较细。大树树皮灰色,叶近圆形,革质,上面光滑无毛,下面密被细毛。叶近圆形,浓绿色,有光泽。顶生聚伞花序,花白色,无斑点,花冠管钟状漏斗形,外面被稀疏极细的星状柔毛。蒴果较大,卵圆形,果皮厚革质,2瓣裂开;种子细小,具白色透明膜质翅。果期9月中下旬。年生长周期较长,速生,四年生树高和胸径分别为豫杂一号泡桐二倍体的1.12和1.23倍。
栽培技术要点:
造林一般在秋季落叶后到第2年春季发芽前进行。随整地随造林,采用穴状整地,深1m,长、宽各1m。根据造林的目的和经营管理水平确定合理的造林方式和造林密度。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推广应用。
‘兰四’泡桐
树种:泡桐 学名:Paulownia elongata‘Lan Si’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SV-PE-045-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215号
培育者:河南农业大学
品种特性:
利用秋水仙素诱变兰考泡桐二倍体叶片获得的兰考泡桐同源四倍体。一年生幼苗苗干红褐色。大树树冠圆锥形,小枝灰色,有明显突起的皮孔;叶片卵园形,颜色浓绿、上面光滑,下面密被树枝状毛;花序塔形,聚伞花序;萼倒圆锥形,基部渐狭,分裂;花冠漏斗状钟形,紫色至粉白色;蒴果卵状椭圆形,宿萼蝶状,种子有翅;花期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果期10月中下旬成熟。发叶晚、根系发达、主干通直。6年生林分植株获得种子幼苗仍为四倍体,未发现变异,表现出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栽培技术要点:
造林一般在秋季落叶后到第2年春季发芽前进行。随整地随造林,采用穴状整地,深1m,长、宽各1m。根据造林的目的和经营管理水平确定合理的造林方式和造林密度。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推广应用。
‘少球1号’悬铃木
树种:二球悬铃木 学名:Platanus acerifolia ‘Shao Qiu 1’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SV-PA-046-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216号
培育者: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河南省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
品种特性:
选育品种。树干通直,叶大如盘,冠大荫浓。无球或极少结球。99.4%的7年生植株表现为整株无球,0.6%的植株有少量结球,结球植株平均每株结球数2.7个,单株最多结球数为7个。抗病虫能力强,未发现黄叶病、锈病、介壳虫、天牛、吉丁虫、刺蛾及其它食叶害虫,且耐寒、耐高温,未发生干梢、冻死、灼伤等生理病害。
栽培技术要点:
为了减少蒸腾,加大夏剪力度,除去干蘖、根蘖外,适当进行疏枝。常见生理性病害为黄叶病,根据病情采用注射法或采用土壤施药法。介壳虫、天牛、吉丁虫、刺蛾是该树种的主要虫害,要及时做好预报预测,对症施药,防止其扩大蔓延。注意做好越冬防寒及冻害护理。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推广应用。
‘少球2号’悬铃木
树种:二球悬铃木 学名:Platanus acerifolia ‘Shao Qiu 2’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有效期5年)
编号:豫R-SV-PA-047-2010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217号
培育者:河南省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品种特性:
选育品种。树干通直,叶大如盘,冠大荫浓。无球或极少结球。99.7%的7年生植株表现为整株无球,0.3%的植株有少量结球,结球植株平均每株结球数1.9个,单株最多结球数为5个。抗病虫能力强,未发现黄叶病、锈病、介壳虫、天牛、吉丁虫、刺蛾及其它食叶害虫,且耐寒、耐高温,未发生干梢、冻死、灼伤等生理病害。
栽培技术要点:
为了减少蒸腾,加大夏剪力度,除去干蘖、根蘖外,适当进行疏枝。常见生理性病害为黄叶病,根据病情采用注射法或采用土壤施药法。介壳虫、天牛、吉丁虫、刺蛾是该树种的主要虫害,要及时做好预报预测,对症施药,防止其扩大蔓延。注意做好越冬防寒及冻害护理。
适宜种植范围:
河南省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