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
2011年春季抗旱造林技术方案的通知
各省辖市林业(农林)局:
去冬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持续干旱,已给我省春季林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为了指导全省做好抗旱造林工作,确保全省造林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省厅组织编制了《2011年春季抗旱造林技术方案》,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二日
2011年春季抗旱造林技术方案
去冬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连续无有效降水,出现了百年不遇的旱情,给植树造林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指导全省做好抗旱造林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河南调研期间对抗旱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刻领会卢展工书记、郭庚茂省长在全省抗旱保丰收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当前旱情对我省林业生产带来的严重影响,积极动员,广泛应用抗旱造林技术,保质保量完成2011年林业生态省建设任务。
二、目的意义
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了我国森林“双增”目标,国家和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将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确定为约束性指标。目前我省严重的旱情,已给春季林业生产带来了严峻的困难。各地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充分利用现有水利设施,采用适宜的抗旱造林技术,迅速动员起来,推动春季植树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技术措施
(一)整地方式。整地可以改善立地条件,蓄水保墒,促进幼树生长,提高造林质量。
1.反坡梯田整地:山地造林可选择反坡梯田方式整地,减少地表径流。
2.抽槽、条沟整地:营造经济林和其它速生树种时,可采用抽槽和条沟整地方式,起到改良土壤和保水保肥效果。
3.翼状鱼鳞坑整地:太行山区可选用翼状鱼鳞坑方式整地,扩大造林穴受水面,起到保水保墒效果。
(二)苗木保护。由于土壤严重干旱,气温增高,起苗和移植要选择无风的阴天或早晚时间。在起苗前一周先灌水,当土壤含水量为其饱和含水量的60%时,即可起苗或进行移植。
1.起苗:苗木出圃起苗时,要做到根系完整,保证带一定数量须根,具体起苗根系要求参见相关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
2.假植:原则上要做到随起随栽。当天没有栽完的苗木和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要选择背阴处进行假植,并及时浇水。
3.苗木处理:刺槐、黄楝木等树种可进行截干造林,其它树种可适当修枝、疏叶,以减少蒸腾。
4.包装、运输:需要长途运输的苗木,大苗装车后要进行洒水,用湿麻袋或其它防晒防风物品覆盖。小苗起苗后,每50株或100株包扎成一捆,装入湿麻袋中装车运输,装车后再对苗木洒水起运。长途运输时,途中要根据苗木或包装物失水情况进行浇水。
(三)栽植。栽植过程要采取覆盖、根蘸泥浆或浸泡等抗旱造林技术,保证新造幼树成活。
1.蘸浆、浸泡:山地造林栽植前先对苗木根系进行修剪,剪除过长的主根、侧根和劈裂根,对苗木进行蘸泥浆处理,起到根系保湿效果;有水利条件的地区,造林前对苗木进行浸泡,根系保湿效果更好。
2.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栽植前用50~100mg/kg植物生长调节剂(ABT生根粉、萘乙酸、吲哚乙酸)浸泡二小时,促使苗木早生根,提高抗旱能力。
3.保水剂:①蘸根——根据需要蘸根的苗木数量,将保水剂搅入30升水中,充分搅拌溶解后即可浸根移栽。②洒根——在移栽幼苗时(在沙地、沙壤土的情况下),在回填熟土至苗根处,按15-25g/株撒入保水剂,充分与碎土拌匀,填土后灌足水即可;如果土壤粘性较强,用沙拌土回填至苗根下10cm处,再将事先吸足水的保水剂与土壤(最好再加少量沙)充分混合回填压实,地表覆土。
4.固体水:根据穴的大小选择用量,在我省一般每穴用0.3~0.5kg即可起到良好的保苗效果。栽植穴较大时,可适当增加用量。
5.抗蒸腾剂和叶面肥:树木发叶后可向树冠喷洒抗蒸腾
剂和叶面肥,减少叶面蒸发。
6.覆盖:栽植后,栽植穴上覆草、石块或覆盖1m×1m大小的薄膜保墒,还可用穴底铺膜防渗漏,穴上盖膜防蒸发(铺地盖天)。
7.机械注水:太行山区可大力推广和运用便携式机械注水器进行抗旱造林。
(四)技术服务。各地要结合实际广泛采用抗旱造林适用技术,并组织技术人员分片包干,深入山头地块,现场指导和解决抗旱造林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五)管护措施。加强对新植幼树的后期管理,做到封山禁牧,防止人畜危害,并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补墒,以巩固造林成果。
四、保障措施
(一)抓好宣传发动。要广泛宣传,全面动员,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及时报道旱情和天气情况,消除靠天等雨的思想,大力宣传抗旱造林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当前抗旱造林的严峻形势,做好典型宣传,营造浓厚的抗旱造林氛围。
(二)精心组织,强化领导。各地要强化对春季植树造林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专业造林队伍,加强技术培训,搞好技术服务。同时,要加强与水利、气象等部门的沟通,密切关注旱情的发展,协调解决抗旱造林工作的实际问题,力争做到栽得上、管得住、保成活。
(三)分类指导,突出重点。要因地制宜,坚持科学造林,科学抗旱,合理抗旱,山区、丘陵区水利条件好的地方,要抢时间抗旱造林,水利条件差的地方,要把重点放在整地上,寻机造林;平原地要在保证麦田浇灌的基础上,实施抗旱造林,对已完成麦田普灌的地区,还要对新植幼树普遍浇水。
(四)加强督查,强力推进。各地要切实履行职责,深入一线,加强督导,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严明奖惩,强力推进抗旱造林工作顺利开展。